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资本”:留学行业的机遇和挑战
- 来源:留学生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互联网+,留学行业,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10-08 10:09
2015年,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52.37万,较2014年增加了近13.9%。在留学结构上,自费留学超90%,是出国留学群体中的绝对主力。同时,留学教育产业已呈低龄化、大众化、专业化的趋势。根据现有留学规模估计,留学申请环节可达到近100亿市场规模,而整个留学服务产业链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500亿左右。
然而,2015年中国留学中介行业首次遭遇3%-5%下滑,90%的留学机构在本年未取得目标业绩增长。
互联网使得“世界是平的”。信息的免费,让过去留学服务行业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荡然无存,每个有留学意愿的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相比于传统的留学中介,互联网形式的中介似乎更体现了当代年轻人的特点,喜欢上网,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申请过程。调查显示,近77%的大中学生选择从网站、搜索引擎上获得留学信息,2015年留学人员中35%是通过互联网申请留学,且这一数据还在不断攀升。
互联网直击传统留学服务痛点,我国传统留学中介服务存在地域分布不均衡、服务和价格不透明、服务质量不可靠、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互联网留学将传统留学服务与互联网相结合,留学申请服务在线化、标准化、流程化、远程化,直击传统留学服务的痛点。互联网留学教育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使中介服务标准化,服务和收费标准可靠,客户可随时在线查阅个人申请进程和服务品种价格,在网上针对自己的需求进行自行采购。同时线上服务节省了大量店面租金和人力成本,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申请效率。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高达90.1%,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社交以及生活方式的重塑,为互联网留学服务的触网和升级提供了机遇。互联网留学可以满足年轻一代的个性化留学需求,解决现有留学服务痛点,是留学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市场前景光明。
与此同时,资本、技术以及传统教育模式在交锋中共荣共存。2015年3月,以留学语言培训为主业的小站教育宣布获得2900万美元B轮投资;6月,顺顺留学获得IDG和好未来联投2000万美元融资;6月易思汇正式上线,同年8月获得数百万元天使轮投资,2016年4月获得IDG资本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无论新浪潮下的互联网留学机构,还是传统老牌中介公司都加入到留学行业的资本化浪潮之中。2016年1月,芥末网提交了新三板挂牌申请,紧接着柳橙网和威久留学也分别在2月和5月正式挂牌新三板。另外一条路上,启德、新通等老牌机构也在积极寻求通过被A股公司并购来实现上市。7月A股公司立思辰以3.44亿元人民币收购360教育的100%股权。
留学行业向来被认为是一件高毛利的事情,但是随着在线教育的火热,互联网留学开始和传统中介分食市场,所以解决获客成本高、建立用户信任度和品牌公信力都成为必须,而资本的注入不但能解决上述问题,还能从运营规范层面给留学公司带来积极影响。
所以,“互联网+资本”给传统留学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枫华国际教育冀海峰:资本是工具,教育是核心
我的父母都是教书匠,我的家人大多数都直接或间接从事教育工作,从小耳闻目染,也经历了求学的过程,对教育本身有些发言权。前期作为投资人,进入过装饰行业、建材行业甚至服装行业,有些收获,但感觉社会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后期我选择了投身国际教育事业,作为联合创始人并作为副总裁亲自操盘,最近完成了资本并购,所以我对资本与教育的结合也有一些体验。
教育是一种体验,它需要温度。我不反对线上教育,但建议要结合线下的实际教学。如果缺少了面对面的眼神交流,温度传递,缺乏言传身教的实践,教育也最多实现了“教”,未能达到“育”。学到知识和懂得做人做事,同样重要,而后者不是在屏幕上可以做到的。
中国在线教育过热,风投密集投入,市盈率倍数惊人,妖股层出,让很多非教育的也要把网络转向教育,去分一杯羹。未来3-5年,我个人认为,没有实体线下的在线教育将会有一批倒下去,而剩下的强者,要不就是找到了纯在线的方式,要不就要补上线下这一课。
教育是一个产业,2015年1.6亿人民币的蛋糕,随着二胎政策等还在扩大,而全球化让出国留学以30%以上的复合增长成为热点,K12、语培、留学、国际班、国际幼儿园、国际学校……造就了一片市场的繁荣!
如何让有情怀的教育得以快速实现和惠及更多,还是需要资本的介入。资本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资本是一个工具。虽然资本的本质是逐利的,但掌握资本的人可以决定利益的大小与实现的周期,教育需要寻找同样有情怀的资本家!
什么样的资本符合有核心价值的教育呢?除了情怀,还要有资源。教育是非交际型的,他们更多的是专业领域,而资本往往后面是优质的资源。用资本的力量整合有效的资源,扩张有效的市场,让更多的人才聚集让更多人接受更好的教育,是最理想的状态。
教育也是一个商业体,无回报的商业不会持久。嫁接有效资本可以让教育更用心,让消费者更愿意买单。不是所有的情怀必须廉价,社会需要教育产业化和教育多样性。
教育是实体,如果人之身体骨骼血肉,不断可以自然生长,但毕竟局限性强,速度慢,做不好就成了“行尸走肉”没了生机。而资本虚无如同灵魂,只是夸大资本的力量,滥用资本,就会陷入“孤魂野鬼”游荡状态,无处落脚!教育加上合理的资本,也许再来点情怀,正好!
广东省留学服务协会吴奇锋:互联网+留学”在于价值创新
“互联网+留学”一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但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分享这个美好未来,未来太多的可变定因素,取决价值创新。
为什么这么说呢?当处在风口和趋势前期,所有参与者都在前期分享这个红利,因为年轻一代伴随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成长,只要我们参与互联网、稍加利用互联网即可分享趋势所带来的红利。
那只是前期而已,我想提到的互联网不是赛道,是赛场,这个赛场分化出各种项目,比如有人跳高,有人跳远,有人短跑,每群人都在自己的优势项目上进行突破,这就和我们留学行业所发生的一样,市场不断细分,很多留学机构以产业链的某一个点进行突破,加以互联网技术不断优化、重构细分市场,产生极高的生产率,也因为细分,用户体验得到更集中、更专业的优化。
我认为,留学行业未来极有可能出现两大机遇和挑战:
一是产业链被不断挤压、延伸,某些企业在产业链延展的新的点形成优势突破;留学行业已经发生这种情况,有专做背景提升的、有专做高端就业的、有专做留学新媒体的等等。
二是做生态的格局超过做平台的,生态比平台将产生、沉淀更大的数据,形成真正的大数据及应用。
加诚博教郭炜:资本不是一切
留学行业和国际学校发展了近20年迎来了资本的浪潮,这是一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音符,资本给国际教育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企业与资本进行对接,要了解清楚资本看上企业的是什么,企业看上资本的是什么,这个过程有点像谈婚论嫁,彼此要有很深入的沟通和了解。不同资本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有的资本看重的是概念,有的看重的是收入和利润,有的看重的是企业的协同性,有的看重的是未来发展的空间。而企业的需求可能是股东财务自由的需求,也可能是企业和股东更高阶段发展的需求,是寻求上岸,还是寻求下海,企业的负责人需要想清楚。
所以说,企业和资本的对接是水到渠成的,并不是为了资本而资本,资本是为企业发展插上了翅膀,让更多的理想和梦想有机会实现。
留学宝齐鹏:互联网助力小机构发展
互联网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互联网优先改变的是通信行业,然后渗透到各行各业。作为留学行业的从业者,其实过去几年我感受得到,很多的行业大佬都处于一个焦虑的状态,又不知如何去抓住这个浪潮。打个比方,这种焦虑就像中学生谈性,每个人都以为别人在做,每个人都说自己在做,每个人都不知道怎样做。
互联网在持续冲击各个传统行业,有成功也有暂时失败,之所以留学和教育服务行业的互联网+步伐比较慢,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这个行业的特性。留学服务行业是一个消费频率低单品价格高,产品非标准化程度和顾客决策成本非常高的服务产业,而互联网技术擅长的是通过流程标准化和去省中间环节带来的行业服务效率的提升,从而颠覆或改造一个行业的现有经营格局,暂时来看,除了局部模块化的技术应用,互联网兵器在出国留学行业针对直客的市场里还没找到用武之地。有著名的互联网语音技术上市企业,宣称投入10亿元人民币做在线教育,对标新东方,时间过去,曾经喧嚣的著名案例,只留下单薄的背影。
人的生意,以人为本,没有标准化,只有个性化。留学服务行业还没出现特别成功的互联网+案例,是不是我们的传统企业就可以高枕无忧?我觉得这样是高兴得太早了,新技术改变或改造我们这个行业的趋势不会变,门槛再高也挡不住门口的野蛮人,何况还是一个技术和资本结合的高帅富,互联网等新技术会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冲锋,直到达成目的。
互联网改变一个传统行业主要采取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流程重建,推倒以前的服务流程,重新建立一个更高效的供需对接方式,绕开部分行业从业者,颠覆该行业的利益格局,代表案例是支付宝;另一种是流程优化,保有该行业有价值的服务供应商,加强对方不擅长的技术应用,提升行业的整体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以实现多赢的结果,代表案例是苹果支付。我个人非常看好第二个方式对留学服务行业的改变前景,整个留学产业链的核心生产环节其实是一线的咨询顾问和文案顾问组成的生产单位,他们对接海外院校、公司管理层和学生客户,互联网技术的未来是要凸显这些一线生产单位的价值,去中间化为他们松绑,以技术和资源的全方位支持来在平台层面为这个群体提供服务,从而影响到整个行业的未来格局。我相信这个行业站在一线的小型机构和个人从业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机遇,真正可以和大机构站在一个起跑线上的时代。
互联网技术不是一个行业的主人,它是仆人,在传统行业里引入互联网技术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行业的客户、服务行业的从业者、服务行业的生产者。
绅士岛国际教育何明原:在线教育不会颠覆培训行业
短期3-5年内,在线教育不可能颠覆培训行业。
其实“颠覆”与否,主要看三点,一是产品,二是技术,三是用户习惯。
首先说说产品。不管是留学也好,培训也好,都是一个注重服务与体验的行业,考试还是考试,申请还是申请,哪天不再瞄着这个目标走了,那我们就可以说是一个“颠覆”了,而目前,能做的就是从细节从流程从模式去进行细微的变革,也就是时下热门的“微创新”。
真正需要从产品端去做的,也最有可能成功的,就是内容。我们知道,就留学培训来说,内容方面其实是一个大的退步,从12、13年所谓的“猜题”到14、15年大面积的“真题”,重视教研的机构活不下去了,能拿到或者说舍得拿题的机构,都大发横财,于是整个行业的浮躁愈演愈烈。而从14年起,几大出题官方都在大力打击泄题,虽然目前来说成效不高,但始终会是一个大趋势,因为,从产品上来说,加大对内容方面的投入,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也会是一个未来的趋势。拿运营来说,有内容,就不至于被人蹂躏,在座的都是管理者,这个您比我更懂;再从时下热门的考试比如SAT来说,如果这一两年还是解决不了公信力的问题,那估计大学会另找门路,甚至于会是几个大学联合或单个大学单独出题都难说,真的出现这个情况,那对于培训行业来说,会是一个灾难。当然,我估计这个情况对于如今还在孜孜不倦做教研的机构来说,是最希望看到的,对吧。
而留学行业,大家都在说留学中介服务是一个标准的非标行业,但是我认为,留学中介服务在一定的情况下,是可以做到标准化的,同样是内容的原因。我不是专业人士,我也只能说流程化和一些显性的内容上去说留学,所以这里我就不讲了,有兴趣的可以会后细谈。
第二,技术。其实现实中,教育尤其是国际教育,应该算是最早开始拥抱互联网的行业之一,从01年开始,这个行业的机构已经普遍触网,但是因为行业的特性,却是让人感觉变革促进最慢的行业之一。而前几年VR技术的出现,行外一片惊呼,在线教育的春天来了,但是事实上,不管VR、AR,还是MR、CR,都还没能解决最根本的F2F的体验问题。短期3-5年,我相信没有可能,而中长期,不排除这种可能。虽然前两年资本对此的追逐非常热,拿新三板来说,广证恒生的数据显示,到今年4月底,新三板上市的教育企业超过100家,其中涉及在线教育概念的占绝大多数,但是,盈利的没几家。他们不缺乏资本,再新潮的技术也可以去追逐,但为什么难以盈利,这也就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了我们提示,在这个行业,技术并不能解决未来,或者说,还没有足以成熟的技术足以给行业的“颠覆”做支撑。
第三,用户习惯。用户习惯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没有什么线上线下之分,差别只是一个形式而已。所以不管是叫“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怎么方便怎么能达到效果,多重复几遍就成了习惯,没什么多高深的东西,但也不说什么随随便便就可以重复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