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高考,教育,成功,敌人
  • 发布时间:2016-07-22 13:53

  [编者按]“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素材的积累是基础。本刊推出一系列经典作文素材,为即将走向考场的莘莘学子加油加分。

  “问文哪得妙如许,惟有素材活水来。”愿广大考生厚积薄发,活学活用,以期文思如泉涌,挥笔若行云。用生花妙笔,绘锦绣前程。

  石奋跪拜“石头”

  □张正旭

  石奋在汉景帝的时候担任太子太傅,平时,石奋的家规很严,对子女要求特别严格。

  他学富五车,教育孩子很特别,一旦孩子犯错误,他不打,也不骂,那他干什么?他会在列祖列宗灵位前放一块石头,对石头下跪,长跪不起,不吃不喝,直到孩子前来请罪,当面保证下次不再犯有类似错误,他才起身,搬起石头扔掉。

  结果,犯错误的男孩为了不让父亲生气,光着膀子亲自到父亲面前请罪;女孩犯错误,光着脚来见父亲,征求父亲原谅。

  这一奇怪的现象引起邻居的好奇,于是问他:“石大人,为什么您的孩子们犯了错误惹您生气后,您会跪拜石头不起呢?”

  石奋笑了笑答:“对于孩子的教育,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我取一块石头放在列祖列宗灵位前跪拜,就是让孩子们明白,我们都姓‘石’,我们都是尘世中一块普通的石头。只有打磨合格的石头才能铺出平整的路,通向远方,也只有通向远方,才有石头存在的价值。我跪拜石头是心怀敬畏,我怕孩子们的错误日积月累,变成狰狞恐怖的石头,成为社会的挡路石,危害人类进步通向远方……”

  听完石奋的解释,邻居钦佩地点点头。

  石奋跪拜“石头”,心怀敬畏,石头可以开出美德的花朵,香溢历史的天空,让教育这一古老的话题携带着浓浓的家风在世界萦绕,明亮了我们后人的沉思与借鉴。

  适用话题:敬畏、教育、家风

  (张振华荐自《做人与处世》)

  热爱

  □马云

  星巴克的老板舒尔茨给我讲过这么一个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

  他有次去英国出差,在伦敦最繁华金贵的地方,看见在很多名牌店的中间夹着一个非常小的店铺在卖最便宜的奶酪。他很好奇地走了进去,见一位胡子拉碴的老人在整理奶酪,他问:“老先生,这里是寸金之地,您卖奶酪的钱够付房租吗?”

  老人朝他看看说:“去买十英镑的奶酪我再回答你。”舒尔茨于是买了十几英镑的奶酪。

  “年轻人,你走出我的店门向外看看,”老人说,“这街上所有你看见的豪华店铺基本上都是我们家的地产。我们家很多代全卖奶酪,赚了钱就买些店铺。但我和我儿子现在还是卖奶酪,因为我们喜欢卖奶酪。”

  这才是坚持。坚持做自己。坚持做自己热爱、相信的事。看起来很难,其实做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看起来很容易。

  适用话题:热爱、坚持、不忘初心

  (孟金红荐自《意林》)

  奇迹在坚持中

  □曹卫华

  这是发生在我大学期间的一件事,公共课“社会学”的老教授给我们出了这样一道题目:如果一件事的成功率是1%,那么反复尝试100次,至少成功1次的概率大约是多少?备选答案有4个:10%、23%、38%、63%。

  经过十几分钟的热烈讨论,大部分人都选了10%,少数人选了23%,极个别人选了38%,而最高的概率63%却被冷落,无人问津。

  老教授没作任何评价,沉默片刻后,微笑着公布了正确答案:如果成功率是1%,意味着失败率是99%。按照反复尝试100次来计算,那失败率就是99%的100次方,约等于37%,最后我们的成功率应该是100%减去37%,即63%。

  全班哗然,几乎震惊,一件事倘若反复尝试,成功率竟然由1%奇迹般地上升到不可思议的63%。

  有一句名言是这样的:“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剑至死都不能离手。”

  适用话题:坚持与放弃、成功与失败、奇迹的背后

  (刘玉峰荐自《每日新报》)

  国家与玫瑰

  □熊培云

  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

  尽管历史充满残酷,但它又是那么多情。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古罗马时期。当罗马军队带着葡萄的种子到达位于高卢的博讷(今法国博讷)时,发现这里充沛的阳光与肥沃的砾石土地特别适合种植葡萄,于是他们便和当地农民一样,边种植葡萄边酿酒。三年后,当军队要开拔时,有近半的士兵留了下来,因为这里的葡萄美酒俘获了他们的“芳心”。为此,查理曼大帝后来不得不颁布法令,禁止军队经过博讷。在临终时,他还说:“罗马帝国靠葡萄酒而昌盛,又因葡萄酒而毁于一旦。”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巴黎玫瑰”的。1942年5月,当德军进驻巴黎时,卖花姑娘洛希亚看到平时生意兴隆的花店竟然没有一个人来买花,心里十分难受。她不是担心凋敝的生意,而是担心大家沦落的生活。于是,她将店里所有的玫瑰花和她从别人店里买来的玫瑰花一起打包,送给左邻右舍。

  洛希亚的行为感动了大家。第二天早晨,驻扎在香榭丽舍大街的德军发现,几乎所有的巴黎女人都手捧鲜花,面带笑容,眼里没有一丝绝望的神情。

  当时法新社记者以《玫瑰花的早晨》为题报道此事,给了远在伦敦的戴高乐将军和战士们极大的鼓舞。十年后,戴高乐还专门找到了洛希亚,并且将她称为“巴黎的玫瑰”。

  这是两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前者,平民的生活愿望征服了政治野心;后一个故事则表明,即使枪炮压倒了玫瑰,生活仍是可以选择的,人们可以选择站在玫瑰一边。你可以摧毁我的美好生活,却不能摧毁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无论经历多少波折、困苦与残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寻,亘古如新。

  适用话题:心存美好、前行的力量、乐观的心态

  (郝治国荐自《文苑》)

  弱点

  □柯喜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反间谍队的高级教官伯尼·费德曼在一次战地值勤中不幸被德军俘虏获。鉴于费德曼的特殊身份,为了从他嘴里掏出所需要的情报,德国审讯员施出了种种手段:严刑拷打,心理压力,耍弄诡计,给以厚遇。然均未奏效,以至于德国审讯员无奈地道:“费德曼大概愿意我们折腾他,这样可以给他机会成为英雄。”但这位铁打硬汉,最后却被“出卖”了——“出卖”他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的弱点。原来,德国人后来把他送到德国一所培养领导间谍的干部学校去,并让他每天陪同一个教官上大学。

  这位教官不知是故意还是有意,每次学员的东西大都是错误的。起初,费德曼极力忍耐,冷笑置之,有一天,他实在忍无可忍了,便情不自禁地批驳了德国人一通并谈了美英情报机关的一些内幕,还向德国人提了一些应该怎样搞清通讯网的建议,自然,这些正是德国人希望知道的。

  费德曼的悲剧,在于他容不得亵渎的职业神圣感和其强烈的敬业精神。德国人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将欲取之,乃先诱之,刺激得他“一时技痒”,在维护他的职业尊严中落入别人的圈套。

  费德曼的敬业,本不是弱点,德国人都能让它成为弱点,真有弱点的人就更容易被人抓在手里任意摆布了。

  适用话题:优点与弱点、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杨胜利荐自《读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