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爱克苏佩里在《小王子》中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所有大人起先都是孩子,可是他们中间不大有人记得这一点。就像每个人小时候都看童话,长大了的我们还相信它吗?童话就是“正能量”,因为它的结局总是“王子和公主过着美好的生活”,或许真正需要童话的是我们大人。艺术家叶正华用“兔子”和“北极熊”两个符号倾力打造一方净土,它拥有奇妙的治愈功能。如果童话能伴随我们的一生,那一定很美好。
以动画治愈人心
在小洲艺术区NO.1展馆的空间里,到处都是兔子“Lady CC”和北极熊“Popo Bear”的身影。每每谈到这两个小伙伴,艺术家叶正华脸上总会露出慈父般骄傲的笑容。叶正华介绍:“CC是个喜欢探索、热爱古典艺术的活泼小女孩,她总是积极地与世界接触。北极熊一家的诞生是我出于对环境保护的思考。人类现在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就是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而受影响最大的物种无疑是企鹅和北极熊。”
在叶正华的创作中,“治愈”是他始终追求的方向,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抚慰、治疗受伤的心灵。CC负责正向治愈,她带着巨大的好奇心去探索世界各个博物馆。而北极熊主打反向治愈,他们遭遇猎杀,环境恶化导致它们失去家园。用一种反其道而行的方法来告诫人类不要再对自然物种进行伤害。
叶正华说:“中国做动漫油画的不在少数,但最大的特点是还不够有生命感,我创造的CC是活的,她将从一个脆弱的小生命发展到青春期初期。她有独立的生命感,有真实存在的人格。”未来的CC还将展开世界博物馆巡礼和音乐厅巡礼,带领小朋友们走进艺术。
名画只是灵感来源
在本次以“童话”命名的当代艺术作品展中,叶正华以许多世界名画为灵感,以CC为主角,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创作出一系列作品。前去看展的朋友们可以发现,在这一系列画作的右下角,都贴着一幅小小名画,并标注着画家以及作品名。这些作品,就是叶正华画作的灵感来源。对于这个系列的创作,叶正华希望听到看展的小朋友们积极发问“为什么这两幅画很像?”有了疑问,一次关于艺术的教育便可就此展开。
叶正华不畏惧反向的声音,他觉得“在现在这个社会,能提出不同意见也是一件很好的事,至少他关注了。当他对我产生误解的时候,我恰恰觉得这是他成为我‘共谋者’的第一步。迪士尼会做中国的花木兰、功夫熊猫,但中国人为什么就一直只能做齐天大圣呢?我想在画中表达中国的传统道德,就一定要用‘岳母刺字’这样刻板的方式吗?我认为当代艺术就应该秉着开放的心态,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有广阔的包容性。”
从画作的诞生到展览的举办,叶正华收到许多赞成票,也得到了不少很好的建议,他认为这就是值得称道的互联网思维。“有一个统一的参与平台,每个人都是艺术家,都可以提出想法。这就是当代艺术和传统艺术的较大区别,当代性就体现在包容和多元上。”
中国动画与梦想
前段日子,“喜羊羊之父”黄伟明远赴荷兰对话“大黄鸭爸爸”霍夫曼,对此叶正华表示:“我觉得所谓的‘对话’更多的是一个商业噱头,中国动漫真的要走出去和世界对话现在还为时尚早,我认为还需要十几二十年时间。‘喜羊羊’是个特殊的历史产物,也是个很棒的东西,它至少吸引了很多人投身或投资到中国的动漫产业中,但并不能说‘喜羊羊’就代表了中国现在的动漫水平,像《熊出没》大电影一出来不就把《喜羊羊与灰太狼》给比下去了吗?但我觉得有这种对话是好的,至少能引起国人的关注。不过这个事情也提醒了我们这些做动画和动漫文化的人——中国更需要有代表性的动漫形象,这也是我个人的梦想。”
叶正华做动画之前是学油画出身,所以对于现在的选择,很多人都觉得他走上“反路”。油画那么高大上,现在却站到那么平民化、大众化的角度去做动漫。对此他解释道:“其实我做的是同一件事情,就是把动画作为审美倾向,油画作为材料来表达我的当代艺术。我一直在做,并没有摆偏,我从来没有离开过我追求梦想的路径。”
Link
艺术家叶正华:
优秀的艺术家是可以分层的。当受众想得到好玩的东西,他可以从你画面中汲取,当他想站在社会层面思考,你也能够提供。我不会一味选择沉重的题材,但也不能一味浅白。我认为当代中国的思想就是复杂的、多元的,有的小朋友思想很“扁平”,我希望孩子们能在小时候就锻炼出比较有深度的思想。
策展人黄乃曦:
从这些作品中,我隐约看到了名画的影子,但它们又是不同的,我觉得很好玩。做展览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好玩”,推介艺术,只有先让人感兴趣,他才会想了解。小朋友刚接触艺术,你不能用很高深很技巧性的东西去跟他讲,艺术家的兔子CC,我相信会让小朋友乐于去开始接受艺术。
文_蔡玲 图_受访者提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