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ber jig——开启夏季模式的金钥匙

  • 来源:路亚中国
  • 关键字:路亚,铅头钩
  • 发布时间:2015-08-10 14:30

  当炎热的夏季来临,尤其是农历入伏之后,很多钓友都会反映说鱼不好钓了。当然,鲈鱼作为一种外来鱼种,它们在这段时期的行踪更是让人难以捉摸。所以,在这个季节如何路亚鲈鱼,是很多路亚发烧友津津乐道的话题。有难度才有挑战性,很多钓友为夏季的作钓方法冠以“夏季模式”的专业称谓,相信他们已经把夏季猎鲈作为一项研究课题了。据我所知,每年春夏交替之际是鲈鱼的产卵期。产卵期结束之后,虽然鲈鱼会离开它们的产床,但仍会在产床附近停留一小段时间。而随着盛夏的来临,鲈鱼又会迁徙到大型湖库的主水体深水区域。我在这里所说的只是鲈鱼的大致迁徙行程,就像人们常说夏季要用软饵慢慢磨鱼一样,是一个泛泛的概念。那么,我们在夏季作钓时到底该采用何种具体方法呢?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一把能够开启夏季模式的金钥匙——Rubber jig。

  Rubber jig对于广大钓友来说并不陌生,无论是喜欢打竞技的朋友,还是喜欢野钓的朋友,我想每人手中都应该有几枚用得比较顺手的Rubber jig。Rubber jig用中文来讲就是胶裙铅头钩,有很多钓友亲切地称呼它为“胡须佬”。既然Rubber jig属于铅头钩的一种,那么它就同其他的铅头钩钓组一样,可以兼顾各个水层,也可以兼顾多种对象鱼。就我本人的作钓经历而言,我不仅用Rubber jig钓获过鲈鱼,还用它钓获过黑鱼及鲇鱼,所以这款拟饵自然是我的信心饵。记得我刚开始学习路亚的时候,曾经很天真地问过一位钓友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不挂软饵,直接用Jig作钓的话,能钓到鱼吗?”

  而那位钓友给我的答案让我至今记忆犹新:“这么说吧,Jig就好比是一块漂亮的餐桌布,胶丝的长短越是参差不齐,胶群的颜色越是鲜艳亮丽,这块桌布就越吸引人。但是,你听说过谁吃饭的时候因为桌布漂亮就只吃桌布吗?而Jig下面挂的软饵就相当于在桌布映衬下的美食,由这么漂亮的桌布为其增色,相信谁都想上去尝一口吧!”这几句话使我茅塞顿开,也是我第一次对Rubber jig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

  在那之后,我一直对Rubber jig充满了兴趣,使用它的频率也越来越高。2015年7月4日恰好是周日,我在这一天应朋友之邀驱车前往辽宁省鞍山市的新东方路亚基地船钓鲈鱼。在去钓场的路上,朋友反复向我强调说,入夏之后,基地里的鲈鱼不是很好钓了。在同他交谈的过程中我有些心不在焉,因为我在每次出钓之前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我这个人不大喜欢人云亦云。所以,我只是尽量收集他给我提供的有用信息,并在心中为本次行程的作钓模式打好腹稿。

  车行近两个小时,我们终于抵达钓场。见过钓场老板之后,我又向他打探起鱼情来。据老板介绍,现在基地里的鲈鱼已经开始逐渐向深水区移动了,但是他也说不好,因为浅水区也时有炸水的现象发生。通过跟老板聊天,我将本次作钓的目标鱼锁定为正在向夏季深水居所迁徙的鲈鱼,以及那些产卵较晚、刚脱离产床的鲈鱼。

  登船之后,随着路亚艇推出一层层波浪,我开始环视起四周环境来。这是我第一次来新东方路亚基地作钓,这里的标点方位及鲈鱼的习性对于我来说都是完全陌生的。不过这样也好,至少我有机会能验证自己的一些想法到底是对还是错。

  面对着50亩左右的水面,就让我们依次来探一探各处标点吧!

  标点一:湾汊处的浅水区

  我之所以要选择湾汊处的浅水区作为第一标点,是因为我们发船的时间为时尚早,我认为这时候还不至于错过鲈鱼的第一个窗口期,于是和朋友驾船直奔那里。路亚艇在一座小桥下方穿过之后,我们便抵达了这片浅水区。

  路亚艇进入湾汊之后,我才发现这里的水位真的很浅,有很多地方可谓是清澈见底。我们不敢把路亚艇太往里开,因为湾子深处的水位真是太浅了,随时都有搁浅的可能。由于我不大确定这处湾子的深度,只能先用水面系拟饵搜索。我用波扒抽了几竿之后并未迎来咬口,又改用潜深为0.9米的米诺继续搜索。虽然我不知道湾子的中间有多深,但是米诺在全速前进的时候偶尔会啃到底。在用米诺搜索的过程中,我成功钓起了第一条鲈鱼。

  知道了湾子的大致水深并明确这里有鱼之后,我第一次取出一枚7.5克的Rubber jig搭配一条3.2克的绿色单卷尾软虫进行细致搜索。是的,你没有听错,我确实是在浅水区使出了Rubber jig!

  或许我的这个举动有些疯狂,因为很多人在钓浅水区时是不会用到软饵的,但我认为鲈鱼在夏季的活性本来就不稳定,如果让它们浮上水面攻击波扒或是加速追击米诺,势必会影响中鱼率,倒不如用Rubber jig耐心地搜搜看,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呢!

  Rubber jig的常规操控方法是跳底,在上下跳动的过程中,它的触须会上下飘动,再辅以软饵的摆动,自然会引起对象鱼的注意。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我在浅水区是如何操控Jig的呢?其实我想说的是,请不要在浅水区中把Jig看作是Jig。不看作是Jig,那看作是什么?不要忘记了,Rubber jig也是铅头钩的一种,所以只要把它当作普通的铅头钩单卷尾钓组就可以了。单卷尾在水中游动时,它的大尾巴是会左右摆动的,有这一点就足够了。

  如果你想让钓组的泳姿更活灵活现,还可以在浅水区尝试以下两种控饵手法:

  1.每收两三圈线就停顿一下,切记停顿的时间不可过长,也可以说这种短暂的停顿只是点到为止。如果停顿时间过长,而浅水区的底部结构错综复杂,那么你一定会挂得很惨。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即让Rubber jig在相对较为固定的泳层游动,偶尔再下顿或上顶一下,这样会使Rubber jig的胶丝也展现出动作来,还会给对象鱼留出充足的就饵时间。

  2.短抽接快收,这样拟饵所呈现出的动作就是先向下俯冲,再迅速抬头向上蹿起。采用这种方法控饵,Rubber jig所呈现的走势是幅度很小的波浪线轨迹,这对于活性较高的鲈鱼来说极具诱惑力。采用这种控饵方法时,切记手法一定要快,也就是尽量压低波浪线的幅度,否则你的拟饵会在水下跌跌撞撞,不但诱不到鲈鱼,还会惊走鲈鱼。

  以上两种控饵手法都是让Rubber jig离底游动,而且都会触发胶丝的动作。据我观察,夏季浅水区的鲈鱼基本不会贴底觅食,所以这两种控饵手法应该是有效的。果然,我搜索了没几竿,就有一条鲈鱼上钩了。中鱼之后,我知道窗口期已过,此地不宜久留,便和朋友驾船驶离了湾汊,继而转战下一处标点。

  标点二:水下深沟

  据朋友介绍,基地南侧的岸上有一栋黄楼,黄楼下方有一条深沟直接延伸至西侧的大坝。我对这条信息十分感兴趣,于是直接和朋友驾船前往那里。既然已经知道了这里的水下地形,那我也就不用再费力去探结构了,直接用Rubber jig搜索对象鱼吧!

  朋友最开始将船停靠在岸边,我们背对着黄楼向远处的深沟边缘抛投,但是钓着钓着我就感觉不对劲儿了。我们这么搜索,只能搜索到深沟的远端边缘至沟子中间最深处这片范围,而船下方的半条沟子都是我们的搜索盲区。想到这儿,我让朋友将船驶离岸边,然后我们站在船上对着岸边抛投。这样,我们的拟饵就会搜索到整条深沟了。

  根据我的理解,深沟的最深处要比大库的最深处还要深,所以这里极有可能藏匿着大鱼。我在控饵的时候,几乎是让Rubber jig在深沟的底部随地形跳动。我当时的控饵手法是先抽挑竿梢,再压低竿梢让拟饵缓沉,待拟饵落底后收紧余线再重复上述动作。我在这里作钓时,抽竿的幅度并不是很大,因为将拟饵抽得太高的话,它就会脱离深沟,那样搜索就会变得毫无意义,毕竟我的目标鱼只是深沟中的大鱼。

  我们控船向东、西两侧来来回回缓慢行驶,面向西侧不停搜索。当我在作钓的过程中进一步摸索清楚水下的地形结构之后,我从深沟之中连续拉起两尾鲈鱼。虽然这两尾鲈鱼并不是我期待的大物,但这至少能证明我的思路没有错。毕竟路亚讲究的是在运动中作钓,那我索性见好就收吧,因为我还需要时间去尝试下一处标点呢!

  标点三:大坝

  在水库型钓场作钓,大坝是很常见的建筑物。在一些路亚比赛中,大坝周边是众钓手首选的抢鱼标点。有些大坝的下方有纵深结构,所以这样的地方也很容易聚集大鱼。而据我观察,新东方路亚基地的大坝下方虽然算不上是纵深结构,但是有很多大石,所以也是不错的标点。

  船行至大坝正中央,我让朋友将船停泊在垂直于大坝边缘的位置,然后一人向南、一人向北抛投起来。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大坝下方有很多大石,大石堆积难免会产生较大的石缝,而石缝中很可能藏匿着蓄势待发的鲈鱼。鲈鱼的掠食特点是擅于利用障碍物隐蔽自己,并在障碍物的遮挡之下窥视着外部环境的风吹草动。当然,我想这可能是所有掠食性鱼类的共性。我相信没有哪种掠食性鱼类会傻到同小饵鱼较真儿,非要像百米决赛一样拼出个你快我慢,所以我们在这样的标点控饵也要突出一个“慢”字,即让对象鱼有信心能追得上拟饵。我尝试着让Rubber jig平行于大坝边缘做波浪线轨迹运动,此时Rubber jig的走向与在深沟时的走向是完全不同的。在大坝作钓,与其说是搜索,不如说是扫荡。我尽可能地让Rubber jig在运动时覆盖更多的点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并未急于收线,而是让Rubber jig在短距离内上下翻飞。事实证明我的想法并没错,因为我确实从这里拉起了好几条鲈鱼,但是在这里中钩的鲈鱼个体都不大,我猜测躲在石缝中的鲈鱼可能多为体态娇小者,它们没有矫健的身躯,所以才会选择“智取”的方式来填饱自己的肚子。

  虽然大坝下方的鱼很多,但是没有大鱼,所以我钓得并不起劲儿。于是,我和朋友又驾着船向下一处标点转移了。

  标点四:算不上标点的标点——大库亮水区

  其实,与其说大库亮水区是算不上标点的标点,倒不如说这里有着不计其数的标点。我之前曾经提到过,我本次作钓的目标鱼为正在向夏季深水居所迁徙的鲈鱼,以及那些产卵较晚、刚脱离产床的鲈鱼。这也就是说,我有一圈标点可以选择。为什么是一圈标点呢?因为除了深沟区域外,大库亮水区从四周岸边到中心的结构均为“浅滩——深浅交界处——深潭”,而所谓的“深浅交界处”正好环绕大库的亮水区一整圈。我所搜索的正是这一圈深浅交界处。

  如何用Rubber jig搜索这一圈标点呢?很简单,只要让船沿着岸边缓慢兜圈行驶,再向着移动轨迹的圆心抛投就可以了。抛投时不必担心用力过猛,就算拟饵抛得再远也无妨,但千万不要把拟饵抛得太近,太近的话就搜索不到可能藏鱼的结构。

  在搜索深浅交界处时,还是尽量让拟饵贴底运动吧。因为据我观察,在这样的大片亮水区中,鲈鱼几乎不会上浮就饵,尤其是在夏季。我在这样的结构拉起的鲈鱼几乎都是贴底中钩的,有时甚至将拟饵收至船下才遇到咬口。在这样的标点作钓,控饵手法与在深沟作钓几乎一致,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当天作钓结束之后,我跟朋友清点战果,发现我当天的鱼获平均重量在0.5千克左右。也就是说,我虽然用Rubber jig在每处标点都成功拿到了鱼,但是却没有钓获大鱼。如果换做是打比赛,这样的成绩是肯定拿不到名次的。所以,如何避小捉大是我接下来需要仔细研究的课题。

  此外,在夏季用Rubber jig作钓,我建议的钓具组合是1.98米或2.1米MH调枪柄竿搭配高速比水滴轮。至于钓线的选择,我认为碳线和PE线均可,而尼龙线则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优质碳线的切水性很好,能使Rubber jig很快到达目标水层;而PE线在吃水之后会在水体中缓缓飘落,进而使Rubber jig的下落过程变得缓慢,使其展现出较为自然的飘落泳姿。综上所述,这两种钓线各有所长,大家只要根据自己的控饵习惯去选择就可以了。急性子的钓友可以选用碳线来加快搜索频率,有耐心的钓友则可选用PE线做细致搜索。

  虽说有很多种软饵钓组都适用于夏季模式,但是Rubber jig无疑是一把开启夏季模式的金钥匙。总之,Rubber jig能快能慢,能深能浅,能够适应各种错综复杂的水下环境,大家在夏季鱼不好钓的时候不妨一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