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环割不摘梢的种柑“懒人” 如何实现连年丰产?
- 来源:农财宝典农场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柑桔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11 09:13
不摘梢,不环割,方炳权是个不折不扣的种植“懒人”;自己选种,自己育苗,他是个嫁接“能人”;兴修水利,稀疏种树,他是个果园设计“高手”。他17岁起就在老家普宁柑桔研究所做接苗工人,1985年开始在深圳种植柑桔,后因果园土地被征,于2001年开始转战博罗县响水镇,如今已被当地农民称为“奇人”。
近期两广一些柑桔产区已进入保果阶段,如何采用措施提高柑桔坐果率,博罗响水镇种柑达人方炳权的做法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在柑桔管理过程中,他能做到不环割不摘梢,还能丰产。同时,其对疑似病树坚决砍伐,保证果园绿油油,避免大面积黄化。
秘技一:自己育苗
方炳权种植柑桔,从来都是自己育苗。多年的种植经验,已使他成为育苗能手,不但供应自己的果园,还供应给其他果农使用。他介绍,每年他至少培育10万棵果苗,博罗、紫金、龙门等地的果农都慕名订购。
“我都是选用江西的朱红桔苗来培育,这种树苗纯度较高,而且培育出来的果树较为强壮,果树寿命较长。”他透露,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果苗是用柠檬头来培育,虽然比较容易生长,但柠檬种比较容易吸引天牛等害虫,寿命也相对较短。
他在嫁接方面也很有一套。记者在他的果园见到,不少嫁接在橙树上的春甜桔产量都有100-200斤/棵。他介绍,2008年橙价差,于是他在2009年3月份,就把橙枝锯掉嫁接成春甜桔。在他的指引下,南方农村报记者发现,果树的嫁接处痕迹还非常明显,但果树却早已挂满了柑桔。
秘技二:不摘梢,不环割
摘梢和环割是一般果农种植柑桔的常规工作。然而,方炳权从种植柑桔开始,从来没有对果树进行摘梢和环割。他介绍,200亩的果园,只有3个人管理,如果要摘梢,根本无法开展工作。
“龙不走,根就不走。果长多了,就容易伤树。”方炳权告诉记者,无论是夏梢还是秋梢,他都任其生长,从不修剪。方炳权打了个比喻:“这就好像城市里的楼房一样,有高有低,受光面积才大,通风效果也良好。”他认为,让树梢任意生长,高低交错,不但能够提高柑桔的受光面积,而且能够增强柑桔的通风环境,提高果树的坐果率。“果树的根系也比较发达,果树显得更为强壮,抗病害能力也提高了。”
不少果农通过环割提高柑桔产量,但方炳权却从不采用这种手段。他认为,对果树进行环割,犹如揠苗助长,非常伤。他说:“环割了,果树就要加大肥量,不但投入大,而且环割后,果实非常容易变弱,如果管理不当,不需几年,果树很容易就会病死。”
秘技三:深挖沟,少种树
在200亩的果园四周,方炳权挖了一条深达1米的水沟,在水沟里埋上水泥管,把果园给围了起来。他透露,这样有助于果园排水,从根本上避免柑桔遭受水浸的危害。“我在水泥管上埋上土,再种上柑桔,平均7米可以种两棵,挂果一年就可以把工程成本收回来了。”方炳权认为,解决了柑桔水浸问题,就无需担忧果树伤根。
除在果园四周挖深沟,果场内每隔7米,方炳权也挖一条50公分深的水沟。水沟与果园四周的深沟相接,相接处同样用水泥管铺设。如此,便形成纵横交错的水沟,使得果园能够有效排水,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不少果农每亩种植至少100棵柑桔。然而,方炳权的果园密度却要小得多,他告诉记者,每亩地最多种70棵柑桔。“其实大部分只有60棵/亩。”他认为,种植密度不宜过大,这样不但方便果树生长,提高通风度和光合作用面积;而且果树根系可以得到更大空间的伸展,方便营养吸收,采摘也方便。“我们基本可以把车推到果树下采摘,省去不少人工”。
很多果农种植柑桔都只有1-2个品种,这样不但方便管理,而且采摘时间集中。然而方炳权的果园种植的柑桔品种却非常多。200亩的果园,种植有沙糖桔、贡柑、春甜桔1号、春甜桔2号、阳山桔、蕉柑、桶柑等品种。各种柑桔各占一个区域,但之间并无明显界限。方炳权介绍,单一种植一个品种,虽能保证柑桔的纯度,但却不利于花粉的传播。他认为,各种品种之间的花粉传播,有助于提高柑桔的坐果率。
秘技四:巧施肥料
在施肥方面,方炳权也有自己的套路。200亩的果园全部都是以鸡粪肥作为基肥,而且施用基肥的数量占了肥料的绝大部分。他透露,远离工厂和少霜冻,最关键还要了解果园附近养鸡场数量如何。
方炳权认为鸡粪肥作为基肥,比其他肥料效果都好很多,价格便宜不说,种出来的果实色泽、品质方面都略胜一筹。“基质肥用比较原始的有机肥,果树比较强壮。”方炳权介绍,这好比人的身体,食用原始粗粮,身体更为强壮。
春节到小暑这段时间,方炳权不对果树施加任何肥料。但在小暑到大暑期间,他却对果树大量施用高氮肥,平均每棵树施用2-3两的高氮肥。方炳权介绍,小暑至大暑这段时间,是虫害发生较少的时间,这时候果实还比较小,树梢长得比较快,施加高氮肥,有助于树梢的增长,能够提高第二年果树的挂果率。
每年的4-5月以及8-9月期间,方炳权都会对果树各施加一次钾肥。每次每棵树也只施2两左右。他介绍,4-5月正好是柑桔开花结果期,施加钾肥,能够促进柑桔的光合作用,提高坐果率;8-9月正是柑桔膨大期,柑桔对营养的需求极大,施加钾肥,有助于柑桔对光合产物的运输和营养的形成。
在保果方面,方炳权从不喷施任何药剂,而是采取九二0等普通的叶面肥进行保果。“顺其自然就好,强扭的瓜不甜。”方炳权认为用普通叶面肥就足够促进果树生长,采用药剂,虽然柑桔长得快,,却严重影响柑桔品质,也容易对果树造成伤害。
秘技五:对病树绝不留情
在方炳权的果园里,记者没有发现任何黄化树,每棵树都非常健壮。方炳权透露,有些树因为某些原因,也会变弱、变黄。只要一发现果树有病弱现象,或者变黄,他立马就把果树砍伐掉,绝不含糊。他说:“对病弱树的处理,砍伐最为直接。因为挽救所投入的成本比重新种植一棵果树还多。”
专家点评
广东省农科院果树所柑桔研究室主任马培恰:不摘梢、不环割,而能够使得柑桔丰产,这是种植柑桔的最高境界。对果树进行环割来提高柑桔产量,那是迫不得已的办法,处理不当,往往会使果树变弱,容易感染病害。方炳权这种种植方法,确实值得关注。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蔡明段:方炳权在劳力非常匮乏的环境下,能够突破常规种植,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种植技术,很是难得。他不摘梢,反而以果压梢。这种方法,不但省工,而且丰产。如果能够总结推广,将能很大程度上把农村的劳动力给解放出来。以肥保果,不喷施促进剂,只以叶面肥就能达到保果丰产的作用,这很值得果农效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