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一号木测试报告 推荐名单火热出炉
- 来源:世界高尔夫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一号木,推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25 10:12
在第一时间测试2015年最新款一号木是件让人兴奋的事情,但24支球杆、半个月内完成测试,这又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因此,我首先要感谢《世界高尔夫》的球具技术顾问Rick老师。他在凌晨三点半将测试报告发送到我邮箱,可见撰写测试报告也是件既兴奋又辛苦的事情,不兴奋不会写到凌晨三点多,而写到凌晨三点也是很辛苦的。
多年来,我们就是怀揣着这样的“既兴奋又辛苦”,坚持评测中国市场上主流的球杆产品,力求用客观、公正的测试报告,为本土消费者提供选购依据。
2015年,我们测试了24支一号木。为了让读者在选购和阅读时更方便,我们在测试最后,按照差点水平和市场需求,我们设定了三个推荐选项:职业款、进阶款(中差点)和超标款。根据测试,我们评选出每项的前五名,它们同时也入围2015年《世界高尔夫》“顶级装备大赏”的获奖名单。
职业款
Callaway Big Bertha Alpha 815 发球木
TOP5推荐No.1
BBA 815发球木是一款能实现前所未有远距的低倒旋发球木,还兼具了容错性、史上最大可调节性能和任何球手都适用的重心核芯调整。卡拉威采用最新专利RMOTO技术,该技术节约了部分重量,使杆头其他重量可以重新再分配,有效实现更低重心设计。强大的多材质结构优化了杆头重量分布,以实现更低的重心和更好的容错性。
卡拉威独有的专利技术——核芯高低调整技术,通过中间的核芯进行上下调整,将球杆的重心位置调节到你通常中球的位置,实现最大化的出球速度。
上市时间:2014年12月
杆面倾角:9.0°/10.5°
杆身:Big Bertha Alpha 815/Tour AD MJ-6
硬度:SR/S
建议零售价:
RMB 5,800(基础杆身)
RMB 7,800(高配杆身)
测试报告
本次测试中我最青睐的职业款一号木就是Callaway Big Bertha Alpha 815,在诸多方面,它的表现都出类拔萃。首先,它的外观就非常漂亮,杆底的设计富有科技感,暗红与黑色的搭配透出阳刚之气。外观黑色涂装让球杆看上去更圆润,同时也起到视觉上收小尺寸的作用。
趋于圆形的杆头在设定站姿时自然方正,视觉上的尺寸大小能给人自信。同时,Big Bertha Alpha 815的性能也非常出众,它的距离更远,而且与其他测试的球杆相比,我用它击球的稳定性更好,能够轻松控球,很容易就可以打出小左曲、小右曲球。即使没击中甜点距离依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此外,它的Opti-Fit可调节杆颈设计给我很多个性化设定的机会,杆面倾角、着地角和CG位置都通过不同设定和配重来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杆底的gravity core可以调节杆头的重心位置,从而实现在不改变杆面倾角的情况下,降低击球的后旋量。
Ping G30 发球木杆
TOP5推荐 No.2
Ping G30最大的革新就在于采用空气动力学设计,最大的亮点就是杆头顶部的扰流器,能够有效地减少风的阻力,让所有的高尔夫球手在发球台上都可以击出更远的飞行距离;优化的重心位置,更好的容错性;高平衡点设计的TFC419D杆身,杆身的重心靠近握把位置,使球杆的能力传导、冲击力和惯性力同时获得提升。通过使用钨金属配重块使Ping可以使用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杆身同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节适合的挥杆重量。
上市日期:2014年11月
杆面倾角:9°/10.5°
建议零售价:
RMB 4,900元(搭配杆身TFC390、LT50D)
RMB 5,200元(搭配杆身Tour 65/80)
RMB 7,100元(搭配杆身ATTAS 6、N.S.PRO Regio formula)
测试报告
G30一号木的容错性非常好,以至于有时候我很难区分扎实的击球与偏击球,不论是否甜蜜点击球,球的飞行几乎都可以很直,距离的稳定性很好。
冠部的扰流器设计让我像巴巴·沃森一样可以打得很远,同时还可以用作瞄球辅助线。
全新的G3 0还增加了可调节杆颈设计,这是之前G25所没有的,而且与其他品牌+/-1度的调节刻度不同,G30的调节刻度为+/-0.6度。
设定站姿时,G30的杆面自然方正,我很喜欢。但是杆头会往后仰,这会略微增加杆面倾角,这样的杆头设计让我有些不适应。
总的来说,G3 0“好打”是名不虚传的,弹道偏高,容易打直球,距离也不错。
TaylorMade R15 460 发球木杆
TOP5推荐 No.3
R15全新的前置配重轨道系统使调节泰勒梅发球杆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和快捷。在轨道里有两个配重滑块,分别重12.5克(共25g)。使用调节扳手,球手可以松开并滑动配重滑块至跟部以实现左曲球,滑动至趾部来完成右曲球,或是使两个配重滑块分至两端以获得最大的稳定性。不仅如此,R15还采用了泰勒梅最具可调节性能的倾角调节套筒技术,帮助球手可以自由调节杆面开扣角度、杆面倾角以及仰角,从而影响击球轨迹。R15性能表现的核心在于其低且靠前的重心位置设计,实现更快的球速与更低的倒旋。
上市日期:2015年1月
杆面倾角:10°/11°/12°
杆身:三菱碳杆身TM1-115
硬度:S/SR/S
建议零售价:RMB 5,500
测试报告
相比较之前的SLDR一号木,全新R15一号终极测试esting木的杆头更大,杆面更浅,因此容错性显然会更好。R15的杆头底部配备两个可调节滑动配重块,通过测试我发现它很有效。通过调节配重到小右曲或小左曲位置,我可以自然而然打出相应的球路,但是如果打出右曲和左曲球则不会因此而被修正为直球。
杆底的配重滑槽比S LDR更靠近杆面,类似加速槽的科技会让击球速度更快,距离更远。SLDR已经是不错的一号木了,但非杆面中心击球还是会有明显的损失,R15在这方面改进很大,不管方向还是距离,偏击球的效果有很大改进,容错性更高了。通常来说,偏击球会有大概率出现打高的情况。
此外,R15的打感也比SLDR更加柔和。
Titleist 915 D2 开球木杆
TOP5推荐 No.4
拥有出众容错性的915 D2,可帮助球手轻松将球打上球道并获得更远距离。460CC的梨型杆头可帮助球手获得更多信心和稳定性。相比915D3,915D2拥有稍高的弹道且杆面更容易回正。
上市日期:2014年11月
杆面倾角:7.5°-12°
杆身:Mitsubishi Diamana S+ Blue 60/Mitsubishi Diamana M+ Red 50
硬度:R/S
建议零售价:RMB 5,750
测试报告
Titleist 915系列一号木最大的改进在于杆底的活性反冲凹槽,这个设计可以增加球速,从而打出更远距离。在实际测试中,我无法明显感觉到915比老款在距离上的提升,但是容错性的提升很明显,偏击球的方向和距离损失都有明显改善,而且D2一号木比D3的容错性更好。
此外,D2一号木的弹道比D3要高,操控更得心应手。打感非常有力,甜区击球感觉非常扎实。
915 D2一号木的距离一般,但我认为它的设计更趋向于控球能力,适合技术好的中、低差点球友。
Nike Vapor Pro 一号木
TOP5推荐 No.5
耐克高尔夫Vapor Pro一号木那一抹炫酷的荧光色让人过目难忘。这款外形设计醒目的一号木杆顶部为黑色,而凹背和压槽呈荧光色,为高尔夫球手们打造完美倒旋球和极致球速。
麦克罗伊对Vapor Pro一号木的设计和制造过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麦克罗伊曾想拥有一个容积为460cc的梨形杆面球杆,与此同时,他也追求通过在杆面上增加灵活性而得到提高的稳定性和速度。正如他的耐克高尔夫Covert tour 2.0木,这一杆面技术在整个非凡卓越的2014赛季中为麦克罗伊带来了令人惊叹的击球表现。
上市日期:2015年2月1日
杆面倾角:8.5°- 12.5°
杆身:Mitsubishi Diamana S+ Blue Board 60
硬度:R/S
建议零售价:RMB 5,000
测试报告
全新的Vapor Pro一号木是Nike Golf颠覆性的产品,相比于之前的VRS Covert 2.0 Tour一号木,Vapor Pro一号木可谓从头到脚全面提升。中、低差点的球友会喜欢它的外观和打感,而且必定会惊讶于他的容错性。
全新Vapor Pro的打感非常柔和,事实上,你甚至会感觉到球黏在杆面上了。这种上佳的打感会给高水平球手带来更大的自信,让他们更有安全感。
飞行弹道非常强劲,很有穿透性,落地后前冲滚动也很好。
我很喜欢它杆面和底部的黑色配色,这让Vapor Pro看起来有一种很酷、冷峻的感觉。同时,这样的配色也让我看起来更加严肃、严谨。
杆身的性能与杆头非常匹配。出厂配置的杆身弯曲和回弹都很稳定,即使在我发力击球的时候,杆身依然能够适时回弹。新款Vapor Pro一号木的杆身让做球也更加容易了。
FlexLoft 2.0 可调节杆颈系统和Speed系列一样容易、有效,绝大部分球友都可以通过调节轻松找到适合自己的设置。
Titleist 915 D3 开球木杆
915 D3拥有出众的做球能力和容错性,可提供更远距离。440CC的深杆面梨型杆头可帮助球手在发球台上获得更多信心。相比915D2,915D3拥有稍低的弹道和较少的后旋。
上市日期:2014年11月
杆面倾角:7.5°-10.5°
杆身:Mitsubishi Diamana S+ Blue 60
硬度:R/S
建议零售价:RMB 5,750
测试报告
915 D3一号木的弹道更低,后旋更少,而且比D2的容错性更低。如果说D2还能够被中差点球友尝试的话,那么D3就是高手向的球杆,需要很好的技术才能驾驭。
915 D3一号木设定站姿时杆面方正,深杆面和传统的梨形外观都是低差点球友喜欢的。
Nike Vapor Flex 一号木
FlexFlight装置在球杆凹槽部位,搭载质地轻盈的FlightPod RZN管道,只需要简单调节,高尔夫球手便可以灵活地转变Vapor Flex一号木的重心,根据自身需求更进一步优化击球表现。在FlexFlight技术的支持下,高尔夫球手只要将FlightPod用一号木所配置的扳手扭转90度,便可以自行取出,反转后重新装入,可自行控制重心位置。通过FlexFlight装置,造就完美起飞角度、优化球旋。选择“Mid”,可造就极致的容错率,选择“Low”,可操控性会显著提升。
上市日期:2015年2月1日
杆面倾角:8.5°-12.5°
杆身:Diamana S+ 60G (Blue Board)
硬度:S(右手)
建议零售价:RMB 6,000
测试报告
当我一看到Vapor Flex一号木,就知道它是为挥杆速度更快的顶尖球友和职业球员设计的球杆。杆头更小,杆面更深,杆面略微开放,这些设计都是职业和顶尖球员偏爱的。
与其他两款一号木相比,Flex一号木最大的区别在于杆底的FlightPod,它可以调节杆头的重心位置。将配重调节为Mid,能够增加击球的后旋,增强容错性;而调节为Low时,则相应的会减少击球后旋。在测试中,我尝试了不同的配种设置,虽然没有在数据上体现出明显的后旋差异,但在容错性上,两种不同设置带来了明显的差别。
Vapor Flex的击球弹道比Pro更低,虽然两者的杆面倾角相同。而且Flex的容错性也比另外两款Vapor一号木低,偏击球时距离有明显损失。
在控球性方面,Vapor Flex展现出很好的做球能力,我可以轻松做球,但因为杆头较小,所以比起另外两款一号木,我的挥杆要更谨慎小心。Vapor Flex的杆身和Vapor Pro是一样的,都可以很好得匹配杆头。
总的来说,我相信大部分单差点和职业球员还是会选择Vapor Pro,因为相比Vapor Flex,Vapor Pro在具备同样优异性能的同时,还能够提供更强的容错性,打起来更放心。
SRIXON NEW Z 545 一号木杆
富有安心感的460cc杆头。配重块调节系统采用调整两个地方的配置,可以调节重心深度和高度,是可设定喜好的弹道的一款球杆。SRIXONNEW Z系列木杆搭载新壁厚设计杯型击球面BoosterCupFace及采用新杆身Miyazaki Kosuma而实现在世界各地巡回赛上能够获得胜利的充分的飞行距离性能与方向稳定性。杆身采用了得到签约职业选手们极高信赖及评价的Miyazaki品牌的新制品Miyazaki Kosuma杆身,还有采用RX-45杆身。相比旧款减小扭矩来实现杆头的稳定,提高操控性能和方向稳定性。是让球手能够以瞄准的方向打出球的设计。而且继续沿用前一款搭载的广受好评的QTS快速调节系统。从设计上也表达了SRIXON的世界观,强有力、精悍中能够感觉到尖锐感的杆底形状、上色、以及表面精处理。
上市时间:2014年12月
杆面倾角:9.5°/10.5°
杆身:Miyazaki Kosuma Blue 6/RX-45
硬度:S/SR/R
建议零售价:RMB5,500
测试报告
对于低差点的球友来说,如果不缺乏距离,而追求打感和操控性,那么Z545可能适合你。虽然杆头容积为460cc,但是看上去杆头不大,设定站姿时杆面是方正的,这都是低差点球友喜爱的。较小的杆头大小让高手可以轻松控制球的方向,柔和的打感也让他们更有自信,同时它的操控性很好。
此外,Z545的容错性很好,偏击球的方向和距离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可调节性也做得非常不错,虽然它的扳手与美国品牌规格不一致。
SRIXON NEW Z 745一号木杆
操控性能极高的430cc杆头。能够分开击出左偏球、右偏球的的一款球杆。SRIXON NEW Z系列木杆搭载新壁厚设计杯型击球面BoosterCupFace及采用新杆身Miyazaki Kosuma而实现在世界各地巡回赛上能够获得胜利的充分的飞行距离性能与方向稳定性。杆身采用了得到签约职业选手们极高信赖及评价的Miyazaki品牌的新制品Miyazaki Kosuma杆身,还有采用RX-45杆身。相比旧款减小扭矩来实现杆头的稳定,提高操控性能和方向稳定性,是让球手能够以瞄准的方向打出球的设计。而且继续沿用前一款搭载的广受好评的QTS快速调节系统。从设计上也表达了SRIXON的世界观,强有力、精悍中能够感觉到尖锐感的杆底形状、上色、以及表面精处理。
上市时间:2014年12月
杆面倾角:9.5°/10.5°
杆身:Miyazaki Kosuma Blue 6/RX-45
硬度:S/SR/R
建议零售价:RMB6,500
测试报告
相比于Z545,Z745的针对人群更窄,它适合技术更高超的球手。锻造钛金属提供更加柔和的打感,杆头更小,只有430cc。击球的飞行弹道更低,更有穿透性。相比Z545,它的容错性微乎其微,只有挥杆速度更快、技术更顶尖的球手才能驾控。对业余球友来说,我更推荐Z545,因为它的容错性更好。
Cobra FLY-Z+ 一号木杆
Cobra FLY-Z+一号木杆采用革命性的“FlipZone筋斗云”滑动配重科技,是Cobra历史上第一款可以调节杆头重心(CG)前后位置的一号木杆。通过调节,低且靠前的重心位置能够增强球的穿透性,打出更多滚动距离;而低且靠后的重心位置能够打出更远的飞行距离。
上市日期:2015年1月
杆面倾角:8°/8.5°/8.5°D/9.5°/9.5°D/10.5°/10.5°D/11°
杆身:Graphite/ UST Attas6
硬度:R/SR/S
测试报告
这是一款可调节性很强的球杆,杆底15克的配重可以前后滑动,从而调节杆头CG位置,打出不同的球路。FlyZ+的杆头看上去非常大,给人极大的自信。击球弹道偏低,这倒是我没想到的,距离也没有我预期得远。Attas杆身非常稳定,适合挥杆速度快的球友。
PRGR RS 一号木杆
无与伦比的飞行距离、飞行快感。高初速度的设计,清脆悦耳的击球声,感受让球击远的快感。三大演变革新,彻底放大杆面击球区域。进一步提高杆面面积中高初速区域比率。在此基础上,零公差杆面倾角与低深重心的设计,配合高初速度、低后旋的弹道,实现远飞。进而提高RS一号木杆在感性领域的性能。视觉上,在准备挥杆时即可构想飞行弹道的设计。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击球音频、杆头振动波形、周波数,使RS01的中音域呈现悦耳音频。同时通过搭载PRGR原创开发的可变系统Bacosy,以及对杆面倾角(+1.0°)与重心调整,让控制型弹道也完整实现。
PRGR RS 01
上市时间:2015年3月
杆面倾角:9.5°/10.5°
杆身:MITSUBISHI RAYON
硬度:SX/S/SR/R
建议零售价:RMB 7,200
PRGR RS 02
上市时间:2015年3月
杆面倾角:9.5°/10.5°/11.5°
杆身:MITSUBISHI RAYON
硬度:SX/S/SR
建议零售价:RMB 7,200
测试报告
PRGR RS 01 一号木杆
这是一支高手向往的一号木。它有很好的可调节性,杆面倾角和CG都可以调节。击中甜蜜点时,打感扎实,球的飞行弹道很低,极具穿透性。因此我建议在击球时可以调节到较高的杆面倾角。相比RS 02,RS 01一号木的杆头更小,声音更闷,虽然飞行距离不远,但滚动距离不错。失误球时,会让人非常担心结果。
PRGR RS 02 一号木杆
与RS 01相比,RS 02的杆头更大,声音更清脆。两者都是低飞、冲力强的一号木,RS 02一号木的后旋更多,弹道也稍微高一点,但总体还是很低的。容错性都不强,适合低差点高手。
进阶款
TaylorMade AeroBurner 发球木杆
TOP5推荐 No.1
先进的460cc空气动力学外形含有更圆润的趾部,凸起的杆冠中心和全新流线型杆颈设计,显著的提高了杆头速度;配备全新的加速槽设计,扩大甜蜜点范围,保持球速和降低倒旋;低且靠前重心设计提供高起飞角,低倒旋和更快球速;全新白色哑光杆冠,黑色PVD杆面,AeroBurner杆冠图形设计有助于轻松瞄准;配备轻量的TM1-215三菱丽阳杆身和TM360 white/redcap握把提供快速度和好手感。
上市日期:2015年1月
杆面倾角:9.5°/10.5°/12°
杆身:三菱丽阳TM1-215
硬度:S/SR/S
建议零售价:RMB 4,500
测试报告
全新的TaylorMade AeroBruner一号木有非常远的击球距离,而且容错性也很好。它的空气动力学设计的杆头看上去很大,整体重量却很轻,杆身也比较长,这些都让我感觉更加自信。而且轻量化的设计不会让杆头速度快的好手不适应,不管是85~95mph的球友,还是杆头速度超过10 0 mp h的球友。但是,发力击球时会出现弹道很高的情况,后旋很大,而顺畅自然的挥杆动作则会有超过预期的效果。相比老款,新款AeroBurner一号木的弹道更高,因此我建议大家选杆时可以试打更低杆面倾角的球杆。杆头顶部中间位置突出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是一大亮点,而且在杆颈与杆头的连接部也有一块翼状设计,同样是为了让杆头的空气动力效果更好,提高击球速度。唯一让我感到困惑的是,AeroBurner不是可调节一号木。
Nike Vapor Speed 一号木
TOP5推荐 No.2
Vapor Speed一号木拥有着全新Vapor一号木系列里最大以及最稳固的杆头结构,也是三款新的开球木中容错性最高、最容易打的一号木。这支独树一帜的Vapor Speed一号木杆头为黑色,而凹背以及超能量槽则是匠心独运的荧光色,为您打造更高的起飞角度和更低的倒旋量。“我们将VaporSpeed的杆头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增大皇冠位置的倾斜角,形成一个更深的杆面,”耐克工程总监Nate Radcliffe表示。“这一改变将重心移至杆面中心,使得这款球杆倒旋量比Covert 2.0更低。”
上市日期:2015年2月1日
杆面倾角:8.5°-12.5°
杆身:Mitsubishi Vapor碳素杆身
硬度:S,SR,R(右手)
建议零售价:RMB5,000
测试报告
全新Nike Vapor Speed一号木是2015年Nike球杆设计的一大亮点,事实上,整个Vapor系列一号木都有明显提升。
VaporSpeed一号木的容错性非常好,轻松挥杆就可以打出远距离,这样的设计非常适合初学者。它圆润的外形看上去更大,比Covert系列看上去更加自信。除了容错性的提升,Vapor Speed在打感上的提升也非常明显,更柔和,更粘球。
对我个人来说,用Vapor Speed发力击球时偶尔会出现弹道很高的情况,这可以通过调节更低的杆面倾角来解决。
整体来说,Vapor Speed是一款各方面都非常均衡的一号木。
Ping G30 SF Tec
TOP5推荐 No.3
G30 SF Tec一号木适合击球出现右曲球情况的球手。在球手的测试中,G30 SF Tec一号木设计把重量设置靠近杆头跟部位置同时减轻了球杆的挥重,在Ping官方测试中,与G30准标型号的一号木杆相比较,G30SF Tec技术的一号木击球将会向左偏大约12码。
上市日期:2014年8月
杆面倾角:10°/12°
杆身:LT50 N.S.PRO Regio formula
硬度:R/SR/S
建议零售价:
N.S.PRO Regio formula RMB7100元
LT50 RMB4900元
测试报告
和G30一号木一样,G30SFTec一号木的容错性也非常好。与G30不同的是,SFTec一号木在杆底根部设置了配重块,从而帮助球友打出偏左曲的球路。实际测试中,我发现它的弹道比G30要高一些,容错性系相差无几。距离也几乎没有差别,都不错。但是对低差点球友来说,SFaTec的作用并不明显,而且容易打出高弹道的球。所以,SFaTec应该还是适合初学者和中高差点,需要克服右曲球的高尔夫球友。
Callaway XR 发球木
TOP5推荐 No.4
全新XR发球木实现了空气动力学设计的“扰流冠部”所产生的速度,“加速扰流冠部”实现速度优化,为了减少挥杆过程中的空气拖曳力并实现速度的最大化。R-MOTO技术实现了杆面重量减少了10%,使杆面变得更薄,从而提高整个杆面的球速;也实现贯穿整个杆面的更高效能量转移;使重心降低17%,达到符合大多数球手期望的低重心位置;同时提供更高的惯性力矩。8种不同的杆面倾角和杆底角配置可供选择,以找到与球路相匹配的最完美的开球。当获得了正确的开球条件时,自然就会实现更远的距离。
上市时间:2015年2月
杆面倾角:9.0°/10.5°
杆身:XR/TOUR AD MJ-6
硬度:R/SR/S
建议零售价:
男杆标配杆身 RMB4,200
男杆高配杆身 RMB6,200
女杆 RMB4,200
测试报告
作为非常成功的X2Hot系列的升级版,Callaway XR一号木被寄予厚望。从距离上说,它确实有提升,但在其他环节,XR的表现低于我的预期。我的第一印象是杆头比X 2 Hot一号木小,而且搭配更长的杆身,视觉上XR一号木的杆头更小了,无法像老款那样给人很强的信心。R-Moto杆面设计确实非常有效,触击球时球速很快,打感也不错。但是冠部的Speed Step设计就见仁见智了,或许这个设计在空气动力学上效果很好,但是整体外观实在不敢恭维。事实上,XR一号木的杆头底部是富于科技感和现代感的,但冠部的深蓝色磨砂设计显得很突兀,Speed Step的冠部设计在瞄球时会让人分心。
Cobra FLY-Z 一号木杆
TOP5推荐 No.5
超远距离与强大容错性的完美结合,让你打出最直、最远的开球。杆头重心后置配重设置,E9锻造甜区,优化杆面配重,配置杆面加速槽,搭载Myfly8搭载Smartpad可调节系统,冠部优化配重核心科技。
上市日期:2015年1月
杆面倾角:9°/9.5°/9.5°D/10.5°/10.5°D/11.5°/11.5°D/12°
杆身:Graphite, Fujikura Speeder 2015
硬度:S/R
测试报告
FlyaZ与Z+一号木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材质和底部的配重。FlyZ是钛金属材质,Z+是复合材料制成,而且FlyaZ底部没有Flipzone可调节配重,它的配重更靠近尾端,而且不能调节杆头重心位置。也因此,FlyaZ一号木的弹道更高,后旋更多。它的容错性很好,而且距离比FlyaZ+要远。我可以轻松操控球路,打出更高、更直的球。
超标款
PRGR Nabla Red
TOP5推荐 No.1
全新红色Nabla一号木杆,采用高初速杆面、提速冲击力杆身,轻松挥杆,就能实现远距飞跃。全新杆面设计,进一步扩大高初速区域。挥杆的感觉,打球的声音,无不令人心旷神怡。
上市时间:2015年3月
杆面倾角:10.5°/11.5°
硬度:SR/R/R2
建议零售价:RMB8,800
测试报告
我测试过很多超标一号木,甚至之前还做过一次超标一号木的专题测试,在所有这些超标杆中,PRGRRed的操控性是最好的。超标一号木打出远距离并不出奇,让人惊叹的是它能在打出远距离的同时,还能有稳定的操控性。
球的飞行弹道比较高,但穿透性很强,飞行距离很远。不管是发力击球,还是顺畅自然地挥杆,杆身都能匹配动作。很多时候,超标一号木的杆身不是太软就是扭转太多,但PRGRRed的杆身非常好。
对那些本来就可以把球打得很远的,挥杆速度很快的球友来说,可以尝试S杆身,因为本次测试用的是SR杆身,相信S杆身会让这部分球友打得更远。
我非常喜欢它杆头的配色,看上去优雅端庄。
NEW XXIO PRIME 一号木杆
TOP5推荐 No.2
杆身新材料StretchFill的采用提高了杆身前端的强度,实现杆身的轻量化,和更柔顺的击球感。加上握把的轻量化使球杆整体重量变轻,减小挥杆惯性矩。在覆盖碳素纤维的树脂层上分布组合硬分子和伸缩性能优越的分子,提高杆身强度。SP-800杆身设计采用深绿色搭配金色的色彩,实现更沉稳的尊贵感。表示以肩为旋转重心的挥杆难易度的指标。越大越难挥杆,越小越易挥杆。浅杆头形状在瞄准时能够让球手感觉更易起球,起到能够更安心去挥杆的效果。而且在不改变重心高度的情况下重心深度设计的更深,实现更为高的击球角度。杆身的中间部位到前端相比旧款更柔软,也成就更容易起球。击球面周边部分的薄壁设计,实现击球面整体高反弹化,而且采用新杯型击球面构造,更提高反弹性能。
上市日期:2014年12月
杆面倾角:10.5°
杆身:SP-800碳素杆身
硬度:S/SR/S
建议零售价:RMB14,750
测试报告
XXIO Prime一号木就是市场上经典的超标一号木的代表,外观采用黑色与金色搭配,符合超标一号木贵气的传统印象。两颗金色配重的设计是为了更容易起球。XXIO Prime的容错性非常好,即使偏击球也不会损失太多距离和方向。对中、低差点的球友来说,可能更容易打出左曲球,这可能是因为扣杆面设计和柔软杆身的原因。但是对挥杆速度比较慢、很容易打出右曲球的球友来说,这样的设计刚好是他们喜欢的。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杆身只有42克,整支球杆的重量不超过270克,非常轻。
Kasco AREV
TOP5推荐 No.3
测试报告
而超标的Kasco Arev外观更贵气,虽然总重量低于270克,但挥重却比预期重。这样的设计可以更好地感知杆头和控制挥杆节奏。虽然杆身只有41克但是很稳定,轻量化的球杆确实能够打出更远的距离,适合初学者或者挥杆速度慢的球友。
Kasco Royal
测试报告
虽然扎实的击球可以带来很远的距离,但是KascoaRoyal超标一号木真的不适合我,36克的杆身扭转、反弹幅度很大,缺乏稳定性,杆头偏重,整体挥重并不舒服,击球缺乏稳定性。
Onuca LD6 一号木
TOP5推荐 No.4
新LD6一号木球头杆面使用了科技含量极高的航空特殊钛,经过6次的锻压和热处理,将厚度为3.0MM的板材,压制形成了2.0MM的材质,其特点超薄、超硬;同时对独有的3D蜂窝状设计进一步完善,蜂窝的边缘比蜂窝中心点薄0.25MM,运用高效能量传递(HET技术)从而使高尔夫球在接触打击面后获得了更多的冲击能量;另外打击面在分割成更小的面积,这样就使击球的甜蜜点扩大至整个杆面,极大限度地增加了容错性。打击面最厚的地方为1.95MM,最薄的地方为仅有1.75mm(为目前世界上最薄杆面),大大的提高了高尔夫球飞行速度,给人一种一触即发的感觉。另外把世界先进的重心点调整技术(CGT技术)运用其中,内置配重调节重心,减少了击球后产生的倒旋,降低了能量在飞行中的损耗,从而增加了飞行距离。
上市时间:2015年春季
测试报告
Onuca LD6黄金版的外观非常贵气,玫瑰金的配色让它看上去富丽堂皇,甚至贵气得有些过头了。虽然看上去像很“土豪”,但实际打起来效果很好,给人惊喜。球的弹道比较高,但是很有穿透性,并不会飘。杆身很稳定,即使发力击球也能匹配。而且容错性非常好,偏击球也不会有大的偏差。在性能和容错性上它都不输给大品牌的球杆。只不过9.5度的一号木杆面是防右曲设计,我要很小心才不会打出左曲球。对初学者和中高差点的球友来说,这样的设计的确可以防止右曲球。
Onuca LD6 Black
TOP5推荐 No.5
测试报告
相比贵气十足的黄金版,我更喜欢黑金版。
这是一支超出我预期的球杆,10.5度的杆头在设定站姿时自然方正,击球的稳定性非常好。而且相比黄金版,我用黑金版击球更直、弹道更高,打感更扎实。只不过两者击球声音都比较闷,黄金版更脆一些。
相比于那些大名鼎鼎的品牌来说,Onuca LD6是一款超出预期给人惊喜的球杆,虽然品牌名气不大,但是性能不错。
初学款
Callaway Big Bertha Beta发球木
卡拉威史上最轻的发球木。发球木重量仅267克(10.5度R杆身);杆面采用超轻811钛合金杆面,超高CT值,能够产生卡拉威史上最高发球木球初速;小左曲的杆头设计,将配重集中在跟部靠杆底部分,小左曲效果大大增强;内部声音调节系统,加载精密声音反弹设计,能够实现广大球友亲睐的干脆利落的击球声音;搭配与Fujikura合作专为Big Bertha Beta研发设计的AirSpeeder平衡特配杆身,采用最新技术MCT(Metal CompositeTechnology)在维持45g杆身重量的同时,在杆身尾部部分加入铜箔实现平衡配重设计,更强操控。
上市时间:2015年1月5日
杆面倾角:9.5°/10.5°
杆身:AIR SPEEDER
硬度:R/SR/S
建议零售价:RMB5,800
测试报告
这支杆的总重只有270克,非常轻,这样的设计可以增加挥杆速度。另外,Beta一号木是只针对亚洲市场而研发的产品。设定站姿时杆面方正,而且虽然杆头容积是460cc,但Callaway的设计师应该经过某种处理,让杆头看起更大,更有信心。Beta是一款非常容易打的一号木,拿起来放下去就可以打出很直的球。它没有太多可调节功能,这说明它的定位就是这部分人群。对我来说,Beta一号木的后旋过多,导致距离不足,而且我要放慢速度才能打出扎实的击球。但是换句话说,它非常适合挥杆速度不快的初学者,对这部分球友来说,Beta是一支很容易起球,很容易打直球的一号木。
CobraFLY-Z XL一号木杆
FLY-Z XL特有防右曲球设计,让你轻松打出远距离。杆头重心后置配重设置,E9锻造甜区,优化杆面配重,杆面后移设计,杆面加速槽,冠部优化配重。拥有FLY Z XL,再也不用担心你的右曲球。
上市日期:2015年1月
杆面倾角:9.5°/10.5°
杆身:Fujikura
硬度:R(右手)
测试报告
这是一款针对性很强的一号木,适合需要用球杆来帮助他们把球打起来,避免打出右曲球的球友。对中低差点来说,FlyZXL缺乏稳定性,弹道太高,容易打出左曲球。但是对初学者和高差点球友来说,它很容易起球,设定站姿时关闭的杆面角度也更有自信。
Rick Soh(苏树本)
《世界高尔夫》特约球具技术顾问,精工高尔夫工坊技术总监获美国Mitchell Golf Equipment Institute认证,TPI认证,USGTF认证,在美国有超过10年工作经验,从事球具技师工作超过20年
挥杆速度:100mph
差点:3
测试/Rick Soh(苏树本) 编译/张君楠 摄影/郁建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