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薇:去过想要的人生,仅有天赋是不够的
- 来源:心探索·分享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丁薇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11-30 14:42
“天灰灰的,屋里有点暗。
我又回到了电脑面前,支起麦克风、弹琴。
创作,好比是在内心徒步旅行,有时看到特别的风景,捕捉到的那一霎那却已变了形。
但还是要走下去,总有更好的风景,我知道的。”
这是丁薇写于2006年10月15日的一篇博客日志。
十年后,丁薇依旧像个执着的渔夫,常常在电脑前一坐,便是十几个小时。
当然,极其偶尔的瞬间,她也会在微博上发一条“雨就要下了,心里乱得很,3:33分。”这样非常文艺女青年的句子。
很多人听见丁薇都是从《开始》那张专辑,波西米亚的大长发,牛仔裤,嘴角沉默,又美又冷又帅。里面有至今听来依旧经典的《女孩与四重奏》,也有有点神经质有点迷幻的《开始》。
《开始》被丁薇称为才华横溢、青春期紊乱的一张唱片,各种火花,全部一起绽放,必须绽放。
不论丁薇的五官,还是歌声,都有一种克制的激情,就像她特别喜欢的一场Live,鸭子在叫,烟在燃烧,女主唱微微皱着眉头,又乖,又神经质。而一位网友听了丁薇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创作的主题曲《普希金》后说,我终于理解了她的声音为什么有一种彻头彻尾的冷静。
丁薇的理性的确超级强大,都说艺术创作要特别感性,那是火花,可丁薇说,没有柴,靠什么燃烧出火花啊?天赋特别重要,但是,天赋也特别容易被浪费。勤奋和学习,善于管理自己,不知道比天赋要重要多少倍。天赋可以燃烧出一首歌,一张专辑。但在不再贫穷不再愤怒也没有失恋的日常生活里持续有好奇有激情创作,靠的一定不是天赋,也不是抱怨平淡生活,而是不断学习开启的对人性触类旁通的敏感,以及想象力。
一米之内的丁薇,条理清晰,思维冷静,但,一点都不冷,爱笑,让人舒服的亲和。拍摄结束,留下所有工作人员吃晚餐。说到激动处,会抓着你的手臂,手肉肉的,手背上有一排小酒窝。
除了黛青塔娜,这是《心探索》拍摄时间最长的一期封面人物,远远超出你问我答的预期和时限。必须说,我喜欢丁薇,喜欢这种没有身心灵标签,真正在活着的独立的人。
独立,是特别可贵的品质
“我在更小一点的时候,也和大部分女性一样,比较依赖一段感情。后来慢慢觉得,你越依赖一段感情,就越不安全。”
心探索:很多人知道你都是《开始》那张唱片。我印象特别深,感觉你身上有一个特质特别明显,就是独立,你也说女性品质中你最欣赏的就是独立。
丁薇:我的确特别欣赏有独立特质的人,但不单单指女性,很多男性也不具备独立。所以只要具备独立特质的人,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我都是特别欣赏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你做事也好,做人也好,独立,是特别可贵的品质。
心探索:你怎么定义“独立”?
丁薇:就是不给别人找麻烦。你能把自己的生活、工作打理得很好,不要任何事情都需要别人的帮忙,靠别人来催你,靠别人来给你安排,所有事情都要依附在别人身上,不管这个别人是父母,是工作伙伴,还是伴侣。当然,我们有时候也会需要,但各自在生活上是有控制能力的。
心探索:你身上的独立特质更多是天性,还是后天经历一些事情培养出来的?
丁薇:一部分是天性,但这种天性也是个假象,其实是在环境中催生出来的。小时候,我姐姐瘦弱,她先开始学琴,每次她演出,我们一家四口都会出动,帮她拿琴的拿琴,拿包的拿包,是一定要陪着她的,因为就觉得她不行。到了我,就没有这些担心,我是9岁开始住校的,当时从家到南京小红花艺术团要坐2个小时的车,中间还要倒3次车,我都是自己来去。家人问我一个人可不可以?我说可以。现在我看一个9岁的孩子觉得很小,当时自己凭什么就说可以?所以,人的潜力超乎你的想象。10岁,我就去音乐学院住校了,开始自己管理自己的钱,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
心探索:你说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其实是一个“不合群”的孩子?
丁薇:对!当一群人一拥而上的时候,我一定是站在后头看的人。当所有人都说,你应该这样生活的时候,我会想,是吗?为什么?我不这样是不是也可以生活?所以,特别小的时候,我就说,我一定不过像我父亲那样朝九晚五的生活。后来学民乐,我已经看见自己30岁时候的样子了--坐在民族乐团的后面一排,偶尔有演出,没有演出的时候就教教学生。所以,高一的时候,我就开始学习作曲,我想给自己找另外一条路,后来,出了一张唱片,没过几年,我就萌生了一个想法,以后绝不单单做一个歌手,一定要学编曲,学制作。一直到今天,我一直在音乐上学习各种技术和软件。
心探索:现在女性在经济独立上基本都可以做到,但在情感上,女性往往没有安全感,更容易去依附一段关系,滋生出很多问题。你怎么理解女性在情感上的独立性?
丁薇:我在更小一点的时候,也和大部分女性一样,比较依赖一段感情。后来慢慢觉得,你越依赖一段感情,就越不安全。其实,人应该更多地去把自己安排好,把自己做好。一个女性如果能在感情上特别独立,往往她在感情上收获的幸福也会比别人多。有时候,我们总是指望嫁一个好男人就幸福了,可是当你把自己的重心完全放在另外一个人身上时,你就把自己的可能性磨灭了。你的快乐、悲伤全都依靠别人给你,那其实是很悲哀的。所以,林朝阳有句话说得特别对:“一个女人只有把自己过好了,才有可能与别人相处得好。”我也是慢慢悟到这一点的。
心探索:有人说,我们寻找的伴侣往往是自己缺少的那一半,好的伴侣关系是,因为他的到来而完整了我自己。你认同吗?
丁薇:起初我也这么认为,我需要另一半,因为当时的我还不够完整。好的伴侣会引导彼此去完整自己,然后,变成了两个独立的人。
作为创作者,应该每天都出海
“作为创作者,应该每天都出海。这样,当没有鱼的时候,你还是可以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
心探索:你曾把创作者比喻成渔夫,你说,作为创作者,应该每天都出海。这样,当没有鱼的时候,你还是可以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
丁薇:创作者必须学会独处,独处时间不够,就不会有好的作品出现。有时候我会坐下来弹琴,弹三天,这中间可能会出一些东西,但是我立刻就会做一个判断,够不够好,是不是我想要的。很可能熬到第四天之后,突然那个火花出现了,之前是漫长的琐碎的必须的铺垫。
心探索:从这个角度来说,创作的相当一大部分其实是理性的。
丁薇:灵感的那一刹那很感性,比如一段旋律,一句歌词,都是感性的,随着平常的积累,到一个爆发点的时候,会突然出来。但是,光有这个动机是不够的,你怎么把这个东西完成出来,这个过程是非常理性的。因为这里面会有规则,会有审美,会有技术,会有结构,有各种各样的理性的支撑,你才能够把那一点点感性的东西放大,做完整。
心探索:就像你说的,灵感是火花,但是没有柴,火从哪里来呢?
丁薇:这样的例子挺多的,一些非常好的创作歌手,出过一首歌,或是一张专辑之后,就销声匿迹了。这就是我说的,他有火花,但是柴火不够。会的人,知道让火花怎么一直续着。
心探索:那这个“柴火”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丁薇:学习。天才靠天赋可以做一张好的唱片,但是无法靠天赋做十张唱片。尤其你年纪大了,生活平和了,没有那么多愤怒了,怎么办?就不能做音乐了吗?很多人会怪罪于生活本身,但我不认为是这样的。一个艺术家最重要的就是想象力。难道一定要吸毒才可以写出迷幻的音乐吗?我不相信,我写的就挺迷幻的。创作中是可以天马行空的,我会去尝试很多好玩的东西。你学习得越多,探究的东西越多,可以玩出的花样也越多。创作的来源是各种各样的,不是说非得谈一场恋爱,非得出件大事,才能写一首歌。
心探索:你的喜好的确很宽,很多人听trip-hop会觉得妖里怪气的,但是你会觉得那种颓废气质其实也是一种看世界的角度,也是有力量的。
丁薇:表达是有很多种可能性的,可以是黑暗的,也可以是明亮的,不是非那一种,才叫美,才是有力量的。流行音乐在中国的视野特别窄,好像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好听,并且这个“好听”已经被大家压缩得很窄。很多人听音乐的程度都在幼儿园,而且从来没有进步过。为什么广场舞那么风靡,其实广场舞的那些歌,跟儿歌的格式上是一样的,只不过换成了大人的词。当你接受了很多的熏陶和训练以后,你可以接受很多种“好听”。
爱情里的很多疼痛都是被想象出来的
“当你真正尝过身体疼痛带给你的不自由之后,你会发现,爱情里的很多疼痛都是被想象出来的。女性喜欢把自己放在一个悲哀的,万劫不复的悲情形象里,好像把自己逼得越狠,就越伟大。”
心探索:从外在来看,似乎你比较平顺,对你个人而言,有过很挫败、差点过不去的坎吗?
丁薇:当然有了。但是,每个人的忍痛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吧,我属于泪点和痛点都比较高的人。我做事有一个底线--首先我要健康地活着。所以,任何事情跟这个一比,只要小于它,我都认为不是事。每个女孩子谈恋爱,都会把自己投入进去,我也遇到过挫折,也想不明白,很痛苦。但是,即便在那样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个“我”跳出来跟自己说,如果你再这样下去,就会得病,你要选择这样活下去吗?然后,忽然就明白了。如果一个人生活只是孤独,那个是我已知的,我可以接受,可以排解,但如果两个人在一起变成了一种折磨,那我一定选择一个人,因为这个未知是我无法把握的。
心探索:领会这一点不难,但真正做到比较难,尤其女孩子,容易以爱情的名义做很多伤人伤己的事情。
丁薇:在爱情上比较任性的,可能是没有经历过身体上的崩溃。我有一两年的时间,身体不太好。当一个人身体不好的时候,你问他当时的愿望是什么?一定是说,只要我的身体好了,我什么都可以不要。所以,当我遇到一些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的一些事情,有的甚至是很大的打击和挫折,我都会问自己--你愿意换吗?当你真正尝过身体疼痛带给你的不自由之后,你会发现,爱情里的很多疼痛都是被想象出来的,女性喜欢把自己放在一个悲哀的、万劫不复的悲情形象里,好像把自己逼得越狠,就越伟大。为什么一个人生过一场大病,会看开很多?因为只要还能健康地活着,什么都是可以过去的,都可以往下走。我是非常热爱生命的一个人,所以,我觉得,首先要活着,要健康地活着,要活得开心,这是最重要的。
心探索:都说,女人的成长总要经历一次爱情的幻灭。你有过对爱情的幻灭吗?丁薇:好东西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经验基础上的,初恋基本是必然会幻灭的,因为经验的缺乏,女孩儿应该把这作为常识,而不是失败的教训。每个人都应该期望拥有一次成功的恋爱。但不同年龄对爱情有不同的定义和体会,如果一个中年人还保持着青春期的爱情观,就是悲剧了。
心探索:当中年的人的爱情变成日常的亲情的时候,怎么面对人性渴望新鲜渴望变化的那部分基因?
丁薇:这其实是一个常识问题。随着人的衰老,会降低对爱情的渴望,反过来会提升对生命的渴望。爱情一定是伴随着青春期特定阶段荷尔蒙分泌旺盛的身体变化的。当荷尔蒙变稳定,甚至递减了以后,没有爱情感了,也不需要惊慌,因为这种状态本身也是健康的。
缺乏热情其实跟身体有关
“如果没有亲身经历,我很难会真正体会到,原来很多情绪问题,包括性格,都是跟身体有关的。”
心探索:你曾说,最痛恨自己的一点就是慢,这个“慢”指的是什么?
丁薇:比如拖延症,懒散。这两年,自从开始坚持锻炼之后,好了很多,所以,人还是可以自我修正的。
心探索:你说自从规律地运动之后,连性格都变了?
丁薇:真是这样,以前我对很多社交活动都表现得比较消极,不像一些朋友,一说去做什么事情,很雀跃,我总是反应慢一拍,啊,要去吗?还是算了吧。即便参加了,也是站在最边上看着大家的那个人,很少融入环境。后来发现,缺乏热情其实跟身体有关。自从开始锻炼以后,我发现对很多事情的积极度变高了,家里或者工作室里,什么地方有点脏,我愿意马上去弄一下。
心探索:记得一位中医说,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是建立在“物质第一性”这个基础之上的。所以,从根本上说,事业是身体的外延。
丁薇:对。做事的效率,一定是跟身体的精力有关系的。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情绪就很低落,也打不起精神去做事,就算做,也是在应付。以前,我推了很多活动,因为精力就那么多,我都集中用在创作上了,除此之外,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开始锻炼以后,发现做事情的积极性变强了,对事情的判断,也更愿意往积极的一面考虑。如果没有亲身经历,我很难会真正体会到,原来很多情绪问题,包括性格,都是跟身体有关的。
心探索:很多时候出现情绪问题时,都会说,要调整心态啊。其实,从身体处着手,往往是最根本的。
丁薇:有时候“硬掰”是没有用的。当身体的酸碱值、新陈代谢的速度、呼吸和心跳的节律,这些变化了以后,心情自然就变化了。我大概锻炼三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比如说我可以站得比较挺拔了,睡眠质量变好了,时间变短了,我以前能睡10个小时,而且老感觉睡不醒,睡时间长了,又觉得腰酸背痛。而且,长期在电脑前工作,背疼得不行。后来发现,我后背根本没有肌肉。现在我在电脑前工作十几个小时完全没有问题。
心探索:在此之前,你是很少运动吗?
丁薇:几乎不运动,我挺讨厌运动的,觉得自己完全没有运动细胞。但是后来我运动了以后,发现其实没有人是不能运动的,只是你没有找到适合自己运动的方式。另外,最重要就是,不论什么运动,要有规律地保持,才有效。
撰文/赵晓梅 摄影/Muto 摄像、剪辑/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