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延关精神” 支持珠澳经贸发展
- 来源:东方之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海关,自贸区,电子商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0-13 17:30
为迎接澳门回归15周年,经国务院批准,自2014年12月18日零时起,广东省珠海市与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的三个口岸实施新的通关安排,其中拱北口岸延长通关时间2小时、横琴口岸实施24小时通关、珠澳跨境工业区专用口岸扩大口岸功能。珠澳三个口岸同时延关,这在共和国口岸的历史上为第一次。拱北海关在延关工作中,圆满完成了延关工作任务,获得了进出境旅客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总结提炼了“忠诚、奉献、协作、进取”的延关精神,在口岸一线涌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事迹。国务院“延关”决策部署实施后的情况怎样、效果如何?海关在支持横琴自贸区建设等方面有哪些新举措?在改革创新上又有哪些具体措施?今天,我们为大家邀请到拱北海关关长赵民,欢迎您。
赵民:大家好。
记者:首先请您介绍一下拱北海关的基本情况。
赵民:我非常高兴也很荣幸来到中国政府网参加访谈。拱北海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海关,成立于1887年,现在有128年的历史了。拱北海关作为南中国一个百年老关,一路走来经历了风风雨雨。从一个边陲小关发展为有3000多人的海关,特别不容易。目前,我们的旅检业务,属于全国业务量最大的,去年的拱北口岸进出境旅客达到了1.08亿,是全国最大的单一陆路旅检口岸。拱北海关现有2个副厅级的下属机构,42个正处级单位,关区范围包括珠海和中山两市,整个我们的关区范围并不是特别大,但是旅检业务特别集中,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去年12月18号,按照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珠澳三个口岸实施新的通关安排,一个城市三个口岸同时进行延关,这在共和国口岸的历史上是第一次,确实不容易。现在珠海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我相信大家对珠海的一些情况有所了解,最近珠海被评为全国最宜居城市,排名第一,前不久又被中国海关杂志评选为中国外贸的百强城市,排名第五,特别是未来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青茂口岸的开通,也使珠海成为全国唯一联通香港和澳门的城市。这对拱北海关是一个新的挑战,我们既要继续做好延关工作,又要为未来珠海经济社会发展和粤港澳合作不断作出新的努力。
记者:延关这个是什么背景,内容是什么,实施的效果和进展怎么样?
赵民:延关的背景是这样的,去年12月20号是澳门回归15周年,在去年回归前夕,中央根据澳门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需要,特别是两地的经贸发展对珠澳两地口岸通关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无论是经济发展,外贸发展还是民众百姓,都希望珠澳口岸能够通关时间更长,更便捷。
因此,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扩大改革开放和中央对澳门工作两个大局出发,做出了在珠澳口岸实施新的通关新安排的重大决策,即从2014年12月18日起拱北口岸开闭关时间分别提前和延后各1个小时,横琴口岸实施24小时通关,适用对象为旅客及客车;珠澳跨境工业区口岸于0时至7时向社会开放,适用对象为步行的在澳门内地劳务人员、学生和澳门居民。
这样一来,极大的方便了两地居民和经贸的发展,为澳门回归15周年浓墨重彩了一笔。中央政府同时根据我们党的十八大公布机关要压缩人员这些要求,提出了口岸延关,但是不给一个人的编制,对我们来讲,我们面临很大的压力,也确实遇到很大的困难。
记者:延关的措施当中对于海关工作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不加一个人,对于您的工作来说压力特别大?
赵民:海关正处在一个改革、创新、驱动的新的发展时期,很多改革项目需要人力,但突然加了一个口岸延关的任务,原来的人力在延长工作时间段都要上,如横琴是24小时,365天都要有人,但是不增加人,那个压力是不言而喻的。
拱北海关党组按照中央、海关总署党组的部署,以及于署长的指示要求,去年12月份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还亲自飞抵珠海,亲临一线指导延关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一定按照中央和总署的部署,不因为延关,我们没有人,这个工作就不做,必须要做下来。
当年王成一个人守下来前沿阵地,我们要学习他这种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精神,把这种压力和挑战转化为一个强大的动力,有天大的困难,有再大的困难一定要克服。通过创新,内外协调,改造我们的技术手段设备,科学的安排人力资源等等来完成好任务。我们从总关的机关里面,压缩了102个人下基层。在下基层的过程当中,确确实实有很大的困难。为什么?有的同志年纪大了,有的同志上有老下有小,困难是现实的,但是国家对我们的要求也是现实的,小家服从大家,个人服从组织,我们拱北海关要服从国家的大局要求。
拱北海关党组经过反复认真的思考,一定要把这种人员紧缺的劣势转化为优势,把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我们召开全关的电视电话会议,把一些优秀事迹,让这些克服困难的同志上台现身说法,感染大家。有一个女同志非常感人,老人生病,小孩也要照顾,我坐在主席台上眼泪都下来了。我来拱北海关工作了9个多月,流了6次眼泪,都是被这些干部感人的事迹所感动。党组的另外几个同志思想也很统一,大家非常的不容易。
记者:我们非常想知道这6次眼泪背后的故事是什么?
赵民:我去了没有几天就召开一次青年干部座谈会,很多人提出春节回不了家,这次延关还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辛苦。当时我也非常感动,因为我自己也有女儿,我去拱北海关工作的时候刚刚当外公,也有家人,也有亲情。关员也是孩子,也有父母和老人,他们节日回不了家,确实我在现场被他们感动了。我当时想,在拱北海关工作的这几年过年打算不回家了,一定要和大家在一起,并肩战斗。今天时间的关系,我不能一一列举,特别希望您有时间去拱北海关去采访一下一线的关警员,非常的感人。
记者:把这些感人的故事给网友写出来。
赵民:在12月18号我们顺利完成了任务,迎接了澳门回归15周年后,受到了总署党组的肯定,地方党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顺利完成“延关”任务后,我们一直在琢磨,面对延关这种难忘的经历和这笔宝贵的财富,怎么把它固化下来、提炼出来、延续下去、进行升华,使之成为拱北海关现在乃至今后长期的精神支柱和能动力量。
为此,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几上几下的反复研究和意见征集,集中全关干部职工的智慧和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凝聚大家的共识,我们总结提炼了“忠诚·奉献·协作·进取”8个字的“延关精神”,并在今年年初的关区工作会议响亮提出来,用延关精神建设担当有为、凝心聚力、幸福和美的现代化一流海关。
记者:从拱北海关的延关精神和这些感人至深的事迹,我们能感受到中国公务员的缩影,就像是在战斗着的战士一样。
赵民:确实,特别是在和平年代,传统的公务员给人的印象都是坐在办公室,老百姓还有一些误解。这次的延关,拱北海关的同志们代表了全国公务员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可歌可泣的一种群体形象。我觉得像你们这次把我们邀请到这里访谈,从媒体角度上来讲,对我们就是一个最大的鼓励和肯定。我们自己作为公务员,拿的是纳税人的钱,要为人民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我们的贡献,真正不断提升我们公务员的形象。
记者:在这样的延关精神的指引之下,我们拱北海关的全体的工作人员付出了这么多的辛苦,取得的效果是怎么样的?老百姓一定是欢迎这种通关时间的延长,这些方面的效果怎么样?
赵民:你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你们作了这么大的贡献,从社会的绩效成果来看,人们很关注这个。我举一个很生动的例子。昨天,你们已经发布了今天我们来访谈的预告,我们海关总署也发布了预告,拱北海关也发布了预告,很多老百姓也知道了。我在去机场的路上,有一个澳门的居民就已经开始发了他的留言,他说听说赵关长明天要去中国政府网访谈,双手要点一个大大的赞,自从去年延关以来每天都在闸口海关进出,我确实感受到了海关人作出的贡献。非常不容易,你们辛苦了,我们方便了。
我今天在这个地方跟网民在一起谈,虽然未曾谋面,但是“网连心更连”,大家非常关注这个问题。现在确实从我们延关以后,我们有一些数据,跨工区专用口岸、横琴口岸进出境旅客同比分别增长56%和46%,进出境车辆同比分别增长了14%和14%,对拱北口岸产生了较好的分流效果,三大口岸延关半年,进出境旅客共6264.3万人次、同比增长12%;验放进出境车辆共196.8万辆次、同比增长9%,有效的缓解了通关难的问题,包括澳门和内地的这些媒体,包括两会代表反响特别好。这一点,我们非常的欣慰,我们的付出得到了检验。
记者:拱北海关面临非常重的深化改革的任务,人员已经捉襟见肘,我们想知道延关精神在深化改革的过程当中一定也是一个有力的支撑,请您介绍一下拱北海关在深化改革当中的一些举措和进展情况。
赵民:现在这个时代背景,从国家到海关系统都处在一个新一轮的大改革时期。现在中央、总署把珠海口岸查验机制创新任务放在了拱北海关,我们面临新一轮前所未有的改革,用我们这种延关精神统领我们的改革,我相信仍然会像去年战胜延关困难的时候,我们今年处在一个新的改革过程当中,仍然会取得一些丰硕的成果。
具体来说,拱北海关重点把握了几个方面,一个是按照国务院去年68号文件和总署的部署,积极推进“三互”大通关,加强了和口岸的检验检疫、边检在“信息互换、查验互认,执法互助”三互等方面的配合,在这方面我们取得了积极成果,从前面的关检“三个一”,到现在的“三互”,现在效果都非常明显。第二,我们现在珠海有个横琴自贸片区,有助于珠海发挥珠江西岸城市的核心作用。我们提出了横琴自贸区的发展是拱北关区的一个龙头工作,还有一个高栏港,在珠江西岸有一个规模非常大的港口,将在装备制造业等方面发挥战略性作用。这是两个引擎,拱北海关一定全力推动。
第三,对通关无纸化的改革,加工贸易的改革,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整合等等。包括我们和澳门海关的合作,推进的一系列的改革,还包括在通关过程当中和对企业管理的改革,拱北海关都在全力推动。这些改革都是在延关精神的统领下,使各项改革能够落地,见到绩效。比如在打造通关新模式,助推贸易新增长,释放改革新红利等方面,我们都结合自己的关区特色,积极开展一个窗口的建设,单一窗口的建设,派驻了人员到地方的政务中心进行服务。同时,我们也聚焦地方政府重点发展的方面,比如简政放权,聚焦产业升级,在横琴这个地方建设了加工贸易结算中心和内销平台,以及配合推进横琴进口商品直销体验中心建设,以及聚焦珠澳合作,推进贸易便利化等等。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改革以后,珠海整个的通关环境将大大的改善,通关的效率将大大的提升,通关的服务态度更加的友善。这些方面都是社会关注的。
记者:还有一个网友关注的,因为海关是一个窗口,我相信网友都有这种感受,在出国,或者去港澳的时候,在通关的时候如果能看到一张笑脸,你都会觉得无比的愉快,这是老百姓的一个期许,您怎么看?
赵民:确确实实。我相信你如果出国出境,你也一定会关注海关人员的服务态度。我们现在把海关的这种服务态度当做一个大事来抓。包括我们自己提出了,用笑脸去迎接旅客,用笑脸去欢送旅客。在关口都带上一个笑脸贴,要求关员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要把旅客当亲人。而且我们也用“无罪推断”,相信绝大多数的旅客都是好的。
记者:不是相信你有问题,去验证这个观点。
赵民:对,国际上通行都是这样的,我们尽量做到“无罪推断”,除非我们有证据。现在海关在硬件方面也做了一些安排,从一开始用我们的声像、音频等等,既是对整个现场执法的监督管理,同时也提醒着我们的关员在执法过程当中一定要用最好的精神状态,最好的态度来体现中国海关执法人员的形象。我们对关员提出了要求,凡是没有直接的证据,或者是他携带的物品违反相关的规定,一定态度要友善、和蔼、微笑,在这个方面我们每年加大了一些其他的辅助手段,比如特邀了澳门各界和内地各界的监督员来监督我们的工作,定期开会,让他们给我们提意见,我们把这些意见及时反馈给关员,形成双方的工作互动。只要你不是故意走私违法,你对他友善,他对你也是理解和尊重的。
记者:我们知道珠海和澳门是陆路相连,请您介绍一下,拱北海关在支持珠澳合作方面有什么措施?
赵民:拱北海关这个位置是非常特殊的,跟澳门最近的地方只有80来米,有的地方是地连着地,有的地方是一条河沟。你在珠海能清清楚楚的看到澳门。因此,拱北海关就是要紧密的,全天候做好与包括澳门海关在内的合作,在促进澳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当中,落实中央政府提出的促进澳门经济产业多元化的要求。
多年以来,拱北海关按照中央政府的部署,按照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的部署和要求,我们做了许许多多的工作。目前我们有4个口岸直接与澳门相连,其中包括延关的三个口岸,未来还将增加港珠澳大桥口岸、青茂口岸等多个口岸。工作中,我们特别注意加强与口岸查验单位、澳门海关等执法部门的沟通合作,今年我们已和澳门的赖关长进行了三次会晤,研究深化陆路口岸查验结果参考互认、粤澳过境货物监管等通关模式改革。同时我们加强与澳门经济局的合作,深化实施澳门CEPA。
我们还加强与供澳企业合作,比如拱北、横琴口岸作为供澳鲜活商品的重要进出口岸,被称为“供澳生命线”,为了保证澳门市场供应稳定和民生发展需要,我们对于供应澳门的水、电、气等特殊货物出口业务,量身定做采取集中报关、上门验放等便利通关服务措施,对于鲜活物资做到优先审单、优先查验、优先放行。海关还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预约服务,随到随放,确保供港澳鲜活产品“零滞关”。仅拱北口岸每天就要为60多家来自全国各地企业的上百台车辆办理通关手续,验放鲜活产品近500吨。我相信,两地政府、两地海关的合作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今后还将抓住一个核心的重点,就是横琴自贸区的合作。澳门单牌车,游艇自驾游,我们都要做好前期的充分准备,积极推进这项工作。还有跨境电子商务,尽管我们不是试点城市,但是我们在前期的硬件准备都做好了。
我们现在不等、不靠,积极作为,同时我们跟横琴的管委会,横琴新区政府,自贸区的管委会,主动作为,我们派了一个干部到自贸区的管委会,他既是桥头堡也是纽带,把海关的政策在那里进行宣传,横琴自贸区对海关工作有什么需求及时带回来,我们及时的研究,这样使海关处在一个全天候、高密度的状态,直接关注经济发展,而不是像过去是被动的,你来找我,我就给你办,现在我们是主动,这也是海关工作历史性的一种突破。无论是对澳门的社会民生也好,老百姓通关也好,我们拱北海关想方设法为珠澳经贸发展做贡献。
记者:刚才听了您的讲述,海关的工作非常的繁琐和复杂,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横琴自贸区的工作情况,海关是如何来服务自贸区的发展呢?
赵民:横琴自贸片区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世人非常的关注。拱北海关把横琴自贸区的发展作为拱北海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一点都不敢懈怠,不敢放松。为了把横琴自贸区建设好,打造好,一方面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和海关总署的部署,我们密切关注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他的经验做法我们可复制、可推广,同时结合横琴自贸区的特色,特别是澳门元素,这一点我们量身制作,注意打造。澳门单牌车便利进出,澳门小商品快速通关,这个是专门为横琴自贸区量身定做的,体现澳门元素、横琴样本。我们采取这个措施之后,横琴自贸区注册的企业非常快,都是两位数,70%-80%的增长,提升的数字在全国外贸发展的比例数里面都是非常高的。同时,在横琴建成了全国首个电子围网,我们用新兴技术,用无人机和电子围网,让横琴变得更漂亮,海关也能管得住,真正落实横琴新区“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同时,有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也想方设法向中央政府反映。大家今后去横琴的时候,还能参观一下横琴长隆海上王国。
记者:那个是所有小孩子的梦想。
赵民:最近横琴长隆反映了一些问题,希望政策给予支持。在目前政策还不允许的情况下,我们没有简单的说“不”,也是积极向总署和上级有关部门反映,作为海关人一定要想方设法把企业的一些需求能够反映上来,海关应该做这样的事情。由过去简单的冰冷的一些工作方法,现在能够做到有情感去做,带着爱去主动工作。我要求全体关员都要带着一份大爱去工作,这样海关的工作就能更接地气,为国家把好国门,为社会做好服务。
记者:我知道拱北海关有一个特别有名的理念,就是“文化育关”,我还听说您非常重视拱北海关的文化建设,要打造“大楼文化”、“大堂文化”、“大院文化”。原来我们认为海关关员是非常神秘的,对海关制服也是非常神往的,最近听说有47万粉丝的“海关李敏镐”是一位制服男神,就是龚旭,最近由中国海关出版社和你们合作出版了一本新书《擦肩而过》即将发行,您能给我们讲讲这方面的情况吗?
赵民:我自己也天天看书,也见过不少的人物传记,我觉得这个书很有意思,是用一种新思维编的一本书,是中国海关出版社和拱北海关联合编写的一本书,是来源于现实,但是非常贴近读者的心灵。这本书的清样我看了一下,这本书产生的背景真的是我们的延关精神,延关精神概况地说,“忠诚”,就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海关事业;“奉献”,就是顾全大局、听从命令、爱岗敬业、甘于平凡;“协作”,就是上下一心、团结友爱、群策群力、合力攻坚;“进取”,就是改革创新、顽强拼搏、攻坚克难、追求卓越。我觉得这种延关精神在拱北海关的群体队伍里面好像在每个人身上都可以看到。
去年龚旭参加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的节目之后,我们有意去跟踪这个年轻人,发现他的粉丝量很大,他很有才华,是军艺毕业的。这个小男孩身上没有骄娇气,爱岗敬业,甘于奉献,还获得关里面三等功和多次嘉奖,在他身上能体现延关的八字精神。我们就挖掘这样的对象,跟海关总署出版社在一起,用海关的人说海关的事,来带动我们的队伍,鼓舞我们的士气。编了这本书以后,这本书现在已经开始在当当网和亚马逊预购,京东也马上上线,这里面有很多感人的东西,是一个平凡的小人物,但是往往越平凡的人越感染人。我看这本书的时候,也掉下了眼泪,他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没能在身边,因为他在工作一线。在他身上就是拱北海关人延关精神的缩影。今天在访谈的时候谈到这本书,说他更是说我们海关人,说我们海关事业,说我们海关精神。描写的是一个龚旭,但叙说的是海关这个大群体,是一种海关精神。这本书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如果有机会你到我们那里去采访,还有很多感人至深的事情。有些老关员虽然退休了,但他们仍然非常关注我们的海关工作,有一次我们的板报上写错了一个字,一位离退休老干部专门来给我说了这个事情,令我非常感动,说明他们还在关注海关事业的发展。这些老同志非常值得我们敬重、学习。
记者:这样一个氛围好。您再讲讲“文化育关”,海关的工作非常辛苦,怎么样让大家在这么辛苦的工作之余享受美好的生活?
赵民:您问的这个问题是我一直在追求的管理目标。我觉得一个机关单位,按照传统理念都是活泼不足、严肃有余。我跟大家说离开的那个家是温馨的,来到这个大家更应该是温馨的。我们提出了拱北海关要“文化育关”,包括“大楼文化”、“大院文化”、“大堂文化”。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用一年的时间,用巴西风铃,还有海棠花、梅花全部进行了改造,我觉得环境改造人,润物细无声,要让鲜花四季飘香,让我们的人感觉要舒服,他在一种很舒服愉悦的状态当中工作。在院子里面建的非常漂亮,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按照各自的特色把院子建设的非常漂亮。
“大堂文化”,把于署长提出的“把好国门,做好服务,带好队伍,防好风险”,在大堂里面有巨型的橱窗,给人一种震撼,把延关精神八字也放进去了,把每月每季度的中心工作放在橱窗里面,让每一个进到大堂里面的人可以感受到拱北海关的正能量。“大楼文化”,也是按照层级来设计,二楼是食堂文化,就是营养、健康、保健,让我们的关员身体健康,引导关员健康的生活。办公大楼每一层都是关员的摄影作品,都布置好,使每个关员在海关工作的环境里面非常的身心愉悦,如果这个环境又脏又乱,他没有心情好好工作,这个是文化的一个部分。我们总体上,拱北海关要建设一个担当有为、凝心聚力、幸福和美的一流海关。经过文化强有力的推动,我们内部的工作质量也上来了。
各项成绩,包括市委书记等领导都来调研,政务信息和新闻媒体宣传,我们这一块也是井喷式的发展。我去拱北海关工作,在去年12月份的时候,政务信息在全系统排在第10名,我去了之后提出一个口号“工作带信息,信息促工作”,三个月之后就有起色,我们在46个单位的排名由第10名上升到第3名。我自己兼新媒体委员会主任,有12个新媒体平台载体,有很多题材,微电影在全国的海关系统我们是名列前茅,我们也在培养这种人才,提出了加大我们的学习提升的力度,无论在这个方面,还是在业务培训方面也有很大的起色。全国海关系统首个旅检业务实务技能现场教学点,在我闸口海关成立起来了,现代化程度比较高,可以开展现场情景式教学。新参加工作的也好,在岗人员也好,就直接在现场课堂进行实务培训。我们这项工作也得到了海关总署的重视和支持,将全国海关在职教育培训工作会议和在职培训研讨会都放在拱北海关召开,这对我们的工作是一个鼓舞。目前我们干部队伍蓬勃成长,非常的喜人。
记者:最后请您介绍一下,下一步拱北海关工作上的部署安排。
赵民:下一步,我关将在海关总署的领导下,在地方党政的支持下,在“延关精神”的推动下,按照年初工作部署,继续抓紧、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特别要做好国务院和海关总署一些重大改革的推进和落实工作。比如,积极推进横琴自贸区的创新发展;认真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建设,积极推进“单一窗口”建设,扩大关检合作“三个一”改革;按国务院、海关总署工作部署,做好政府购买查验服务等惠企措施早日落地工作;积极配合中央编办、国家口岸办和地方政府开展珠海口岸查验机制创新试点工作;推动高栏港第三代港口建设,支持海洋工程、通用航空以及其它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支持地方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加强珠港澳合作,探索实施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最先进的监管模式;突出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加强对澳门会展业、青年创业等工作的支持,等等。
总之,拱北海关将认真落实海关总署的重大部署,在海关工作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延关精神”,用“延关精神”引领拱北海关做到“五先”:改革兴关争先,法治立关当先,从严治关在先,文化育关领先,关爱聚关优先,为建设担当有为、凝心聚力、幸福和美的现代化一流海关,为国家发展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记者:感谢赵关长接受我们的采访。
赵民: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