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安全手册
- 来源:留学生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留学,安全,巴黎恐袭事件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1-06 10:55
近年来,随着中国留学生人数的增加,留学生在海外的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留学安全”不仅仅指人身安全,还包括留学生心理及学习安全等范畴。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和绝对危险的地方,讨论“安全”必须具体到特定的时间、地点和场合。留学生不仅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还要熟悉各国家法律、文化和生活。
留学生=“流血生”?
近年来,中国留学生在海外遭遇火灾、车祸、殴打、绑架、枪击等意外事故和安全侵害的消息时有听闻。但总体而言,中国留学生遇到的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毕竟是少数,其几率并不比普通外国人遇到危险的几率要高。
中国留学生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但从很多方面来说,他们也是一个弱势群体。随着留学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成为中国留学生家庭最为关注的问题。留学生海外避险需关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低龄留学人群监管三类问题。
流血事件
巴黎恐袭事件
2015年11月13日晚上,法国巴黎发生了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分别为6起枪击事件、3场爆炸和1起人质劫持事件,造成近20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据人民网报道,其中一起发生在巴黎11区50 Boulevard Voltaire名为巴塔克兰的剧场。一名中国留法女生腹部中枪,后经救治已无大碍。对于众多目击者来说,那也许是他们有生以来经历过最大的噩梦。
布里斯班中国留学生飙车殒命
2015年1月25日,一名中国留学生在昆州布里斯班城郊Eight Mile Plains与人飙车时发生碰撞事故,这名21岁的留学生在事故中死亡。据报道,碰撞发生时,他的驾驶速度已经超过100km/h。
悉尼中国女留学生不慎落海溺亡
2015年8月9日,1名中国留学生在悉尼东南部溺亡,警方称她是在摆姿势拍照的时候被冲下岩石,坠落大海。事发时与朋友在La Perouse游玩,一个大浪将她卷入海中。其他人立即跳入水中想救她,但找不到她。大约30分钟后,潜水员发现她的尸体已经沉入海中。
美国加州枪击案件
2015年10月1日,位于美国俄勒冈州的乌姆普夸社区学院发生枪击案。据美媒报道,枪击事件已造成13人死亡,20人受伤,未涉及中国公民。开枪者为一名20岁男子,在与警察交火中被击毙。
2015年12月2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圣贝纳迪诺市一所名为“内陆地区中心”的残障康复中心发生恶性“群体枪击案”(“群体枪击案”是指每起枪击案中包括嫌犯在内至少造成4人伤亡),共造成14人丧生,21人受伤。这是自2012年康涅狄克州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以来美国发生的最为严重的“群体枪击案”。12月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电视讲话,将加州枪击案定性为恐怖主义行为。
苏格兰中国留学生醉驾超跑被没收
2015年5月,苏格兰一名22岁中国留学生李某因为在斯特灵火车站外驾驶时,走错行车线。警员截停后要他做酒精测试,“当时他已经脚步浮浮”,随后发现他体内酒精超标两倍,须在9月17日出庭应讯;在8月22日凌晨3时半,李某再次被怀疑醉酒驾驶,但他这次拒绝做酒精测试。11月11日,经法院认定李某涉嫌醉驾被捕,判其停牌三年,罚款1950英镑,并没收其玛莎拉蒂超级跑车。闻判后李某仍无悔意,指不满判决。
温哥华中国留学生遭绑架撕票
2015年9月29日早晨北温发生一起命案,四名涉案男子已经被捕,其中一名嫌犯为华人。该案已于10月2日在北温省级法院开庭。据报道,被绑架受害者孙某是来自中国的一名富二代。他在与另一名驾驶20多万元McLaren超级跑车的华裔友人参加大型派对时,当场得罪了一批本地土生华裔的“道上兄弟”。华裔友人在派对中遭人毒打,所驾驶的McLaren超级跑车也遭破坏,车门都被人拆下。事隔数日,孙某独自前往北温参加饭局,随后遭几个人绑架。孙某当时银行账户内有数十万元,绑匪要求孙某将所有钱取出便可放行。但孙某没有付款并在两日后试图逃跑未成功,惨被杀害。
不安全因素透视
不可预见的外界因素
社会的不安全成为影响留学生海外安全问题的外部因素,这种因素也是留学生难以掌控,往往表现为种族歧视、当地的治安混乱、恶意恐怖袭击等。对这一外部因素,留学生虽然往往难以掌控,但却可以降低风险。以美国为例,它是一个倡导自由的国家,特别是允许合法拥有和携带枪支。所以出国之前留学生要通过学校、校友等多种渠道加强对美国社会、文化的了解,包括美国当地关于枪支管制的法律、移民政策、种族歧视问题、社会治安、风土人情等,这样可以适当减轻和降低风险。
虽然留学生遭遇枪击等情况属于“小概率事件”,不需太过惊慌,但每当有这方面的消息传出时,都会牵动无数家长以及国人的心。所以,在海外求学的留学生还是要予以注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救能力。
炫富攀比?
中国留学生屡遭绑架和勒索。究其原因是部分中国留学生出手阔绰、挥金如土,每天竟能花着大把大把的钱去泡酒吧、泡夜总会、买跑车、买别墅,喜欢相互攀比,因此他们极易成为犯罪分子下手的对象。
漠视法规?
很多交通事故都是因为受害人缺乏安全意识和漠视法规所造成的。闯红灯、不按交通标志行路,都是漠视自己生命的危险行为。外国的法规责任划分很明确,如德国交通法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一切责任都由违规方承担。行人在红灯的情况下过马路被车撞伤甚至身亡,该行人不仅要独自承受巨大的人身痛苦,还要弥补对方车辆因撞击造成的损失。所以,留学生一定要具有安全意识,了解和熟悉留学目的国的法律法规,尤其是交通法规。
心理问题?
留学生在远离国内的亲人、朋友及一切社会关系的新环境中,要独自面对一切,加上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巨大,对于心理成熟的人来说尚是一种挑战,更不要说那些心理不健全的学生了。在多种压力下,人的思想很容易产生扭曲,一旦最后的心理防线崩溃,就会做出伤害自己及他人的行为。
选校安全
和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一样,美国并不是生命的保险箱。天灾人祸,意外,枪杀,抢劫,时时都在这个自由的国度里发生。不同于国内,在美国拥有枪支是合法的,校园枪击案、爆炸案等时有发生,加上留学生对国外法律了解不多,稍有不慎,即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留学生必须提前了解学校的安全度,选择安全系数高的学校,防患于未然。
查看安全统计数据
根据美国联邦法律,所有国内大学必须公布包括盗窃、抢劫、纵火以及谋杀在内的犯罪数据。你可以在学校官网或者教育部网站Campus Safety and Security Data Analysis Cutting Tool上用关键字搜索这些信息。
网址:http://ope.ed.gov/security/index.aspx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负责安全、火灾等各项事务的负责人的姓名、电话和地址。还可以查到过去三年学校周边发生的犯罪事件的数量。
研究周边环境
美国有1600所大学和学院,很多都位于非常不同的地理位置。去纽约城上大学和去一个中西部小镇上大学在很多方面的体验肯定是非常不同的,包括安全方面。如田纳西州、内华达州、阿拉斯加州、新墨西哥州、南卡罗来纳州被评为美国最不安全的五州,选校时可考虑避开这些不安全因素多的地方。另外,不管这些大学是在城里还是郊外,都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调查它们周边的情况,同时也可以研究一下这些地区安保措施有哪些。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亲自去学校周边看一看。
咨询考察
写邮件或打电话向留学生招生办的顾问咨询学校治安状况以及相关问题。联系校友也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会给出你真实的答案。
参加新生说明会
许多大学对学生和家长都安排了新生入学指导活动。这个活动除了能够帮助学生和家长迅速了解大学政策以及课程安排外,还能熟悉学校的治安措施及安全守则。大致来说,美国的大学对校园安全相当重视,学校一般都有自己的校警或专责校园安全的办公室,为学生提供多种服务。大多数学校的校警或安保人员对校园内发生的状况的反应都非常迅速。很多学校也有类似9·11求助的电话警报系统,分机遍布校园,而校警的反应通常比外面的警察要快得多。所以对于留学生来说,在手机上记下校园的紧急电话号码很重要。
善用服务
针对夜晚的安全,许多学校提供从点到点的车辆接送或陪同行走的服务,这些服务通常都是免费;针对紧急情况,如突发罪案、煤气泄漏、课程取消等,许多学校也有短信系统;还有不少学校提供校园安全方面的讲座、甚至自我防卫课程,让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应对,保护自己。
留学生自我保护手册
1、证件安全的问题
妥善保管重要证件。护照、I-20表、驾照、社保卡、身份证、信用卡、机船车票等重要身份证明和凭据应当妥善保管,切勿轻易示人。重要的文件应当注意备份好复印件以防万一。遇到有人检查证件时要有礼貌地请对方出示其身份或工作证件以核实,不要轻易应允。如对方是警察,可在检查中记下其证件号、胸牌号和车号。证件一旦遗失或被偷被抢,要及时向学校反映并向警方报案,要求警方出具书面遗失证明,配合相关部门尽快做好补办申请。
建议专门准备一个如护照袋之类的东西保存自己的有关证件,如果遇到护照丢失请第一时间联系中国驻美国使领馆,补办护照并声明之前的护照无效,以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财产安全问题
钱包带少量现金:在美国使用信用卡/借记卡十分普及,钱包内不宜也无需存放大量现金。但要带40—60美元的现金,如遇抢劫双手奉上,即所谓的“保命钱”。如果特殊情况需要携带大量现金,请注意举动如常,不要让人知道你携有巨款,而且现金最好分开放,例如“保命钱”和其他钱分开等。开2个以上的银行户口,平常只带放零用钱的提款卡。若不幸发生了意外,能将损失减到最少。
在美国入境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携带过多的现金,如果超过美国海关入境金额的最高金额要求,有可能会被美国海关罚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建议在美国养成使用信用卡和旅行支票的习惯,避免随身携带大量现金和露富。
妥善保管钱财和贵重物品:家中贵重物品不要集中放在一处,应当分几处存放规避风险,特别是现金如果数额较大要及时存入银行。平时不妨在多个银行开户,以便出门旅行时提款需要。在外现金和贵重物品应注意妥善安放,不要随便放在托运行李或是外衣口袋里。一旦发现钱物丢失或被偷盗要立即报警。在外提款时尽量不要一次提取大量的现金,应分多次提取。同时要留意身边环境,用身体遮挡操作手势。在外如果遇上抢劫千万不要抵抗,等回到安全场所确认无事时方可报警。
保护个人隐私增强防范意识:将信用卡、银行账户等相关信息抄写备份或告知父母,注意定期查看核对银行余额,如有出入应该及时向银行反映。信用卡卡号、个人账户密码等重要信息切勿告知他人,也不要轻易将个人资料真实信息公布在网上。网上交易或购物时要先确认网站是否安全,注意阅读使用条款,轻易不要在公用的电脑上登录个人银行账户或填写重要的个人信息。每次付款成功后都要保留单据或凭证以防万一。不要随便借钱给他人。
当钱包被盗或遗失:钱包被盗或遗失后第一时间报警,和信用卡公司联系挂失。一般信用卡公司都有处理遗失卡片的部门,最好将电话号码和自己的信用卡号码抄写备份,若不慎遗失,立即打电话挂失,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如果被盗或者遗失的信用卡被盗刷,可以去信用卡公司凭报案凭证赎回被盗刷金额。
3、饮食安全问题
选择安全卫生的就餐环境:在外就餐要重点考虑就餐环境卫生,不购买和饮用地摊或小商贩提供的饮料食品。建议随身携带少量餐巾纸和洗手液以便就餐前消毒。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与的食物或饮品,独自到公共场所喝东西,如果没有喝完就去上厕所或离开打电话,回来后最好不要再继续饮用以免中途被下药。在外野餐或游玩时,也不要贪图尝鲜试吃野生食物特别是蘑菇,这些野生食物大部分不宜食用甚至含有剧毒。出国旅游时要仔细阅读相关海关检疫规定,不要自带熟食或违禁食品。
4、注重食物保质保鲜:选购食物是要看清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并留心收据上标明的无偿退换食品的期限。家中自己种植的蔬果固然新鲜,但食用前一定要确认是否无毒,一些本身有毒的食品诸如河豚切勿自行处理。邀请朋友来家中就餐前要了解好对方的饮食禁忌,一旦出现过敏或是食物中毒症状应及时就医。夏天要注意把食品及时放冰箱,出门时最好不要自带熟食以防食物变质。
居家安全问题
5、小心火灾:平时做饭时人要在旁边看好火候,不要一心二用。使用后要及时关闭煤气灶或电磁炉,出门前检查煤气等管道是否关闭,并且要定期检查家中电器用品的电线有无断裂等现象,如有隐患应该尽早保修。听到火警警报要马上放下手中的事情及时逃生,逃生时要利用楼梯,切勿使用电梯。
预防失窃:在治安较好的区域,一般来说入室抢劫率不高,但是不可掉以轻心,要养成随身带钥匙,出门马上锁门的习惯。外出或者夜间就寝前,应检查门窗是否关好。除了给可靠朋友备份外,不要随意将钥匙交给其他人,免得家里出入复杂。钥匙被盗、遗失,或者丢失被拾到送回,请换锁。如果有能力可以买一份房屋失窃保险。
提防陌生人:如果有陌生人来访,宜先做观察查询,勿随便开门,勿因来者为女性而减少戒心。如果遇到推销员,可婉拒。即便是有约在先,都应该要求来访人拿出身份证件。若有外人在屋内修理东西,最好有朋友相伴,或者告诉邻居和房东。房间和身上要准备安全套,在受袭击时,把损失降到最低。
提高警惕:外出回家,准备好开门的锁匙,于最短时间内进屋,不要站在门口才来找锁匙。开门前注意观察,观察周围是否有可疑的人,因为犯罪分子往往在被害人开门的一瞬间强行进入屋内。观察门窗若发现门窗有异样,切勿擅自入内,应赶快报警处理。遇到可疑人物、车子或情况,应通知警方,切勿好奇介入。
小心租房:房东的合约有法律效力,所以签订需谨慎,仔细阅读各项条款,以免被骗;在家中要注意家居安全,注意防盗、防火、防电,了解安全通道、熟悉周边保安或警局状况,了解遇事后的应对处理方法,要求房东装设油烟警报器。
加强与家人联系:平时应当加强与家人特别是父母的联系,给父母提供多种联系渠道如学校的报警电话,国际学生办公室的电话,中国学联负责人电话,好友或者室友的电话等。遇到重大决策或需要出外长途旅行前应该和父母打好招呼,寻求建议与指导。家中要预留一份通讯录,记录房东/前台、火警、匪警、附近医院、便利店、出租公司、保险公司等单位的联络方式,以备不时之需。
交友安全问题
6、切勿炫富:吃穿用度不要一心追逐名牌与攀比。交友时切忌花钱大手大脚随意请客吃饭,应当结合自身条件做好理财,合理消费,加强自控。时时刻刻做到财不外露,并尽量避免向他人透露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保护个人隐私,以免引来他人的嫉妒。外出时少佩戴金银珠宝,自己的重要物品如护照、银行卡、学生卡、驾照等不要借给他人使用。生活中要远离酗酒和毒品,避免去酒吧、赌场等复杂场所,以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减少铺张浪费。
谨慎言行:不要向陌生人或者不熟的朋友透露自己朋友的私人信息。开车送朋友回家,最好等朋友进了家门才离去。经常给国内亲人打电话会吸引电话诈骗集团以绑架或者看病的理由向你的亲人勒索或者骗取钱财。所以要和国内亲人建立多渠道联系,除了电话,还要有电子邮件、短信,或者可以向亲人告知身边朋友的联系方式。
7、谨慎交友:多和朋友保持联系与沟通,不仅能避免摩擦互相帮助,而且在意外发生时也便于他人及时报警。但是在择友过程中应该谨慎考察,避免上当。同时也要注意谨慎交友,尽量远离有不好生活习惯、背景复杂诸如吸毒、赌博的人。与人交往要注重交流的方式和场合,有理有节,措辞得当。诸如I’m sorry(这句话容易落人口实)或者“那个,那个”(和negro这一歧视黑人群体的词发音相近)等容易引起歧义的词要少用。
谨慎选择室友:慎选社会关系复杂的室友,避免被诱惑,或被殃及池鱼。选择异国室友的同学应该对双方的文化差异有心理准备。选择脾气好、易相处的室友,同时自己也应该谨言慎行,做事考虑室友的感受,和室友融洽相处。公共的事情遵循“丑话说在前面”的原则,约法三章,避免以后的冲突。
入乡随俗,多打听一些所在地区的习俗和禁忌,并向学校的安保部门索取安全指南之类的书籍了解一些安全常识,遇到问题第一时间保证自己的安全,再寻求帮助。
出行安全问题
出门报备行踪:外出时记得身上带好手机和紧急联络人的联系方式,最好结伴而行,遇上意外时能及时寻求帮助。准备出发前要向朋友报备行程,顺利到达目的地后应及时向相关朋友报平安。出外度假或旅游前,应该把行踪以及同游朋友的联系方式告知校方或是朋友,并且向家长报备,保证你的出游有人知情,尽量不要独自一人出外旅游。晚上出门尽量拿件外套,可以将皮包掩饰好避免被抢劫。搭乘交通工具时,应将背包反背,抱在身体前侧。
8、随时留意身边环境:外出时不仅要在手机里记下同行者的联系方式,最好再留一份纸质的通讯录备份以防手机遗失。穿着应简单自然,切忌打扮花枝招展、过分裸露或外露钱财,引起不法分子的注意。在外要随时留意身边的环境,遇到可疑人物或车辆应及时通知警方,千万不要因为好奇而凑热闹,遇到突发事件应小心避开不要围观。乘车出游时要记住车牌号和所在停车场位置,以便走失后找回。万一走失要保持冷静,先记下标志性建筑物和自己所处位置,及时通知朋友寻求帮助,不要贪图方便乘坐无标志的车辆或随便搭乘陌生人的车。在外旅游过夜时要事先了解住所附近的逃生路线、楼梯、出口等。出行时拍照、付款后应该把相关物品如照相机、信用卡及时收好。外出旅游时要事先做好周密的计划,考虑多种因素准备多套方案。
9、日间出行安全:即使迷路了,也不要将慌张写在脸上。不要一边走,一边查看地图,一方面分散注意力,一方面体现出外来人的特征,容易成为犯罪目标。要沉着冷静,到安全地方查询地图,咨询可靠人物,打电话向友人求助请其在网上搜索路径都可以解决问题。带少量现金,证件要放在内衣口袋等较不易引人注意的地方。在大城市观光,相机、摄像机最好放在背包里,避免被抢走。
10、夜晚出行安全:天黑后,无论身在何处,尽量避免一个人出行。有同伴同行为最佳,走人多及照明充足的街道,或是逆向行走,以便掌握路况。若回家时间较晚,尽量选择搭乘朋友的车回去。或者各个学校都有相应范围内的接送服务,可以从学校获得相关信息。恋爱中的男女,不要在深夜或在偏僻路段滞留。一旦发现被跟踪时,可以用脚踢或用皮包拍打路边停车,触发警报器响声,引起别人注意。如果有条件可以购买便携式警报器,鸡蛋大小,挂在钥匙上或者包上,如有不妙,只要拉开机关就会发出高分贝的警报声。
行车小心谨慎严格遵守当地交通法规,配合警察行动。上车前注意周遭有没有人,上车后第一个动作是按下门锁,以防有人突然开门而入;短暂停车时,如果车门未锁,可能会有人利用反光镜的死角打开后车门抢走东西。为防假车祸,真抢劫,碰到车祸,千万不要马上出来,最好先冷静观察对方是否有好几人或来者不善,最好马上开走,同时猛按喇叭,引起旁人的注意。有时犯罪分子会在你开车的时候示意你的车胎瘪掉了,然后在帮你换轮胎的时候,偷走你车内的钱包等物品。迷路时勿盲目开车,以免误入“禁区”,务必先找人查询,不要随意下车,车上最好备有地图或移动电话。油箱的油低于警戒线,应马上去加油,以免因汽油用罄,而动弹不得。
停车熄火熄灯后,留在车内稍作观察片刻再开车门出来。千万不要把家里电话写在车窗前,避免有人故意叫你移车时行歹。如果有他车跟着,停妥后,不要马上出来,等对方车先走远,以防被劫持。记住停车位,注意停车四周的安全情形。如果是常去的地方,最好停在固定处。将值钱的东西放在看不见的地方,如皮包、提袋和GPS托架。在美国,因为觊觎GPS而被砸车窗的不在少数。
搭便车安全:在需要车辆前往目的地的时候,偶尔有美国热心人主动问是否需要搭车,从安全角度来考虑这是不可取的,所以不要搭陌生人的车,遇到要求搭车的人也不要轻易答应。搭计程车时,注意前座有没有斜靠下,以防藏有他人。尽量坐在司机后边的座位。上车告知朋友车牌号,或者让司机知道你的行踪是被关注的,到达目的地报平安。危急时刻可以向车窗外扔东西引起其他车辆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