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布斯,他不是一个人,此次中国之旅,还有一名青训教练与他同行,这位名叫智瑞的教练,对于中国足球青训情况相当了解,过去两三年,他多次来华考察,去过浙江、云南、湖南、北京等地参与过青训工作,他对于中国足球的方向及未来有一定的发言权。在他眼里,中国足球青训在业余到职业的培养转化中,存在问题。
成材率低,转化过程有问题
智瑞是比利时人,曾是比利时U23国家队主力守门员,曾代表比利时参加1997年马来西亚世青赛,与英格兰的贝克汉姆、法国的亨利、阿内尔卡等球星同场竞技。2005年退役后,在比利时开始从事青训工作,经历了比利时足球黄金一代的崛起,现在他是阿伯丁俱乐部的青训教练。
2013年开始,出于工作的需要,他要往返于欧洲和中国之间。10年前就对中国很有好感的智瑞学习中文,如今已经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我经历了从2002到2015年,比利时足球在13年间的突飞猛进,比利时足球运动员之所以能在欧洲取得成功,是因为有着很好的培养年轻球员体系。过去这几年我去了长沙、云南、浙江等很多地方,我看到有很多很有天赋的足球少年,看过他们的训练,我发现从12岁到18岁,他们的训练并没有按照职业的要求去做。”智瑞这样对记者说。
对于这几年不少年轻的中国球员被送到了葡萄牙等欧洲足球发达地区学习足球,并试图通过融入而更好地与当地足球接轨,同时也有很多足球培训机构或者学校在中国培养足球人才,智瑞都注意到了,但他指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培养出来的足球人才并没有预想的好,预想的多。”走出去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自己本身的青训行动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动静很大,但真正产出的优秀人才却没有多少。
“如果说中国足球青训的问题可能有100种,但大部分原因是教练员是否满足要求,还有就是小朋友是否有科学的训练,特别是在12岁到18岁之间,年轻人是不是能够得到真正的足球教育。”中国足球青训的成材率不高,智瑞认为,“把一个业余球员培训成一名真正的职业球员,转化率较低,转化过程中存在问题,这中间的工作是非常缺乏的,这不仅是普及学习一些基本的足球技术的问题,在此期间,要让他们真正知道如何在场上做到一个敏捷、快速、正确的决定,还有精神和意识上的提高,这是一个提高中很关键的过程。现在中国不断地在学习先进的足球,也用了很大量的金钱去国外,甚至购买欧洲球队,但是真正好的青训体系,包括球员从业余到职业的转化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根本没有得到。”
12-18岁是关键阶段
智瑞在谈话中多次重点提及了解12岁到18岁的阶段,认为这是整个青训体系的关键,他现在与国内的俱乐部以及培训机构合作,进行相关年龄段足球培训,通过实践帮助国内的青训工作提高。
广州登峰FC与阿伯丁俱乐部进行合作,组建了一支由中外足球少年组成的队伍。10月25日,登峰FC总经理陈庆驰带着苏格兰阿伯丁的两位教练到天河区石东小学参与校园足球实践课,“我们希望用阿伯丁足球俱乐部管理经验和青训体系,帮助中国的小朋友可以在更科学的训练体系下进行训练和成长。”陈庆驰说。
智瑞在带领石东小学的孩子进行训练课时非常严格,只要有一个队员出现训练错误他马上让全队停下,“如果没有严格的要求,怎么可能学到对的东西呢?我要求孩子们把训练的内容在回到家之后还要进行复习。足球不是单独作战的运动,在训练中只要队员中有一个做错,我就会让他们整队都停下来,就是让他们知道,个人失误就会带给全队整体的影响。这个展示只是欧洲足球完成的训练体系中一个很小的内容,但我想这样很小的内容都会对中国的足球青训起到很好的作用。”
记者王伟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