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提升,二季度猪价有望持续上涨
- 来源:农财宝典畜牧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4-27 16:42
消费不景气,三月猪价下行
本月猪价延续1、2月份的跌势,主要是生猪供应充足导致。据农业部畜禽屠宰统计监测,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持续下跌。《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从广东省农业厅畜禽屠宰管理处获悉,屠企收购价格下降的一部分原因是受活猪供应增加影响。
农业部发布的母猪存栏指数显示,我国存栏母猪虽然连续几年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是细看之下,可以发现在2016年3月到6月,国内母猪存栏数连续上涨了4个月,这部分增加的产能刚好在今年一季度得到释放。因此,今年一季度猪价整体呈下行走势。这与卓创资讯猪价分析师姬光欣此前的分析预测相吻合。姬光欣此前曾分析,2016年3月份开始种猪销售回升,补充的产能将在2017年一季度得到释放,17年一季度猪价下行。
此外,进口肉量不断增加也对国内生猪价格产生一定影响。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月份我国生猪产品出口量仅为1.54万吨,同比减少6.8%;但进口量却达22.86万吨,同比增加18.3%,这对国内猪价产生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消费不景气也是猪价下行的影响因素。芝华商业数据分析有限公司分析师袁松认为,猪价持续下跌原因之一是春节过后进入消费淡季,除非供应出现过度紧张,不然三月猪价下行算是正常现象。而且今年遭遇最强H7N9,这对猪肉消费也产生一定程度的连带消极影响,多重因素叠加导致需求严重下滑,且减少量高于以往同期正常水平。
本月猪价走势转折点出现在16日。
我们可以发现的是,进入中旬以来,国内天气情况普遍不乐观,特别是南方地区,连续出现阴雨天气,这使得养殖户出栏积极性不高,屠企收猪困难,猪价有所回升。
此外,在3月上旬的时候猪价持续下跌,仔猪价格却不断飞涨,出现这一现象的一大原因是各大企业进行疯狂的养猪扩张,许多企业大量外购仔猪;并且仍然较高的猪粮比使得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增加,旺祥种猪养殖场老板李林海表示,现在散户基本都是一次三五百头地购买仔猪。
消费提升,四月猪价或涨至8元/斤
袁松认为,到了四月份之后,天气逐渐回暖,H7N9等疫病流行情况预计会有所减缓,后续延续性的不利影响不大。并且届时将迎来清明、五一黄金周、端午以及一些春季播种等活动,这有利于刺激消费的提升,而供应偏紧,四月份全国平均生猪出栏价格或涨至8.5元/斤;并且这一季节性回升或将延续到6月份,预计整个二季度的猪价都将相对可观。
农业部公布的母猪存栏信息显示自去年十月份以来持续减少,其中2月份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信息显示,国内能繁母猪存栏比1月减少0.5%,同比去年同期减少1.6%;生猪存栏比1月减少0.2%,比去年同期减少1.6%。也就是说,在过了一季度这一波生猪供应充足的势头之后,国内供应又将偏紧,猪价迎利好。
那目前国内生猪产能主要关注哪些方面呢?袁松认为,首先是母猪补栏。《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种猪市场处于火爆状态,部分地区二元种猪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往年都是订100头的是大客户,今年订500头才算。”采访中,河南太平种猪繁育有限公司张汀如是说道。安徽省安泰种猪育种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华表示,客户都是在年前订购的,现在公司已经订购一空了,现在订购至少得等两个月才能提到。由此可见,目前产能恢复形势乐观。
除了种猪,仔猪也成了“稀缺品”,仔猪价格在800元以上维持了好一段时间,部分种猪场纷纷表示产能供应不上,而天邦股份发布的公告显示其在2月份也中断了仔猪销售业务。由此可见养殖户补栏积极性高涨,预计在9、10月份左右会出现供应充足、猪价再次下行的情况。
当然,环保拆迁仍然是横亘在产能恢复路上的一道墙,全国各地猪场拆迁令仍然不绝如缕。南昌日报报道,南昌湾里区召开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计划10月底前全面拆除禁养区养猪场;东南网报道,福建松溪县2月28日打响生猪污染专项整治“百日攻坚战”,对禁养区内的养殖场予以迁移拆除;河南省政府关于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系列安排部署,2017年将依法全部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其中,福建长汀禁养区生猪养殖场已经提前一个月完成全部拆除。如此大规模的猪场拆迁,将对国内生猪产能恢复产生较大的阻力。
除了产能以外,正如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所说,未来猪肉的进口量将成为影响未来猪肉市场价格的一个关键因素。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发布的2017年2月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月报(大宗农产品)分析,进口继续保持高位,供需偏紧一定程度上支撑猪价。这正契合了朱增勇的观点。
关于进口肉,新华社3月19日报道,巴西警方3月17日搜查了巴西两大肉类加工企业JBS和BRF的厂房,警方掌握的证据显示,涉案肉制品企业员工买通政府监管人员,对提供给欧洲、中国和中东市场的肉制品文件进行造假,将过期或含有沙门氏菌的不合格肉品进行出口。值得注意的是,巴西是全球最大红肉出口国,而中国大陆和香港是巴西肉类出口的主要市场。事件曝光之后,中国大陆决定暂停从巴西进口所有肉品,港媒也报道称香港食环署安全中心发言人表示暂时禁止所有巴西生产的冷藏及冰鲜肉类和禽肉进口。
当然,正如双汇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万隆表示,巴西猪肉在中国的进口量不是太大,因此不会对猪肉价格造成太大影响。也就是说,虽然巴西事件或将轻微影响国内猪价,但并不太可能由此而产生诸如“进口肉量下降猪价迎利好”的现象。
而对于未来数月内国内猪价可能迎来利好,养殖户又该怎么样来应对这一形势呢?分析师袁松建议,如果价格持续上涨,养殖户可以进行适当的压栏,将猪体重养大一些再出栏,或许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当然,养殖户还是应该注意日常的生产管理,虽然天气转暖之后疫病流行情况可能没那么严重,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仔猪腹泻有比去年严重的趋势,其所调研的部分猪场甚至出现80%以上的仔猪死亡率,因此日常管理还是不能松懈。(杨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