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增长正在褪色

  • 来源:公司金融
  • 关键字:金融危机,香港,新常态
  • 发布时间:2015-12-04 17:20

  在金融危机之前,背靠大陆两位数的经济增速,香港年均GDP增速保持在6%以上。到了2009-2013年,其经济增速腰斩至2.8%左右。去年,其增速进一步放缓至2.5%。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日前表示:“香港未来经济增长将会放缓,本地经济增长每年只有2%至4%将会成为新常态。”他的判断可能还有所高估。

  印度、中国美国研究所国际部研究总监、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访问学者Dansteinbock指出,香港的增长正在褪色。如果没有积极的增长策略和中国的创新做支撑,香港将无法维持现有的经济生活水平。

  ●前奏

  近日,香港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感叹称,解决香港人口迅速老龄化带来的贫困问题将是一场“艰苦的斗争”。随着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增速放缓,去年香港的贫困老年人口猛增了五分之一,至44万人。

  然而这可能只是一个前奏。因为香港经济增长所倚赖的大陆游客、低利率环境和贸易全部都在恶化。2015年前8个月,受美国、欧洲和日本需求不振拖累,香港出口额同比萎缩1%,本地产品出口更是下滑15%。

  再就是金融危机以来,受益于盯住美元策略的汇率政策,香港一直享受这超低利率带来的红利。但随着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香港的金融环境将不再宽松。这最终将导致香港房地产泡沫的破灭,香港房价可能会因此向下调整25%-30%。

  ●陨落

  作为全球的“自由港”,香港会从未来全球经济增长中受益吗?可能性不大。如今世界经济依然乌云密布,IMF刚刚将今年全球增长预期下调至3.1%。

  那么香港的金融实力能成为救星吗?在过去20年,香港一直扮演着中国金融发展的引擎。但未来,香港不仅要和上海竞争金融中心,还要保持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前景并不乐观。随着中国金融改革加速,资本可兑换将成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储备货币的必经之路。上海、北京等中国内地城市的金融影响力将会崛起。

  到目前为止,无论从人民币互换额度、人民币存款、RQFII额度还是清算银行来看,香港在人民币境外市场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香港的这一垄断地位正在被削弱。

  除了亚洲的韩国和新加坡,如今英国伦敦也致力于打造国际领先的离岸人民币中心。未来如果“沪伦通”能够开通,沪港通作为外资进入中国股市入口的重要性也将减弱。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