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海归设计师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海归设计师,肖潇
  • 发布时间:2016-09-22 15:04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扩大,中国本土的设计力量正在国际上逐渐形成新的影响力。一批生于东方、学在西方的海归设计师正快速成长,携手打造“时尚中国”。在他们的光环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另类的精彩。

  JESTINEE 取悦自己 忠于自我

  “任何一个职业,给别人打工,或是做自己的品牌,中间都会有停滞不前的时候,都会有遇到瓶颈的时候,不要变成一个轻易言败的人,哪怕你用了两年,三年,四年的时间,有一个坚持下来的经历,虽然不一定成功,但是一定要尽力。”——肖潇

  JESTINEE品牌源于欧洲历史悠久的艺术之都FIRENZE(佛罗伦萨),浪漫天成,热情自由。体现都市女性的独立、自信与优雅。它的设计充满了女性魅力,创造了一份无拘无束的都市生活态度。“我希望女人是为了自己穿衣服,不是为了别人,不是为了看你的人。当然女为悦己者容是离不开的,但是首先是要愉悦你自己,不是说我一定要露腿,或者我一定要低胸,而是让穿着为自己带来更多的愉悦和自我。人首先要忠于自我,尤其是女人。”肖潇说。

  肖潇,JESTINEE的设计总监,毕业于伦敦服装学院(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有着多年留学经历的她,在接管JESTINEE设计总监后,品牌形象在浪漫、优雅中多了几分年轻和文艺的气息。关于新一季的设计主题,肖潇说:“秋冬的主题是城市。很多国家的首都,比如说维也纳,比如说巴黎,又比如说巴塞罗那,每一个城市传达出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伦敦是烟雨蒙蒙的,比如说巴塞罗那是热情奔放的,悉尼是解构的白色和重叠,以城市的风格,色彩等元素作为灵感应用到服装当中,比如说在悉尼的系列里面,城市中建筑的线条变成花型,再比如伦敦街头的石头马路,下过雨之后凹凸不平,反着冷光,结合所有的观感、触感运用到设计当中。”对于一个有着25年历史的蓝地集团,在JESTINEE的产品开发上需要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需要有不同于以往的观念同步到品牌,品牌需要与时俱进。

  “很多人都认为商业和艺术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但是我觉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艺术和商业一定是共存的,如果离开商业,艺术是无法生存的,如果我做的事情不被大众所接受的话,我认为是自己本身没做好,并不是大众不够艺术。所以说在今天找到它们之间的平衡点很重要,如果没找到这个平衡点,说明你做的还不够。”关于品牌,关于设计,肖潇有着更多的理解。

  关于在伦敦留学期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肖潇说“我是一个比较喜欢安定的人,一个不愿意更换环境的人,对于这样的性格在一开始是很不适应的,自己被迫要去解决很多问题。每天上学的路上需要2个多小时,在学校要不停的做东西,回到家手上全是茧子,因为每天的作业量特别繁重,但是,我觉得就是在这种不停的换环境,认识新的人,不断的接受各种各样的挑战,去解决它,成功或者失败的过程,是我人生中进步最快的那几年,反而回国后,一切都安定了,没有太多机会去接受新的事物新的人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停滞了,所以其实不停的遇到困难,打败困难,在这个过程中成长,就是最大的收获。”从被动解决问题转变成主动解决问题,你会发现,其实困难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难。所以对于对想要成为设计师的毕业新人,肖潇语重心长的说“最重要的是好好念书吧,现在我每年会接触一些面试的毕业生,会看到他们发的作品,有一些发现真的不够好,可以看出来,几年的大学里应该没有认真读书,我们把时间用到哪里,其实眼睛是可以看到的,所以我要对他们说的是,如果你的大学生活很轻松,也要好好念书,把你的基础专业做好,这是最重要的。”

  SARY HE 无止境的激情

  如果不做设计师,我希望做旅游家,私人旅游定制家的那种,因为我懂三个国家的语言,我喜欢交朋友,喜欢往外跑,喜欢运动,喜欢自由不受拘束。——何佳妮

  何佳妮(Sary),SARY HE品牌工作室创始人兼设计总监,意大利柏丽慕达时装学院设计硕士。一头漂亮利落的短发,喜欢多样化,自由不受拘束的生活。她把自己大胆,充满正能量的活力植入她品牌的骨髓中,形成品牌独有的朝气和自由的嬉皮士风格。

  身为“服二代”的何佳妮从小就沉浸在设计、打版、制衣的世界,在中国美术学院学习了四年的染织设计,让她对服装面料以及印花工艺有了深刻的认识。毕业后,带着对艺术之帮意大利的特殊情结,她选择了柏丽慕达时装学院继续进修服装设计。她说,在留学期间的生活,没有不适应,反而是游鱼得水般的自由放松。意大利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很大的自由,在学校里,对于自己的任何观点都可以充分的去表现,没有任何压制,想做任何设计,有任何创意,老师都会给予充分的支持,给予学生一个向导、一个引导性的教育。“不管他们自己本身如何,在学习上的造诣如何,他们的思想都会很多元化,这一点让我特别满足,哪怕是学校以外的工作人士,你和他们交流,他们不会羞于自己的想法表达给对方,他们都很大胆的去表达自己。另外身处欧盟也比较方便,所以自己一有空就买张机票到处飞,去看看欧洲其他国家的人文景观,边走边交朋友,去到哪里都有朋友的感觉还是很好的。”

  回国后,佳妮创立了同名品牌SARY HE。她说:“刚回国,感觉市场上没有自己喜欢的品牌风格,自己的风格整体上是比较前卫大胆的,市场上的风格大部分是比较大众化、市场化、同质化的,自己的性格非常多样,喜欢大胆丰富的色彩,以及风格上混搭更多的元素在一起,所以就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品牌的核心宗旨是UNLIMITED PASSION——无止境的激情。呼唤永葆激情和正能量的生活方式。在风格上会带有运动元素,动感的生命朝气,面料上也会有一些运动面料的结合,梭织、针织面料的结合。SARY HE刚展露头角就广受好评。以爱和自由名义的嬉皮士风格结合东方哲学的风韵气质,向大家阐述——尽情享受自由,享受爱。

  《时尚北京》对话服装设计师何佳妮

  《时尚北京》:多年的留学经历,给您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何佳妮:最大的收获我觉得是在设计思路上更加自信,更加敢于表现,更加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你所想到的没有你完成不了的,如果完成不了,是自己的功夫还没下到。

  《时尚北京》:如果不做设计师,你会做什么职业?

  何佳妮:如果不做设计师,我希望做旅游家,私人旅游定制家的那种,因为我懂三个国家的语言,我喜欢交朋友,喜欢往外跑,喜欢运动。又或者是翻译师,那这个就需要更多的深造了。

  《时尚北京》:对想要成为独立设计的毕业新人有什么建议?

  何佳妮:把功夫学的扎实一点,服装界偷懒不了,必须很努力才能有立足之地,如果决定好要在这条路上走的新人,那必须全力以赴。

  《时尚北京》:在全球时装产业竞争激烈的今天,本土独立设计师品牌将如何发展?

  何佳妮:朝着自己的方向,自己的目标前进,虽然会因为很多原因,整体进度没有那么快,但是哪怕是慢慢地前进也是进步,主要还是要明白什么是你喜欢的,什么是你最想要的生活。做有品质的成衣,做独一无二的自己。从内心出发,遵循内心的呼声,做最想做的自己。

  文昊天 献给强势女人的温柔设计

  Haotian Wen,2012年诞生于法国巴黎,品牌血液里流淌着与生俱来的浪漫气质,极简的风格加之利落的线条,勾勒出强势女人背后的温柔。

  Haotian Wen是文昊天作为独立设计师创立的时装品牌,自2012年建立以来,先后在巴黎、北京、上海等地举办品牌新品发布会,并广受好评。HaotianWen始终坚持化繁为简的设计理念,省去赘余无用的修饰,运用简洁的线条来刻画完美的整体,重塑经典永恒的时尚设计。

  关于品牌理念建立的灵感,文昊天曾说过:“从小耳濡目染,受母亲的影响很大,母亲的穿衣风格就是极简大气的样式,我个人的性格也是这样,比较喜欢简单的东西,不喜欢标新立异,不喜欢很夸张,包括我的穿衣风格、为人处世和我自己的性格造就了我品牌的整体风格。”据我们所知,昊天独当一面的性格和独自一人出国留学的经历有很大关系,他18岁独自前往巴黎,先后就读于法国Studio Bercort和Istituto Marangoni两所国际时尚最高学府,攻读时装设计,并在大一下学期创立了品牌,整个过程在外人看来有些仓促,但在昊天心里对品牌的建立非常坚定,他说“我从小就学画画,后来对服装设计慢慢有一些了解,兴趣让我毅然决然决定去巴黎深造攻读这个专业,再加上我很喜欢法国这种极简的,优雅的感觉。在大一下半年的时候,通过自己半年的专业学习,除了服装设计的专业知识,围绕品牌我也深入学习和研究,比如怎么样去实现品牌的价值,品牌到底是为什么样的人来服务,品牌是怎样的风格?慢慢都更加清晰了,所以建立品牌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做决定前,除了母亲以外,昊天并未向任何人提起。这就是昊天做事的风格,他形容这一过程犹如种花,当你决心去做的时候,只需要默默地种下一颗种子,若经过假以时日的灌溉后,长成了一株娇艳动人的鲜花,不用你四处宣扬也会被过路人发觉,反之,如果在还没有形成丝毫成果前,你便向所有人描绘你的未来,大多数的听众就算是应和也是保留着静观其变的态度。建立品牌初期最需要的是资金,他便利用假期寻找些适合自己的工作,从代购到餐厅服务生,再到做美食自己创业,几次的打工经历,慢慢的积攒下一些积蓄,才有了Haotian Wen第一个成衣系列。

  聊起法国留学的经历、品牌的建立以及设计的理念,对于昊天来说无论酸甜苦辣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接下来让我们听听昊天自己是怎么讲述设计,讲述品牌吧。

  《时尚北京》对话

  服装设计师文昊天

  《时尚北京》:多年的留学经历,可以感受到的国内外时尚理念的区别是什么?

  文昊天:在国外来说,时尚是一种生活,在国内来说,时尚是一种小众,比如说秀场。在国外,不管是设计师,品牌,还是普通大众,他们不会特意的在意这个事,他们会把秀场看做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去看秀就像假日里逛街一样,不会兴师动众的把自己打扮的很怪异,很夸张去看秀,会很自然的骑上自行车或是搭上地铁,更多注重的是秀场本身。

  《时尚北京》:发现您是一位非常多元化的设计师,不仅拥有自己的品牌,还有自己的时尚学院,作为设计师,您是如何权衡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文昊天:时尚学校也好,设计也好,教育也好,写作也好,都是感性的一面,我本身就是一个偏于感性的人。但作为一个老板,60%的时间要属于理性;作为一个设计师,一个作家,一个教育者,20%的时间属于感性;那么关于自己,20%属于自我。

  《时尚北京》:如何让您的作品在商业和艺术之间找到平衡?

  文昊天:商业和艺术并不冲突,它就像一个螺旋,只要把关系平衡好,就会平稳地不停地往上走,而不是来得快去的快。衣服的本质就是实穿,冬暖夏凉,这就是衣服的本质,我希望给我的客户带来自信,让他们出去的时候不是成为万人眼中的钉,而是成为真正自信的自己。

  《时尚北京》:您通常是如何寻找设计灵感的?

  文昊天:旅行吧,让自己能够静下心来回归于感性,回归于自我,设计出来的东西就是OK的,在旅行的过程中是很放松的,暂时摒弃自己老板的身份,这样设计出来的东西会更纯粹,更美好。

  做好你自己 那个混不吝的品牌吧

  “我热爱当代艺术的原因在于,它拒绝像现实生活一般的同义反复,拒绝中庸无聊,提出新的观点和视觉,这也是我们品牌的核心精神。”——丁小元

  第一次见小元那天,北京在下雨,就像她形容北京的不逊叛逆一样,她也是个不逊大气的姑娘,骨子里透着那股混不吝的个性。小元毕业于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硕士。她说,回国后,一直兜兜转转,做过很多工作,一直觉得没有落地。她希望可以有一个容器,把她之前所学的,所想的东西全部装在里面,在这个容器里尽情的发挥自己。于是,小元创立了手包品牌——MITSOU。她说“做品牌需要平面设计,需要摄影,这些都是我之前做过的事情,都可以用在现在的品牌里,所以这对我来说,做品牌就是一件能满足我所有兴趣点的事,承载我的所学所想。”

  “穿戴应该是表现精神内涵的,而不是架空的。就像屈原那个年代,会在身上装饰蒿草以表达清高,佩玉表达高洁,还有国内外古人的头饰或者假发都有在表达一种内在精神,一种追求,那个时候的人有多浪漫。我本科毕业设计也是在做这一主题,叫<披星戴月只假发>,就是精神的内容外在的表现在假发上的,偏纯艺的作品,用配饰来达到一个内外的平衡,配饰也能代表你的精神倾向,一种内在的外化。”这似乎也是MITSOU手包所散发出的气质,每个系列主题、形式结构、材料之间的游戏是创造自己观念世界的视语言。通过个性独特的设计,引出更新鲜的穿戴风格和生活风貌。

  《时尚北京》对话手包设计师丁小元

  《时尚北京》:在留学期间,在生活中或是学习中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和我们分享吗?

  丁小元:被身边的人和看到的事物所影响,其实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是日常的、微小的、新鲜的刺激,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细胞会随着它们分裂,也许某一天,你就会顿悟了。它会一直伴随着你,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艺术学院的感觉特别纯粹,没有特别世俗的东西,没有社会的企图,自己也一直很喜欢艺术,尤其是当代艺术,所以这种心态一直保持到现在,包括现在做品牌也是,出发点是没有任何企图性的。

  《时尚北京》:可以感受到的国内外时尚理念的区别是什么?

  丁小元:延续在留学时的感受,国外的时尚理念就是建立自己独一无二的个体吧,外表、思想、行动,三维一体的自我。在国外,你会看到每个独立的人格,所有方面共同发展,所以这种时尚和那种单一追求某一方面的盲从的时尚是不一样的,这是内核里面生长出来的东西,而不是一个单独的外表或是某一种行为。

  《时尚北京》:品牌近期会有哪些推广计划?

  丁小元:特别有激情,想在年底前推出两个系列。近期会推出第二个系列——Design for Love,从我送给朋友的我手工设计制作的一个特别简单的手包为出发点做的一个小系列,主题是爱,不单是男女之爱,而是一切达成的感动。第三个系列的产品会成为我去创作艺术作品的一个合理载体,会帮我去发展和创作很多结合产品的艺术作品,我觉得非常期待。同时对顾客来说它会是实用与好搭配的,是有很多选择和惊喜的,我会在成熟的时候为这个系列办一个艺术展。包本身就是艺术作品,这不是商业行为也不是附庸风雅,它背后的精神是纯粹的。

  策划/刘雨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