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新款挖起杆测试报告
- 来源:世界高尔夫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挖起杆,高尔夫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23 14:51
从我的工坊看出去,每天有很多球友在练习场挥汗如雨,但大部分球友都把大量时间花在练习一号木杆,球友们应该更加注重短杆的练习,这是降低杆数最有效也是最快速的方法。即使我们无法像职业球员一样开球超过300码,但是在100码以内,我们能够向职业一样精准。
在花时间练习之前,你应该花同样的精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杆面倾角、重量、杆底类型和反弹角,一套适合自己的挖起杆组合绝对能够帮助你降低杆数、增加稳定性和增强触球的控制能力。
现在市场上的挖起杆琳琅满目,这对球友来说是件好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挥杆特点和场地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杆面倾角、杆底类型和反弹角。
选择挖起杆的窍门
什么是反弹角,反弹角大和反弹角小的挖起杆到底有什么差别,分别适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杆底研磨类型有哪些,有什么差别?你的沙坑球是不是总是刨得很深?在果岭边总是把球打穿果岭?或许不是你打得不好,而是你的挖起杆不适合自己。《世界高尔夫》特约球具技术顾问苏树本(Rick Soh)将告诉你,如何选择挖起杆。
反弹角有什么作用,如何选择合适的反弹角?
高反弹角挖起杆High Bounce Wedges
在松软的沙坑中,反弹角大的挖起杆会更加适合。反弹角太小的挖起杆很容易扎进松软的沙坑,造成打深,减慢杆头速度,导致沙坑球打不出来。高反弹角的挖起杆,杆底前缘上翘,会避免球杆扎得太深,让杆头更顺畅地通过沙子,更容易把球打出沙坑。
如果球落在果岭边的长草,尤其是被长草架起来时,更适合用高反弹角的挖起杆来处理。它能避免球杆打得太深,而反弹角太小很容易导致打深或者打空,导致击球距离不足。
在使用高反弹角的挖起杆时,如果打开杆面来处理球,你会发现杆面打开得程度越高,杆底前缘也会翘得越高。杆面完全打开时,杆底前缘几乎到了球的一半高度。如果在短草或者较硬的草地上以这样的姿态触球,球很容易被前缘磕出去,造成在果岭边来回“穿越”,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做蛋炒饭”。所以使用高反弹角的挖起杆在果岭边的硬地或短草上处理球时,尽量使用方正的杆面来处理球,这样更稳妥。
中等反弹角的挖起杆Medium Bounce Wedges
中等反弹角的挖起杆的地形适应能力更强一些,它既能够在较软的沙坑中处理球,也能在果岭边给球手提供较多样的处理球选择。在果岭边,球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开杆面来切球或者劈球,从而增加所需的杆面倾角。它的适应性更广一些,但在特定的场地可能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在对比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杆面打开时,杆底前缘位于球大约四分之一高度,较低的杆底前缘可以允许球员在较硬或者浅草区处理球。同时,在较软的沙坑或草地,它的反弹角也能发挥作用。
低反弹角的挖起杆Low Bounce Wedges
在潮湿、较硬的沙坑中,球友更适合用低反弹的挖起杆来处理球。如果用高反弹角的挖起杆在硬、湿的沙坑中击球,很容易导致打得过远和打穿果岭的情况。原因就是高反弹角的挖起杆会避免打深,杆头刚接触硬地,马上就反弹起来,造成打不下去,杆底前缘把球砍飞。
在较硬的草坪或者短草区,低反弹角的挖起杆触球更扎实,特别是如果杆颈连接部位做过打磨的挖起杆,地形适应能力更强,即使打开杆面,杆底与地面依然有很好的贴合角度,不会让杆底前缘翘起来太多,这样触球更干净。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对比图中看出来,但是,低反弹角的挖起杆不适合在软的场地和松软的沙坑中使用,因为很容易打深。
杆颈打磨(Heel Relief)有什么作用?
杆颈打磨是杆底研磨的一种。通过把杆颈与杆底连接部位的材质打磨造型,让杆底与地面的贴合度更高,地形适应能力更强。这样即使在打开杆面处理球时,杆底前缘依然可以保持在较低位置,让触球更干净更扎实。杆颈打磨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给选手提供更丰富的短杆打法的选择。但是在使用这种工艺的挖起杆时,一定要通过一定的练习来适应打开杆面的程度与击球距离的关系。
杆底前缘选直线还是曲线?
有些时候,球可能会停在果岭环和粗草区的连接处,有一种打法是利用挖起杆的杆底前缘把球推击出去。如果杆底前缘是直线,那么就久很容易控制球的滚动方向,但如果是曲线,那么球的左右方向就很难控制了。
如何根据挥杆形态来选择合适的挖起杆?
大致来说,球友的挥杆形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一般挥杆形态
中等击球角度;
触击球时强劲有力;
挖起中等偏小的草皮;
失误球打深、打薄的情况都有。
一般挥杆形态的球友对打厚和打薄的情况都需要进行控制,因此建议选择中等宽度底部和中等反弹角的挖起杆,既可以增强控制性,又具备一定的地形适应性。
挖铲式挥杆形态
击球的攻击角度很陡峭;
触球时会加力
打起中等偏大的草皮;
失误球通常会打深。
采用挖铲式挥杆形态的球友击球角度很陡峭,因此建议选择更宽底部、更高反弹角的挖起杆,这样的挖起杆可以避免他们的打得太深。
扫滑式挥杆形态
击球角度扁平;
把球从草坪上扫击出去;
几乎不会挖起草皮;
失误球通常会打薄。
扫滑球形态的球友的攻击角度很平,因此建议选择杆底比较圆润、反弹角小的挖起杆,这样杆头可以从球下方顺畅的划过。扫滑球形态的球友在击球时,球杆在草地上停留的时间会更长一点,因此建议选择杆底更薄、而且杆面圆弧更高的挖起杆,这样可以确保触击球时杆面能够把球向前向上弹起来。
NIKE ENGAGE系列挖起杆
“Engage”一词的灵感来自于高尔夫运动中的三个最重要的相互作用,即球杆与地面之间,杆面与球之间,以及运动员和他的装备之间的相互配合。为提升球杆、高尔夫球和运动员三者之间的配合度,耐克工程师们在Engage挖起杆上运用了与耐克Vapor家族“超能肌背”相似的设计。“超能肌背”通过移动重心来制造更强的稳定性,即使在劣势的击球环境下也能让球杆与草地保持平稳的接触。
耐克Engage挖起杆将提供三种不同的杆底规格,分别是Dual Sole,Square Sole和Toe Sweep。
Nike Engage Toe Sweep挖起杆,56度
关键科技
Toe Sweep采用杆头趾部宽、跟部窄的杆底设计,这样在设定站姿和触击球时可以始终保持杆面处于打开状态。特有的X3X杆面沟槽达到了USGA标准内最大后旋量。
操控性
Toe Sweep处理沙坑球得心应手;
很自然就打出高弹道;
杆头比较重,在长草中具有更好的救球能力
后旋稳定
较短的杆身让它具备更好的控球能力;
切球时能够稳定地释放。
距离控制
长草中的表现很好;
只要在挥杆时加力就可以在沙坑中打出距离;
在松软的沙子里也很容易把球打出来;
很容易控制后旋。
打感
触感扎实;
声音清脆。
外观
颇具未来感的设计;
防眩光外观处理;
长椭圆形的刀背很漂亮;
笔直的杆底前缘能够更好的触球。
选购建议
独特而极具未来感的设计很出挑,保守的球友未必接受;
保养不当容易生锈。
推荐理由
Toe Sweep的杆底设计独特而富有创造性。它处理沙坑球的能力非常强,尤其可以帮助那些挥杆平面比较陡峭的球友,它可以顺畅的通过球而不损失速度。
Nike Engage Dual Sole挖起杆,60度
关键科技
Dual Sole采用更加激进的月牙形的杆底设计,这让它在果岭边的地形适应能力更强,适用范围更广。打开杆面的击球很容易就可以操作。高密度打磨X3X沟纹在全力击打时可以制造出更多倒旋。
操控性
Dual Sole在果岭边的地形适应能力很强,尤其是在特定的劈起球时,可以自如控制杆面角度;
杆面打开时,杆底前缘依然处于较低位置,贴近地面,这样能够帮助杆头从球的底部划过;
高弹道;
杆身较短,控制性更佳;
杆头重,长草救球能力更强;
非常适合正常挥杆类型和扫击球类型的打法;
软、硬场地皆适用。
距离控制
后旋量很稳定,因此距离也很容易控制;
杆头从球下通过性很强,触球很好;
长草中的救球表现很稳定;
可以有信心打出创造性的击球。
打感
触球扎实;
声音清脆。
外观
设计独特;
防眩光处理;
超能肌背设计饱满;
杆底前缘为直线,触球更干净。
选购建议
外观太独特,传统球友需要适应;
容易生锈;
不习惯使用打开的杆面来击球的球友需要时间来练习,因为切球和劈球的距离要重新适应。
推荐理由
我喜欢Dual Sole挖起杆的多用性,它能够适应各种地形,满足多种打法。不管是沙坑,还是长草救球,它都能胜任。我尤其喜欢用它来打创造性的击球,稳定而足够的后旋让它具备很好的距离控制性。喜欢稍微打开杆面来切球和劈球的球友会喜欢它。
Nike Engage Square Sole挖起杆,52度
关键科技
顾名思义,Square Sole是专门为杆面方正击球而设计的。高密度打磨X3X沟纹在全力击打时可以制造出更多倒旋。
操控性
后旋足够、很稳定;
高弹道;
杆身短,控制性更佳;
很适合扫击球挥杆和正常挥杆的打法;
软硬场地皆适宜。
距离控制
后旋稳定,因此距离控制性很好;
全挥杆和半挥杆都很容易释放;
全挥杆时球落地后很快就会停。
打感
触感扎实;
声音清脆。
外观
外观独特;
防眩光处理;
杆底前缘为为直线型。
选购建议
外观太独特,喜欢传统外形的球友未必喜欢;
容易生锈
推荐理由
Square Sole是一款非常高性能的挖起杆。我用本次测试的52度杆,可以稳定而精准的把球打到100码左右的目标位置,杆底可以适应多种场地条件。可惜没有测试其它角度,我非常期待这款挖起杆在果岭边的表现。
Titleist SM5 挖起杆,56度
关键科技
采用TX3杆面沟槽的Spin Milled科技,被众多顶级职业球员证明的优异性能,丰富的杆面倾角、反弹角和杆底类型可供选择。
操控性
倒旋很多,而且释放的滚动很稳定;
极为丰富的杆底类型、杆面倾角和反弹角可供选择,总有一款会适合你;
超强的地形适应能力,即使是非常棘手的球位,也能处理球;
沙坑救球能力很强,只要选对适合你的杆底类型,就可以打出足够且稳定的倒旋;
劈球和切球就像扔飞镖一样容易;
杆头重量恰到好处,让它具备很强的长草救球能力,只要轻松的把杆头放下去,球自然就弹出来了;
长草中的救球也有很高的倒旋,很强的通过草坪的能力。
距离控制
不管劈球还是切球,都有极高的稳定性和精准度;
沙坑救球的距离控制也很棒;
重量恰到好处,手感平衡,因此很容易通过扎实的击球控制距离。
打感
触感扎实;
反馈比较钝。
外观
经典的泪珠外形;
形状和大小都恰到好处;
杆底前缘略微弯曲。
选购建议
打感偏硬,可以更柔和一些
推荐理由
Titleist SM5系列挖起杆拥有目前是面试最广泛的杆底类型、杆面倾角和反弹角可供选择,能够适应各种挥杆类型的球友。在众多方面,它都超越了市场上其他挖起杆。
TaylorMade TP EF挖起杆,60度
关键科技
杆头主体采用1025碳钢材质,提供柔和打感。独特电铸(EF)钴镍合金杆面,采用镍和钴通过电解溶液中离子化的方式而创建,电解后的电离子直接沉淀至含有微纹理和凹槽设计的原板区域,其耐磨、耐用性,比普通碳钢硬度高50%。
操控性
Tour Grind杆底设计实际上为C型,拥有很强的地形适应能力,在果岭边可以应用自如;
后旋量非常高,停球效果极好;
杆颈部的处理让它在硬地上切球和劈球都很容易;
果岭边的控制性很强;
适应各种场地条件;
长草中的救球能力不错,但如果杆头更重一点效果会更好;
沙坑救球表现出色。
距离控制
落地后的滚动和停球非常稳定;
如果再重一些,劈球的距离控制会更好;
果岭边的切球得心应手;
长草中的救球能力很强,而且后旋很多。
打感
声音清脆;
触感扎实。
外观
哑光黑PVD表面能有效帮助减少反光;
杆底前缘为圆弧形;
经典、简洁的外观。
选购建议
可选择的杆底类型并不多;
手感偏轻。
推荐理由
TaylorMade TP EF挖起杆是一款具备经典外观和超强停球能力的挖起杆。我个人更希望它的重量能更重一些,但目前的重量大部分球友都可以适应。需要特别指出,EF挖起杆的后旋量非常高,唯一可惜的是,可选择的杆底类型并不多。
Cleveland RTX 588 Rotex 2.0
关键科技:
采用特有的Rotex技术,杆面沟槽间采用激光镭射雕刻,实现接近但不超过USGA规定的深度,从而增强旋转性能。沟槽更深、顶部角度更尖锐,一方面增强旋转性能,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潮湿场地条件的适应能力。
操控性
倒旋量和落地后的滚动很稳定;
低反弹角的球杆会有更激进的杆颈研磨,因此在果岭边拥有更强的地形适应能力;
标准反弹角的球杆在果岭边有很好的表现,但高反弹角的球杆地形适应能力一般;
高反弹角的球杆即使在松软的沙坑也有强大的救球能力;
球杆整体较轻,我个人更喜欢重的,劈球时的稳定性会更好;
切球的表现非常好,精准而稳定,就好像手持狙击步枪,瞄准、设计一样简单;
在各种类型的沙坑中表现都不错;
长草中的处理球同样具备很大的倒旋
距离控制
果岭边的距离控制得心应手;
球离开杆面的速度比我预期的要快;
如果在打感方面增强就更好了。
打感
声音不脆
触感扎实。
外观
经典的泪滴形外观,趾部圆润;
杆底前缘略微弯曲。
选购建议
整体手感偏轻;
打感再好一点就完美了。
推荐理由
Cleveland RTX 2.0挖起杆拥有丰富的倾角和多样的反弹角可供选择,能够适应各种挥杆类型的球友。如果手感能够更重一些就更加完美了。
Callaway全新MD3系列挖起杆
富有传奇色彩的卡拉威挖起杆设计师——罗杰·克里夫兰(Roger Cleveland),带来了最新设计的MD3 MILLED挖起杆,它汇集了巡回赛球手的广泛意见和反馈,根据他们的宝贵意见,精心制作出杆头趾部造型、杆底和研磨形状。采用渐进式沟槽优化设计,即随着杆面倾角的不同,相应的沟槽研磨的位置和间距也不同,一次优化旋转。
Callaway MD3挖起杆
W杆底,PVD外观,56度
关键科技
锻造杆头,研磨沟槽。根据杆面倾角的不同,杆面沟槽的宽度也不同,从而使大倾角的挖起杆具备更多倒旋量,而低倾角的挖起杆更注重控制能力。
操控性
低弹道
可以打出更低弹道的劈球;
长草救球能力很好;
在沙坑球的表现非常好;
特别适合较软的场地;
适合挥杆平面陡峭的球友;
因为反弹角比较大,所以设定站姿时杆底前缘离地间隙较大;
在硬地上不容易打开杆面劈球;
用方正的杆面处理球效果更好。
距离控制
劈球时,球落地和滚动非常稳定;
果岭边长草救球落地非常柔和;
沙坑救球时,很容易控制击球距离,因为它很容易就可以从沙子
中划出。
打感
打感柔和;
声音较闷。
外观
经典的泪珠外形;
PVD工艺有效减少眩光
选购建议
杆底前缘为曲线
推荐理由
Callaway MD3 W杆底挖起杆在沙坑球的表现非常好,那些击球角度陡峭的球友会发现,它的宽杆底设计让触球更好了。此外,它非常适合较软的场地条件。
Callaway MD3挖起杆
C型杆底,56度
关键科技
C型杆底和其他MD3系列挖起杆一样,采用锻造工艺和研磨沟槽。甜区位置的配重被拿走,从而提升了CG的位置,让低弹道的劈球更容易实现。
操控性
低弹道;
后旋稳定;
高抛球很容易,落地很柔和;
适应多种地形条件
打开杆面的切球和劈球都很容易;
杆头顺畅通过草皮,不会被拖拽;
适应各种沙坑救球;
长草救球能力强;
可以放心地创造性地处理球。
距离控制
C型杆底的地形适应性非常强,切球时的触球非常干净;
较重的杆头让劈球事半功倍;
杆底的设计让球杆可以顺畅通过草坪而不被拖拽,因此劈球的距离控制非常容易;
击球的后旋量很稳定,因此很容易就可以估算球落地后的滚动。
打感
触感柔和
声音较闷。
外观
经典的泪珠形设计;
光洁明亮;
背部的减重区非常酷。
选购建议
光亮的外观容易磨伤、刮花;
杆底前缘为弯曲,不适合推击。
推荐理由
这支挖起杆的打感非常好。C型杆底设计让球离开杆面时更加柔和,而且强大地形适应能力让它能够满足各种打法。打开杆面的击球很容易实现,因为杆前缘保持在低位。适合硬地球场,挥杆正常或扫击型打法的球友会很喜欢。
Callaway MD3 挖起杆
S型杆底,56度
关键科技
锻造杆头,研磨沟槽。根据杆面倾角的不同,杆面沟槽的宽度也不同,从而使大倾角的挖起杆具备更多倒旋量,而低倾角的挖起杆更注重控制能力。
操控性
能够适应多种场地条件;
适合那些习惯用方正的杆面切球和劈球的球友;
在长草区和球道的表现都很稳定;
后旋量很大,停球效果很好;
低弹道;
S型杆底,在果岭边的地形适应能力不强;
沙坑救球能力强;
尽量用方正杆面处理球,其他方式效果一般。
距离控制
球的后旋和落地后的滚动很稳定;
劈球时弹道很低,弹跳非常美妙;
因为杆头较重,因此半挥杆击球和切球都很稳定;
柔和的打感给选手很强的自信。
打感
打感柔和;
声音较闷。
外观
经典的泪珠外形,杆头趾部较高;
光洁明亮;
背部的减重区非常酷。
选购建议
光亮的外观容易被刮花磨损;
S型杆底设计在果岭边不具备很强的地形适应能力。
推荐理由
这是一款外形经典的挖起杆,S型杆底能够适应软、硬场地,尤其适合喜欢用方正的杆面处理球、扫击型打法的球友。
Kenmochi KW 103挖起杆,58度
关键科技
高品质锻造杆头,日本制造,每支杆头都由经验丰富的日本工匠手工打磨。
操控性
场地条件适应性强;
略微杆面后移,全挥杆时稳定性更好;
长草救球能力强;
很容易从沙坑救球;
后旋量高,停球能力强;
撕咬球皮的能力很强,尤其是对新球;
方正杆面处理球的能力更强;
后旋和落地后的滚动很稳定;
生锈后能增加倒旋;
果岭边创造性地处理球的能力一般。
距离控制
击球倒旋量非常大,即使在坚硬的果岭也能停球;
柔和的触感能够提供球手更强的自信;
很容易估算出落地后的距离。
打感
打感柔和;
触球扎实。
外观
经典的泪珠外形;
很容易生锈。
选购建议
没有其他杆底类型可选;
果岭边的地形适应力一般。
推荐理由
如果你在寻找一款手工打磨的高品质挖起杆,那么Kenmochi KW 103值得你尝试。日本制造,锻造工艺,打感一流。能够适应软、硬多种场地条件。卓越的打感能够给选手更强的信心,适当的杆面后移让它在全挥杆时有更好的稳定性。
Cobra Tour Trusty挖起杆,56度
关键科技
采用特有的三重反弹杆底(Tri-bounce sole)设计,同一种杆底类型拥有三种特定的反弹角,能够满足各种挥杆类型的球友。
操控性
三重反弹杆底设计在果岭边有很强的地形适应能力;
击球倒旋量足够,但释放的滚动距离比预期的多;
长草救球能力强;
球杆整体手感很轻,如果重一点,触球会更扎实;
在各种类型的沙坑中都有很强的救球能力;
需要打开杆面处理球的表现一般。
距离控制
失误球的方向性没有损失,但距离损失比较明显;
在果岭边切球的距离估算很容易;
劈球的表现还可以,如果再重一点稳定性会更高;
杆面比较硬,因此球弹出去的速度比我预期的快,这会影响我对距离的判断。
打感
声音清脆,触感扎实。
外观
经典的泪滴形外观;
黑色的PVD外观很漂亮;
外形和大小都恰到好处。
选购建议
倒旋量一般;
打感欠佳,手感很轻。
推荐理由
Cobra Tour Trusty挖起杆的特有的杆底设计在测试中表现非常好,在果岭边的地形适应能力很强,很棘手的位置也能有很好的处理球能力,而且适合各种挥杆类型的球友。沙坑救球能力很强,不足之处倒旋量比其他测试的球杆要低。
总结
在选购挖起杆时,球友也要提前针对自己做一些准备功课。比如,你经常打球的场地是什么类型,软地还是硬地,干燥还是潮湿;此外,自己的挥杆类型是扫击型还是挖铲型,等等。不同的场地和挥杆类型需要选择线对应的反弹角度。
此外,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杆底类型,这将对选择挖起杆和降低杆数产生极大的帮助。
如果球友通常采用方正的杆面来处理切球、劈球,那么标准的或者宽的杆底研磨类型就适合他;有些朋友希望利用杆面角度,希望有多种打法,那么还需要考虑杆颈的研磨是否够激进。
我建议球友在选购挖起杆时,一定要经过试打和比对,因为降低杆数最快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升短杆。
大炮球手可以赚足吆喝,但如果你能将果岭100码以内变为有效射程,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Rick Soh(苏树本)
《世界高尔夫》特约球具技术顾问,精工高尔夫工坊技术总监;获美国Mitchell Golf Equipment Institute认证,TPI认证,USGTF认证;在美国有超过10年工作经验,从事球具技师工作超过20年
挥杆速度:100mph
差点: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