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技术产品实现校园智能化

  可穿戴科技产品种类繁多,从智能眼镜到运动追踪器再到可穿戴无人机,几乎无所不有。因此,可穿戴科技产品与商业教育的结合形式也呈现多样化。

  可穿戴技术是一种对人体状态进行无创监测的新技术。该技术在“可穿戴科技产品在课堂上最大的用武之地在于,它正开拓一个全新的市场,”美国的一些商学院教授和学生已经在摸索如何把这些研发成果应用在课堂中。在课堂作业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多项成果。随着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可穿戴技术将在校园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的一名创业家精神讲师——Steve Blank表示:“可穿戴技术具有无比的新颖性和广阔的可能性,这是探索一个新领域所具可能性的机会,这就是它可作为教学工具的关键所在。”

  “可穿戴科技产品在课堂上最大的用武之地在于,它正开拓一个全新的市场,”他表示,“创业精神就是实践和亲身体验,它的核心是一大堆理论,但是它的本质是不断的实践。”

  为了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创业精神,哈斯商学院与英特尔公司合作,支持学生去参加英特尔公司去年推出的一个鼓励创业者开发可穿戴科技产品的竞赛(名为Make It Wearable Challenge)。

  对于英特尔,这项竞赛活动帮助它对为新型设备设计的芯片进行改进。而对于哈斯商学院,这项竞赛为它的创业中心——Lester Center提供了一个机会:为10名决赛选手创建了网络课程。

  竞赛在哈斯商学院进行,来自创业中心的讲师们分别带领各个创业团队完成一个小项目,时间为一周。

  赢得这场竞赛的作品是一个名为Nixie的戴在手腕上的无人机摄像头,由三个非哈斯学院的学生组成的团队研发。

  位于美国另一边的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其行政部门正利用可穿戴设备提前给未入学的新生开设关于项目管理和团队精神的课程。

  作为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MBA计划的必要课程,斯特恩商学院让学生进行一些小项目:把谷歌眼镜和夹扣式相机——Narrative Clip进行集成。斯特恩的教学创新中心的主任Maya Georgieva负责领导这个项目。她表示,有几个团队通过这款摄像头观察纽约的街道状况,并利用所收集的数据就提高交通安全制定了一个提案。

  “通过这个项目可以告诉学生,这是一个展望未来的机会,所以要鼓励学生尝试思考如何去利用这个技术,”Georgieva女士表示,“这些设备这么新颖,我们没有关于如何利用它们的规定和套路。”

  没有先例可循意味着学生在设计他们的项目时可以尽情发挥他们的创意。此外,科技公司本身也在试验和探索。谷歌现在暂停了Glass项目,对产品进行再研发,让Georgieva不得不使出“拖延战术”,重新规划她的项目。她表示至少会保留夹扣式摄像头。

  有的教授不是在研究如何利用可穿戴设备进行教学,而是在摸索如何利用可穿戴设备进行自我提高。

  Ethan Bernstein是哈佛的一名教授,他戴着一个Jawbone UP智能手环,配置心率器。他研究发现,他在课堂上走动的步数与学生理解课堂的核心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然而,Bernstein教授强调这并不是说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他也强调这个研究发现并不具备科学的严谨性。

  他表示,在教室上走动可能会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课堂上老师的作用是促进课堂上的交流,让学生有更多的发言和讨论的机会,所以在课室上走动确实促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他表示。

  然而,也有很多教授和学生并不支持可穿戴科技产品在课堂上过于广泛的应用。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一名学生Dan Mitchell表示,除了有时候在班上进行投票活动之外,很少教授会把智能手机App结合到他们的课程上。

  这就让很多学校,有时候在学生的要求下,通过课外培训班的方式把科技产品引进校园,包括新的硬件产品、软件产品或网页开发工具。

  Mitchell同学就利用Pebble Smartwatch智能手表在上课时偷偷关注邮件和短信消息。他是从一个创业团队的发言人在他们学校进行的一个座谈会中了解到这款手表的,那个座谈会展示了与智能手机相比,可穿戴设备在各种专业场合中更能发挥多任务处理的功能。

  本报记者 李晓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