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多创造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机会,这符合学生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但要提醒学生,要玩出点学问来,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精心设计好每一课堂,是提高课堂有效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 有效性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任何一个概念、定律都经历着由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思维过程。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让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揭示过程,让学生亲自去实验、体验、揣摩、模拟这个过程,就能领悟知识形成过程中所蕴涵的思维方法,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关注学生实验探究的各环节,提高学生实验探究的有效性
一、实验前的准备要到位
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学生创造好良好的实验环境,是他们实验成功的基础。创造好学生享受实验成功的乐趣,可激发学生勤动手勤动脑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实验前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对学生进行爱护仪器和安全的教育,实验仪器准备齐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猜想、分析实验原理、需要的实验仪器、合理的实验设计方案。
二、实验时的数据要到位
收集合理真实的实验数据,是实验后的有效评估与交流的重要保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如“伏安法测灯泡电阻的实验”,要求实验小组都必须收集到合理真实的实验数据,为了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归纳实验数据能力,为了更好地加深和理解欧姆定律和电阻概念,增设了“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的实验。在实验目的明确、实验时间一节课的前提下,实验顺利的学生不仅能完成实验,还可以争求老师的意见做一些自己想做的实验,并帮助其它小组完成实验;遇到过电路故障的学生,积极思维,勤学好问,不仅查到了故障的原因,还高兴地完成了实验。几乎所有实验小组都收集到实验数据,下面的俩表格数据是其中一个实验小组的。
三、实验后的评估与交流要到位
实验后的评估与交流,不仅能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实验数据的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能力,还能强化他们的团体合作意识。
如对“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的评估与交流的过程如下:
该组分析表格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我对他们的评价是“该小组对表格在收集、处理、分析、归纳数据方面都做得非常地漂亮”。当时我看到了该小组及其他实验组成功的学生的脸上荡起了幸福满意、成功喜悦的笑容。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分析,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了,通过它的电流也变了。
重庆市实验中学 郑达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