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周会消失吗?
- 来源:小资CHIC!ELEGANCE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时装周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5-03 10:46
热闹的时装周又要开始新一轮的锣鼓齐鸣,当各路明星、媒体们、设计师、模特、时尚达人等相关人士大规模出动,热闹非凡。如今的时装周似乎看热闹的永远比真正投身该行业的人多。有狗仔,有化妆造型师,有街拍,有喧嚣沸腾的秀场,有明星的各种捧场,一副热闹腾腾的样子。
但是这些年时装周的态势却有了很大的变化,虽然据不完全统计仍然有150个品牌会参加纽约2017年秋冬时装周。但是,逐年都有品牌在流失,今年尤为明显,时装周对设计师品牌的吸引力似乎越来越少,业界人士不禁担忧,而时装周影响力和价值也在不断地蒸发,令业界震惊的是2017年巴黎秋冬时装周从原来的9天缩减到了8天。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也改变了很多传统方式的表现,很多人说现在的社会是交互的社会,而网络为王的时代,随着Instagram和wechat等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也使时装秀场“T台”就等于“现在”,完全没有了时装周设立之初的神秘感,如今每一个人都能即时在网上看到想要的单品,人们不会再像很多年前看时装周只能通过短片来呈现,而如今,网络为王的时代,即时传播的功能使时装周的现场诱惑力瞬间减分了不少,有人问:如今的时代,你还会去现场看时装周吗?
答案当然是千变万化的,环顾这两年的时装周,已然时装的成分少了许多,而吸引眼球的东西多了许多,有人说时装周没有最离谱,只有更离谱,而所谓的眼球效应,也早已把这股浮躁之风吹往了秀场,无论是羽翼未丰还是各种跨界明星,都为时装秀增添了新的看点,但是看似热闹的场景非但没有让时装周显示出蒸蒸日上的态势,而且有一种略显萧条的状态在蔓延,人们也纷纷议论各种大牌之间的较量,但是较量到最后,却有一种混乱不明的状态,因为品牌的最初灵魂随着设计总监的迭代更新,已然变得越来越模糊,甚至有人做了一次有意思的尝试,把所有的品牌服装去除品牌后请时装评论人士勾选品牌,无一幸免地勾错。品牌的各种市场策略也慢慢地往互联网转移,而即买即秀的模式,又完全颠覆了最初时装周时代的理念。同时网络的发展也已在左右时装业的发展态势与话语权。
历史上,时装秀的目的是向买家和媒体展示下一季度的产品信息。回望最初的时装周,远没有如今那么热闹,最初的时装周以展示设计师的设计为主,而有趣的是时装买家最初是不被允许观秀的,他们只能在设计师的展示间参观。而秀场头排从来都是观察与被观察的绝佳位置,它是权利、地位、财富的集合品,见证了百年时装史以及时装产业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而头排客的神圣不可替代的位置也表明了其在时装产业的地位。
那个时候时装评论员在趋势发布中又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位置,他们总能第一时间去发布时装趋势,第一时间去扑捉时装流行,但是如今的时装周虽然显得更为开放,但也更为鱼龙混杂,现在的秀场上,跑道相机就可以随时记录模特们的精彩表现,而头排客更只是博主和达人的天下,社交网站的出现又再一次改变了时装秀神圣的地位,如今随处的现场直播,而制造现场照片的正是坐在观众席的博主达人们。他们在社交网络上圈粉无数,给粉丝们现场直播,给予粉丝虚拟的秀场体验。而消费者他们看到服装时,并不会过多关注季节本身,他们看到什么,便会想要购买什么。
时装周原有的模式已在剧烈解崩,毕竟时尚的权利应归还于消费者。而社交网络的发展打乱了时尚圈固有的模式,如今的时尚圈,一个圈粉无数的博主远比一个专业的时装编辑来得重要,时装周正在分裂、拆散、延伸。而越来越多的时尚品牌正在重新思考如何展示其系列产品的时间与地点。各大品牌对于时装周的态度也千变万化,有些品牌把时装周看成是消费传媒和营销的平台,而有些品牌又把时装周看成是时尚军备竞赛,整个时装周展示出各种嘈杂的噪音……
很多时尚圈人士正在努力改变这样的状态,并希望伴随着新科技的发展给时装周注入更多新鲜的元素,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曾被誉为每年的全球盛会的时装周是会消失,还是会以更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