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管理平台仍处于萌芽阶段

  各企业可以利用该技术成熟度曲线更好地了解其IT环境内使用的技术;技术供应商也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对这些新兴技术的需求,借以制定市场准入战略,进而从中受益。

  信息与通信技术成熟度曲线(ICT Hype Cycle)分析了中国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趋势,重点关注了23项技术带来的影响、普及模式与成熟度。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IT行业仍在稳步增长。由阿里巴巴、百度与腾讯等互联网公司推动的创新大潮促使传统企业加快其数字化业务的转型。这些互联网公司承担着技术提供商以及中国IT行业转型先导者的特殊角色。但是,在技术应用方面,大企业的成熟度仍差距显著:一些企业能顺利迁移至新技术(例如云计算与大数据),期间受旧有系统的阻力不大;而一些企业仍在沿用非常传统的IT技术;还有一些中国企业目前采用的是“双模IT”(bimodal IT)方法。

  各企业可以利用该技术成熟度曲线更好地了解其IT环境内使用的技术;技术供应商也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对这些新兴技术的需求,借以制定市场准入战略,进而从中受益。

  Gartner预测中国终端用户的IT支出将从2014年的3450亿美元增至2015年的3620亿美元,增幅为4.9%,低于2014年6.5%的增速。在不同的IT细分市场内,移动数据服务、企业应用软件与商务IT服务的增速最高。

  新出台的“互联网+”战略突出了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的作用,并支持传统行业向新数字化业务模式的转型。此外,它还鼓励企业充分利用IT与互联网促进业务开发及全球化,提高运营效率。

  在供应方面,中国是一个受保护的市场,外资公司无法有效地与本土供应商展开竞争—政府政策与采购一般偏向本土公司,整体的“本地采购”态度以及“去IOE”计划有助于本土供应商不断成长以及占据市场主体地位。Gartner注意到许多外资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势头正在减弱,大部分IT创新源自像华为一样的科技公司及本土互联网公司。

  在该技术成熟度曲线中,我们增加了以下一些新技术档案,其具体分布在“创新触发点”(Innovation Trigger)与攀登曲线顶部之间的位置—然而,在这些档案中,中国不是特别落后于世界的领域,但其普及程度与执行模式有所不同。我们将选取部分位于上升段与曲线顶部的技术,分析其位置,并给出部分普及速度依据。

  上升段:云管理平台

  在中国,云管理平台(CMP)市场仍处于萌芽阶段,这是因为大部分商业性云管理平台供应商对其云管理平台产品的营销力度不够。云管理平台的普及取决于一般虚拟化普及率、基础架构标准化以及市场内的公共云/私有云普及率。在中国市场内,虚拟化工作负载仅达到25%至30%,大部分私有云仍处于早期产品阶段。公共云服务在中国尚未开展起来,因此,中国企业普遍尚未做好云管理平台部署的准备。但是,云管理平台日益受到网络公司及其他互联网公司(例如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网站与搜索引擎百度)以及电信运营商的关注。

  这些公司在开源云管理平台(大型的Open Stack)方面拥有既得权益,这技术在定制与源代码修改以及可扩展性方面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通常,这些公司拥有一支大型内部开发团队以及相当高的研发预算,他们充分利用开源云管理平台来支撑内部服务,并为外部客户提供基础架构服务。

  企业敏捷性

  虽然中国众多的企业机构针对其应用开发项目而逐渐扩大项目级敏捷性应用,但将其扩展至企业级别以便用于更加复杂的产品开发或者组合规划与协调方面,仍受到很大局限。因此,这就是我们将企业敏捷性放置创新萌芽阶段的主要原因所在。

  目前,许多中国企业主要关注的仍是通过单一团队在较小规模项目内成功应用的敏捷性开发(参见关于项目导向型敏捷性开发方法的技术分布图)。项目级的敏捷性开发在单一团队内比较有效,但不能解决多个团队的协调问题,尤其是在架构与客户体验等领域。

  企业敏捷性可解决这些挑战,并能够扩展敏捷性方法以满足其需求。随着中国企业开始数字化业务转型,IT企业机构必须探索传统IT领域之外的开发问题并确保快速的发布,以支持快速演进的数字业务状况。

  DevOps

  虽然DevOps源自敏捷性方法(因此就这点而言,其并非是全新的),但其在中国传统企业内的应用仍处于新兴状态,并稍显零散。尽管它被认为将用于需要快速连续开发/部署的现代移动应用交付,但对于部分大型中国IT企业机构而言,在这早期阶段内,它的重点仍是从开发到投入使用的应用生命周期内的优化发布部署。

  此外,由于DevOps将导致解雇与失业,所以其所带来的减少重复性工作、剔除劳动密集型任务与人为错误的优势反而会成为阻碍中国许多企业应用该方法的重要因素。我们预计这一开发与运营的分歧在未来五年内将继续存在,但随着更多应用或IT服务日益以敏捷性为基础或以客户为中心,以及随着数字化业务成为中国传统企业的主要重心,DevOps的应用将迅速随之展开。当DevOps迅速发挥作用时,企业将面临内部压力与文化转变。

  数据驱动型营销

  在中国,我们认为数据驱动型营销已经越过创新触发阶段30%,但需要五至十年才能穿过技术成熟度曲线并进而达到平稳阶段。其中主要障碍是中国不许交换与出售消费者数据。市场营销人员不能直接从第三方购买消费者数据,而是使用第一方(内部)数据进行分析。

  中国数据驱动型营销的主要推动力来自领先的互联网公司,即百度、阿里巴巴与腾讯。他们拥有海量多维消费者数据,并向市场营销人员及业务合作伙伴提供基于数据的市场营销方案。换言之,领先的互联网公司将其自身打造成为消费者信息服务中间商。虽然其并不直接向市场营销人员出售消费者数据,但其通过广告费形式提供访问标准化消费者数据的方法。阿里巴巴为其在线卖家的市场营销人员提供基于交易数据的营销方案。技术初创公司拥有的数据量较少、维度也不多,主要关注的是狭窄市场或垂直市场。

  预测性分析

  在中国,预测性分析通常用于分析类应用,以解决金融、银行、保险或制造环境下的具体业务问题。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巴巴与腾讯(或者统称为BAT)也在加大对预测性分析、消费者行为建模与环境感知计算技术的投资,以期调查用户品味与行为变化,并预测用户的下一步行动。在中国,预测性分析在过去12个月内被大量提及与热炒。在使用预测性分析提高绩效方面,中国多个行业内的用户,包括国有企业、政府组织、制造与电子商务,都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互联家庭

  互联家庭产品包括智能电视、无线扬声器、智能路由器、联网洗衣机、电冰箱与电饭锅、智能空气滤清器、按摩沙发与智能跑步机、网络摄影机,以及智能照明。虽然这些服务通过互联设备创造了价值,但仍落后于硬件发展,中国互联网巨头正在试图通过与硬件制造商合作创建更多门户来构建生态系统。

  中国是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国,同时也是最大的家电产品消费市场。但是,家电产品市场已进入滞涨期;制造商通过为产品增加连通性与智能特性的方式来激活增长。从硬件角度而言,激烈的市场竞争将推动互联家庭产品功能的发展,并促使价格下降。考虑到大部分家电产品的更换周期,我们预计中国城市家庭将在接下来的10年内大量普及互联设备。中国互联网公司—百度、阿里巴巴与腾讯,正在与设备OEM合作来构建互联家庭生态系统。

  企业移动性管理

  中国对于企业移动性管理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中国大部分企业在采用移动设备与安全管理的MDM(移动设备管理)之前,首先通过采用移动应用的方式推动业务运营移动化。随着越来越多的不同类型移动设备及移动应用日益增多,企业开始添加MAM(移动应用管理)、MDM与MCM(移动内容管理),同时也认识到了不同解决方案的不一致问题。

  对于支持不同功能的集中平台(例如企业移动性管理套包)的需求应运而生。提高业务竞争力与运营效率是中国企业普及企业移动性管理的重要推动力。由于中国本土化的应用、移动设备与服务提供商生态系统,企业通常需要更多的定制化支持。

  室内定位

  中国的零售商与场地管有者正在面临来自线上与线下数字商务的激烈竞争。在对抗在线市场以及在向数字商务转型过程中,室内定位与位置智能解决方案逐渐成为线下场地管有者与大型零售商的竞争生命线。

  腾讯看到了室内定位与位置智能的商机,于2014年通过为零售商提供免费Wi-Fi接入与解决方案的途径进入了市场。中国最大型的购物中心拥有者万达集团发布了消费者应用—飞凡网(ffan.com),其整合了Wi-Fi接入、停车场预约/导航以及数字商务功能。我们认为零售商以及场地管有者日益提高的认知与他们的预期已经把室内定位技术推高至了顶峰前25%的位置,同时,我们也预计该技术将在2016年达到技术成熟度曲线的顶端。

  峰顶:云统一通信(统一通信即服务,UCaaS)

  中国的UCaaS市场尚处于早期阶段,提供商只有几家,其能力与产品差别较大。UCaaS由统一通信专家所开拓。许多从业者都拥有内部开发的平台。随着大型供应商相继推出平台解决方案,市场对于UCaaS的认知有所提升。思科托管协作解决方案(Cisco Hosted Collaboration Solution)与微软Lync所具有的功能简单、易用与强调用户体验,拉动了企业需求。同时,华为与中兴也提供了开放式通信平台解决方案,可让统一通信服务提供商加以提供基于云的统一通信服务。

  中国的平台即服务

  中国数家本土互联网公司正在平台即服务市场内展开竞争,其中包括百度(百度应用引擎)、腾讯(腾讯开放平台)、阿里巴巴(阿里云)以及新浪(新浪应用引擎)。本土提供商的入市策略与独特的业务模式受到了中国中小企业(SMB)以及小型/家庭办公开发者的青睐。针对开发者的平台即服务相关激励包括共享广告收入以及挖掘其现有客户群与增值服务,例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电子认证、分析、支付服务以及社交网络整合。由平台即服务从业者提供的服务也在激增(弹性计算服务、负载平衡、关联数据库服务、存储等等)且可以选择运行环境,例如PHP与Java。

  智慧城市框架

  按照中国“十三五”规划,智慧城市开发处于城市化框架之下,我们看到其已从峰顶状态转至更加可供行动的活动与实际项目。规模不等的200多个城市将启动不同类型的智慧城市项目,全球与本土IT供应商将加入不同的项目,以交付IT产品、基础设施建筑与实施服务产品。中国规划方面的最新变化是百度、腾讯与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厂商开始快速瓜分市场,并参与政府的智慧城市交易。互联网服务供应商过去主要是参与移动支付、在线零售与出租车叫车领域内的竞争。

  中国大数据

  中国大量的消费者群体与互联网用户带来了最具前景的大数据商机。在百度(互联网流量数据)、阿里巴巴(供应链与交易数据)与腾讯(社交数据)等超大规模互联网公司的带领下,各公司(不到5%)持续挖掘大数据的价值。由这些互联网公司首创的新型数字业务模式启发了传统企业。具体而言,金融服务、零售、公共服务与制造商,开始借助大数据技术推进公司转型。新推出的政府战略“互联网+”正在加速这一转型进程。但是,大部分成熟与传统的企业机构仍处于数字化的中间阶段,距“数字业务”转型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互联网驱动型金融服务

  自2014年年底以来,宽松的货币政策、利率下调以及行情看涨的股市为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这拉低了互联网驱动型金融服务的增长势头,使得资金流入其他投资渠道。服务提供商开发了收益更高的新产品,并进军新领域,例如P2P借贷与众筹,以便留住并吸引新投资者。

  文/盛陵海 Matthew Cheung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