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进军的新福州

  • 来源:财富经济
  • 关键字:福州,丝绸之路,华侨
  • 发布时间:2015-07-07 12:32

  福州,傍海而生,它参与开启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并创造了千年辉煌。这座拓海而荣的城市从未停止开放的步伐。上世纪90年代,福州在全国率先吹响了“向海进军”的号角,迈上建设“海上福州”的征程。2013年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福州再次迎来了征战海洋的机遇。如今,随着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的设立,福州更是面临着自贸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建设以及福州新区开放开发三大机遇的叠加。有分析人士指出,作为深层次开放的战略举措,福州自贸区建设将会进一步使福州与国际惯例接轨,打通福州对外开放的“经脉”,从而拓展福州新区开放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华侨:投的是资,也是情

  “有福之州,海丝门户”。福州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旅外华人华侨达400万人,遍布世界各地。

  福州在2014年成立了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拥有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15万吨冷库和会员单位,建立了基金规模100亿人民币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基金,“海丝”建设的基础优势已具备,同时福州还实施了许多特色项目来拓展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如推进企业和个人跨境贸易与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申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申报“福州史迹”世界文化遗产等。

  “海丝”的建设布局涉及众多华侨的故土,“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华侨将成为助推福州“海丝”建设的巨大优势。对他们来说,参与祖国和家乡经济建设和发展,不管是宣传推广,还是投资合作,亦或技术支持,投下的和收获的都不只是“资”,还是同根同源的“情”。

  让两岸合作的愿望落地

  福州是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省会城市,“自贸区的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以及福建的发展后劲,都是台资所看好的。”这是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副董事长彭锦光在走访了台湾的一些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之后说的话,不难看出台资的合作愿望。有愿望是好的开始,关键在于如何让愿望落地?

  对此,福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贤德的回答指明了创新两岸合作的具体做法。

  一是建设两岸电子商务实验区。依托跨境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一达通”,引进亚马逊、京东等大企业,强化与台湾电商行业的合作。

  二是建设两岸服务贸易合作示范区。探索两岸在服务外包、软硬件研发、汽车贸易、文化创意等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

  三是建设两岸金融创新示范区。比如以台湾合作金库银行、彰化银行和华南银行福州分行在福州落户为契机,扩大两岸人民币结算和新台币清算业务,争取监管部门同意在境外发行债券并将人民币调回使用。

  四是建设两岸人文融合示范区。比如以中国船政文化城为载体,发挥船政文化“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作用。

  对政府要求更高

  福州片区在此次福建自贸区总体方案中率先复制推广实施了上海自贸区的成功经验,如“先进区、后报关”等14项监管创新制度和“即查即放查验放行模式”等6项检验监管创新制度。

  制度创新实际上是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这和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黄茂兴在解读福建自贸区方案时的观点可以说是基本一致的。具体到操作层面,首先是政府管理,福州片区将从注重事前审批,转向注重“事中事后”监管。其次是政府服务,福州片区将按照“审批清单+简化审批”的管理模式,建立“一口受理”、综合审批服务模式,通过完善信息网络平台,实现部门间协同管理和高效便捷服务。

  文_吴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