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城山到都江堰 探寻千古清幽之道
- 来源:中国国家旅游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都江堰,青城山,道教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21 15:43
青城问道:幽甲天下,源远流长
青城山距离都江堰市区16公里,背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林深树密,四季常绿;丹梯千级,曲径通幽。
这里是道教的发祥地,天师道的祖山祖庭,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五洞天,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凝聚了中国道教文化的精髓,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活的“道教博物馆”
青城山历史悠久,留有大量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其中尤以道教文化最富有代表性。青城山的古建筑、古遗址、宗教活动、历史传说乃至饮食习俗,无不渗透着道教文化的精神,堪称是一座活的“道教博物馆”。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东汉顺帝时,张陵(34-156年)用“黄老之学”改造古代巴蜀的“五斗米道”为天师道,道教正式建立。
五斗米道是古代巴蜀土生土长的宗教,青城山则是汉代张陵天师修真创教的圣地。
文化人类学告诉我们:每一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形态,它的再生和创新必然是在自己的文化土壤中进行的。
青城山北通湔氐,西达邛僰,是西南夷各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所谓“六夷、九氐、七羌”杂居之地。《北史·泉命传》云:“巴俗事道,尤重老子术。”《夔城图经》云:“夷事道,蛮事鬼。”历史学家向达先生说:“我疑心张陵在鹤鸣山学道,所学的道即是氐羌的宗教信仰,以此为中心,而缘饰以《老子》之五千文。因为天师道的思想源出氐羌族,所以李雄、苻坚、姚苌以及南诏、大理,才能靡然风从,受从不疑。”考古学家、道教文化研究专家王家祐先生说:“张陵的天师道是黄老儒墨在巴蜀地区的土壤上开放的一枝奇花。是汲取了巴(蜀)族的原始巫术(鬼道)与地区传统民俗而创成的。”
相传,轩辕黄帝曾在青城山“策大面而礼宁生,命鬼臾(容)医占星”(见《路史》)。今大面山所留巴蜀符号文之摩崖题刻,略可见其踪影。《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西陵的“西王母”部族,有一支南迁至蜀之西山(即今青城山一带),为蜀山氏,而黄帝之子昌意,又聚蜀山氏之女,故青城山关于黄帝、西王母及玉女的传说特别多。青城山道教学者易心莹大师,在其《道学系统表》中以黄帝为始,追本溯源,数典而不忘祖。
圣地仙源,绝非偶然
道教发祥于青城山,绝非偶然。
青城山是传说中五龙氏所居之地,有“龙宫石室”、“龙居山”、“龙居溪”等古地名,五龙氏的传说,既是蜀国“五色帝”的来源,也是道教“三清四辅”的根源之一。成都北郊的彭州曾出土古代祭器“一大四小铜罍”,说明早在殷周之际,蜀人已有祭礼五方的祀典。《华阳国志·蜀志》及《后汉书·方术传》说西蜀通晓图谶、占卜及金丹方术者甚多,其中王方平、阴长生、李阿、李意期等人,早在张陵之前已来青城山修炼。西汉时,青城方士王谷神、皮玄曜已被汉武帝封为太微、太素先生。青城山这座秦汉时皇帝所定祭祀山川的圣地,为道教的创立奠定了悠久的仙源。
张陵于汉安二年(143年)来到青城山赤城崖舍。《后汉书·刘焉传》说:“(张)陵顺帝时客于蜀,学道鹤鸣山中,造作符书,以惑百姓,受其道者,辄出米五斗,故谓之‘米贼’。”晋葛洪《神仙传》说,张陵“闻蜀民朴素可教化,且多名山,乃将弟子入蜀,于鹤鸣山隐居。既遇老君,遂于隐居之所备药物,依法修炼……战六天魔鬼,夺二十四治,改为福庭。自六天大魔推伏之后,陵斥其鬼众,与之为誓。今西蜀青城山,有鬼市并天师誓鬼碑,石天地、石日月存焉。”《汉天师世家》云:“第三鹤鸣神山治,治在其上,山与青城、天国相连。”
张陵在青城山显道,留有羊马台、三师坛、誓鬼台等遗迹,故唐代徐太亨称青城山为“仙都众妙之奥,福地会昌之域,张天师羽化之处焉”(见《青城山丈人祠碑》)。历代龙虎山的天师多来青城山朝拜祖庭。青城山留存的巴蜀图文摩崖题刻,青城后山出土的“太上五老”道教古印,以及“天国老君生万民,治中国外国,人和玺”等古代道教铜印,均证明青城天国山正是鹤鸣太上神山治的核心地带。
范长生是“三张”以后天师道又一重要首领,“善天文,有术数,民奉之如神”。汉晋之际,范长生率众依青城山,并助“成汉”立国,作为当时官方政权和蜀地民众共同的精神支柱,备受崇奉,青城山的声名也因而更为显赫。
Tips
青城山问道之旅
走进青城山镇,徒步国家首批命名的“禅修之路”,感受都江堰“天然氧吧”,感悟青城山的道法自然。入住青城山,与刘掌门面对面谈养生,习太极,用养生宴,沐养身浴。
青城后山的泰安古镇,很适合短期避暑休闲。
路线推荐:可以从都江堰市到青城山镇,也可以乘坐快铁到达青城山站,再乘坐短途交通工具即到。
●青城山分为前山、后山。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部分,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景点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等;后山水秀、林幽、山雄,主要景点有金壁天仓、圣母洞、山泉雾潭、白云群洞、天桥奇景等。
●始建于隋朝的天师洞,门前有一株高50多米的古银杏树,据说乃张天师手植,树龄已有1800余年。
常看常新的世界级风景
青城山所在的都江堰市,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众多,拥有一连串国家级、世界级的标签,令人印象深刻: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中国最佳魅力城市、中国著名“长寿之乡”、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2000年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都江堰市作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都江堰生态环境绝佳,年平均气温15.2℃,空气质量和水质常年保持国家一级水平,人称“天然氧吧”,曾获得“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除了“幽甲天下”的青城山,这里还有龙池国家森林公园、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都江堰
都江堰是秦国蜀郡守李冰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建成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以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核心的都江堰景区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
《放水大典·道解都江堰》
一座山、一湾水、一道堰;山倾城、水蕴美、堰传奇。一项工程,浩浩荡荡2000余载,功能不减,滋养庇佑世世代代巴蜀人民,如今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放水大典·道解都江堰》新版横空出世,重新演绎千百年来川西平原幸福安康的历史盛世画卷。
演出地点:都江堰景区北大门
演出时间:每天上午11:00,长度约一小时
熊猫谷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繁育野放研究中心——熊猫谷,位于都江堰市玉堂镇,距离成都市大约50公里。野放研究中心根据功能划分为配套服务区、科研教育区、检疫及救护区、野化繁殖及饲养区、野化过渡区和野放实验区6个功能区。该基地是集大熊猫资源、科研、教育和旅游综合开发为一体的国际生态教育旅游示范区。
灌县古城
位于都江堰城市中心繁华商业地段,以灌县古城的历史脉络为骨架、以川西明清民居为建筑风格打造,同时引水入城,蜿蜒回旋,置身其中,仿佛实现了历史的穿越。
普照寺
始建于元代,明代毁于火,清康熙甲子年重建,至光绪十二年方告建成。起初仅有半亩之宫、数椽陋室,后来寺庙实际面积达四百亩,殿宇五重,包括堂、斋、廨、庄院、仓库大小24院、房365间。正殿除大雄宝殿为全木结构,其余蓥华、弥勒、川主、藏经楼均为石木结构,各院天井都设有防火设备太平缸。普照寺建筑构思奇特,其规模之宏伟、布局之精巧,令人赞叹。
华希昆虫博物馆
中国首家现代化昆虫博物馆,展出的标本数量居亚洲第一,收藏有四川省已发现的全部蝴蝶种类和珍稀、观赏昆虫标本,以及大量其他各地的蝴蝶、昆虫标本。
玉垒阁
一座仿古观光旅游塔,坐落于都江堰景区海拔863米的玉垒山顶。登上玉垒阁,整个都江堰城区以及都江堰水利工程全貌可尽收眼底。夜晚可临阁赏月,看山下灯火阑珊。
玉垒阁为钢木结构,地上6层六角形式塔楼,可同时容纳2000名游客。
虹口
虹口是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中国首个漂流小镇,拥有高山、峡谷、清泉、瀑布、原始森林等优美自然风光,空气清新。在此,可登山运动,可徒步穿越,还能漂流戏水、纳凉消暑,远离喧嚣都市,体会桃花源般的闲适。
Tips
第四届全球旅游网络营运商合作交流会
2015年9月21~23日,第四届全球旅游网络营运商合作交流会将在都江堰市举行,主题为“互联网+大道至简”。会议期间,将举办在线旅游创投交流会、四川旅游推介会、中国入境游电子商务论坛、全球顶级旅游企业CEO问鼎青城山的“青城问道CEO闭门会”等,旅游业者将共同探讨四川旅游乃至中国旅游的发展之道。
都江堰特色旅游线路
●灵岩寺静心游
灵岩山毗邻都江堰景区,在山顶可以俯瞰都江堰全景。除了登高望远、静心洗肺,可在灵岩寺感受佛法精深。夜宿都江堰,西街品茗,南桥看水,古城区玩穿越。
路线推荐:都江堰景区—灵岩山景区—古城区
●熊猫谷一日游
游环山旅游公路,观沿途美景。走进位于玉堂镇白马村的熊猫谷,亲近大熊猫,感受大熊猫与都江堰的不解之缘。
路线推荐:都江堰市区—玉堂镇—环山旅游公路—熊猫谷
周边美食:土灶人家柴火鸡、麻烦鸡、张家湾蹄花、玉堂砂锅麻辣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