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慢性重症肝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 来源:保健文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肝炎,肝硬化,记忆力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8-10 12:44
【摘要】慢性重症肝炎一般是由慢性肝炎、肝硬化发展而来,病情相对比较严重,临床并发症较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必须要给予患者密切的观察和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慢性重症肝炎;临床观察;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7-0030-01
慢性重症肝炎是在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病情严重,变化较快,患者的肝功能常出现肝功能严重损伤,还会有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以及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死率高达40%-60%。目前,慢性重症肝炎尚没有显效的治疗方法,因此,要在临床治疗中,对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密切观察,采取对应的护理,及时处理出现的并发症,以提高治疗效果。本文随机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慢性重症肝炎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不同模式的护理,观察其临床症状,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慢性重症肝炎患者4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缓则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7-82岁,平均年龄为(53.42±5.16)岁,其中,7例患者为亚急性的重症肝炎,8例患者为急性的重症肝炎,5例患者为慢性的重症肝炎。观察组患者20例,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范围28-79岁,平均年龄(50.65±4.12)岁,其中,6例患者为亚急性的重症肝炎,9例患者为急性重症肝炎,5例患者为慢性的重症肝炎。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体等方面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病情观察
1.2.1 生命体征的观察
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能够及时发现重症肝炎患者的病情变化。比如,血压下降是出血的先兆;体温升高、呼吸增快且不规则,提示有感染存在。认真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该疾病在病情严重时患者表现出不良的情绪反应,睡眠时间发生颠倒,白天嗜睡,精神萎靡,表情淡漠,或者烦躁不安,多言多语等。病情继续发展,患者可出现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减退,甚至视物不清,持物不稳,以上这些是肝昏迷的早期表现。
1.2.2 出血及黄疸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如鼻衄、齿龈出血、皮肤淤点、淤斑、注射针眼处渗血等。严密观察患者的呕吐物及排泄物的颜色、性质,若呕吐物呈现出咖啡色或带有少量的血时则提示有上消化道出血;若大便呈现棕褐色为少量的消化道出血,若为柏油便则提示出血量大。患者黄疸的深浅变化是病情好转或恶化的标志。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
1.3.1 心理护理
因为该疾病的病情较重,且治疗难度大,患者会有恐惧、悲观、绝望的不良情绪,所以护理人员要经常观察并巡视,与其多次沟通,告知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操作和注意事项,消除不良情绪。并给予适当的语言安慰,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1.3.2 生命体征护理
对患者的脉搏、体温、血压和呼吸情况进行定时的准确测量,并对异常情况要引起重视。若有连续高热不退的情况,可能与严重感染或者肝细胞的大量坏死有一定关系。若患者的脉搏不规则且变细速,要怀疑其是否有心肌炎的疾病。如果患者的血压急速下降,则考虑是否有出血现象。
1.3.3 身体护理
该类患者的抵抗能力较差,容易出现感染症状,要保持清洁、完整的皮肤,并及时更换其卧位姿势。若患者体型较为消瘦,要使用棉垫、气圈,给予每天2次的口腔护理,选择3%的碳酸氢钠和1:5000的呋喃西林进行漱口,可避免真菌和细菌感染。并告知其进行减少活动,多卧床休养,促使肝脏的血流量得到增加,利于修复肝脏。
1.3.4 饮食护理
应给予患者低脂、低蛋白、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以少量的植物油为主,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禁食有刺激性的食物,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多食纤维素高的食物,进食新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钾盐。注意24小时尿量的记录。有消化道出血时应禁食。
1.3.5 出血倾向护理
注意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注意针眼处渗血、皮肤淤斑等。注意观察静脉充盈情况,皮肤、指甲色泽,肢体是否温暖等,若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肠鸣音亢进、腹胀加重、心悸、头错、气短,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均应警惕消化道大出血的可能。对出血者暂禁食,呕血时使患者头侧向一边,防止窒息,每次呕吐血后用盐水漱口,出血停止48h后给予温凉、无渣、流质饮食,口服片剂应磨碎后服用。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20例患者,显效护理14例,有效护理5例,无效护理1例,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20例患者,显效护理10例,有效护理4例,无效护理6例,护理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重型肝炎病死亡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早期容易有并发症的出现,因此需要对患者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并治疗。护理质量的好坏,对患者的预后具有关键的作用,因此在护理上必须加强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肝性脑病的前驱症状,有无出血倾向,加强对肝、肾功能及出、凝血机制的监测,为尽早确定治疗、护理方案提供依据,同时要加强基础护理、对症护理和心理护理,这对于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在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慢性肝炎临床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自群.62例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14:2132-2133.
[2]王秀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45例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219-5220.
陈宗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