颜值

  • 来源:电视指南
  • 关键字:颜值,青春,喜剧电影
  • 发布时间:2015-03-18 08:52

  当我们谈论颜值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回溯2014年,各平台群雄逐鹿,电视台依然是影像的大本营,各大视频网站通过几年的累积,人气实力渐显,已然成为新贵;电影老大哥也青春焕发,以青春、喜剧电影激发出了市场活力,这些趋势显示出影视业方兴未艾的市场前景。平台之争的背后还是产品之争。为保险起见,各大制作公司已经把产品线延伸到电视剧、电影、网络剧、节目等各个方面。平台大佬、产品制作者们纷纷相时而动,观念和标准在发生改变。那么,2015年的影视市场将如何走向?从目前呈现的态势来说,用八个字来形容比较贴切:颜值比拼、改编成风。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共114部网络小说被购买影视版权,90部计划拍成电视剧,24部计划拍成电影,2014年的首届中国影视文学版权拍卖大会成交额高达1.82亿元。改编文学作品,历来有之,当年第五代电影的崛起多数也是因为文学改编而获得了厚重感;电视剧对经典名著的改编也曾扎堆成风。网络文学的改编近年出了不少佳作,如电视剧《甄嬛传》、电影《失恋33天》等。如今的改编网络文学的井喷现象背后是新媒体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爆发。网民—粉丝—人气这一链条会直接影响到作品的关注度,最后体现在市场效益上,这是影视产业必须正视的现实。

  新一代网民的审美,首先集中在颜值上。跟找对象一样,“养眼”与否是观众选择的第一关,这“养眼”表现在演员上,就是颜值,在故事上,网络人气是好看的证明。这种潮流看似快餐化,可能会在一段时间里,让追求内涵的观众摇头叹息,但这也是市场回归到观众的必经之路。

  可以肯定的是,大浪淘沙之后,真正留下来的,不会是只有颜值的作品。在这两项之外,另外增加砝码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争相购买颜色鲜艳、挺括耐用的人造纺织品一样,这样的现实也终将成为历史。网络人气高的影视产品正如“的确良”,人们终究不会满足于其鲜亮的外表,转而去增加其内涵。

  近年来韩剧的发展轨迹可供参考。最初,它也是聚焦在单纯的爱情上,如《蓝色生死恋》,后来又制作了《大长今》等一些增加了文化内涵和励志元素的作品,现如今韩剧愈加多样化,2014年更是出现了一些新亮点:如电影一样精良的《好家伙》,残酷现实、人性灰度、温暖光芒一个都不少,当然也不缺颜值。《未生》也对现实生活做了更“完美”的提升,演员从小鲜肉到中年大叔无不出彩。耐人寻味的是,它们都出自有线台,也许压力越大,越有动力制作出更具创新性的作品,以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博得头筹。说白了,平台之争,其实是内容之争。这也许可以给国内的二三线卫视一些启示。

  “设计最好的产品,未来的一切都交给用户去决定。”当然,颜值爆表,也是好产品的一部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