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卧谈会 Wings折翼事件引发的思考
- 来源:电子竞技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7-05 10:42
DOTA2一年一度最受关注的TI系列赛事还有不到两个月就要开始了,每年TI之前的版本更新、转会风暴都是粉丝们关注的焦点。而在五月中旬的Wings风波,让所有的西恩刀塔粉丝都绷紧了神经,同时也将EHOME俱乐部和D-ACE联盟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从五名队员脱离Wings俱乐部成立Team Random战队起,到联盟召集所有俱乐部高层进行QQ会议讨论对五名队员的处理办法,再到EHOME俱乐部不顾被联盟除名的后果执意签下Faith_bian和y丶两名队员,最终在剩余三名队员和Wings俱乐部达成和解且接受联盟对于他们停赛五场并罚款一个月工资的处理结果后,这场持续了大半个月的闹剧才算收了场。
目前D-ACE联盟已经发出了官方声明,取消了EHOME俱乐部的联盟资格,而此次事件的当事人及俱乐部也接受了处罚。是非曲直自有后人评价,各方人员站的角度不同当然看到的是不同的问题,正如莎士比亚曾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在这里我们并不去讨论选手、俱乐部和联盟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TI5亚军CDEC分崩离析就在眼前,转眼间TI6冠军Wings在那个夏天带给我们的回忆也化为过眼云烟,若干年后当我们再提起这支曾在西雅图创造奇迹的王者之师时,留给后人的不过是一片唏嘘。
只是这场悲剧的发生实实在在地暴露着中国电竞圈体系架构和规章制度依旧不完善的短板,目前看来,TI这种“周年庆”的模式以及V社重视选手忽略俱乐部的策略也许是导致问题发生的关键。
今天躺下的人:
弯仔:你连被证伪的资格都没有。
红玫瑰与白玫瑰:朱砂痣or蚊子血?
Ricky:来盘辣炒蘑菇,咱能聊一下午。
我话不多:接受我的凝视吧!
二胡卵子:就喜欢看你们自嗨。
那么问题来了:
在中国,TI5亚军队TI6冠军队均没有维持太久,刀圈内选手切假腿现象频发,去年TI后所有战队移除选手,俱乐部同选手的冲突频发,TI这种模式到底是不是存在问题?
下面,卧谈会正式开始~
二胡卵子|就喜欢看你们自嗨
观点高光:电竞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每个项目都有一个爸爸,所有规则都是爸爸说的算,V社可以跳过俱乐部,只要用比赛质量、奖金勾住选手和观众就足够了,俱乐部的死活,谁在乎呢!
我不觉得有问题,V社是游戏厂商,游戏厂商是不是成功只看游戏有没有销量,V社很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去办比赛,让大家来买各种本,之前也有报道说了很多玩家现在已经不玩游戏了,但是他会去看比赛,他也有很大几率去消费这些游戏内的东西,收入提升奖金也是一种刺激购买和参赛的方法。
但是这个模式里俱乐部根本无关紧要,因为V社的比赛不和任何地区赛事接轨,而是直接全世界范围海选或者直接邀请一些过去一段时间表现瞩目的队伍,说白了只有最好的五人组才能来打TI和特锦赛。
俱乐部其实想要从官方手里争取一些利益,所以有了D-ACE,但是电竞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每个项目都有一个爸爸,所有规则都是爸爸说的算,V社可以跳过俱乐部,只要用比赛质量、奖金勾住选手和观众就足够了,俱乐部的死活,谁在乎呢!
弯仔|你连被证伪的资格都没有
观点高光:从业者不管通过什么办法,搞清楚V社的态度,能赚钱就做下去,不能赚钱就赶紧找下一个热点。承诺过的就等回报,没承诺过的也别幻想。尊重市场,尊重规律,就这么简单。
我不认为应该看做一个大的问题来考虑。说的偏理论一些,大到一个模式,小到一个规则,没有什么是完美的,都会在实际运行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规则与人的博弈。但实际上确实发生了一些可以称之为问题的问题,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认清V社的态度。
电子竞技这个属性对于V社而言,我个人认为就是纯粹的营销手段。那么国内的俱乐部也好,投资人也好,跟风是他们自己的事情。现在赚钱也好,未来有机会也罢,V社不会替这些人考虑这些事的。我们说不质疑动机,但我们可以从结果反推,我认为这些都是站得住脚的。
所以我觉得从业者不管通过什么办法,搞清楚V社的态度,能赚钱就做下去,不能赚钱就赶紧找下一个热点。承诺过的就等回报,没承诺过的也别幻想。尊重市场,尊重规律,就这么简单。
我话不多|接受我的凝视吧
观点高光:不过就是冲突而已,解决了日子还是可以过。有了冲突大家就去解决嘛,这么多年了这种模式还存在,存在即合理。有问题也没关系,解决就是了。
“切假腿”、冠军队难以维持、俱乐部和选手的冲突,从根本上讲都是TI制度下的结果。这样的制度下,选手和俱乐部的利益被割裂开,不能从同一个利益主体出发思考决策。TI的模式是以选手为核心,较俱乐部而言,更照顾选手的利益。换句话讲,选手在哪个俱乐部V社根本不在乎,它只认选手。
而俱乐部是已盈利为目的的主体,从法律上讲,俱乐部与选手是劳动关系,选手是俱乐部的员工,公司发员工工资,员工为公司赚钱本身是理所应当。但是在TI制度下,公司对员工的把控力较弱,选手可以越过俱乐部,直接跟V社沟通,参加TI获得奖金,不受俱乐部的影响。
不过就是冲突而已,解决了日子还是可以过。有了冲突大家就去解决嘛,这么多年了这种模式还存在,存在即合理。有问题也没关系,解决就是了。
红玫瑰与白玫瑰|朱砂痣or蚊子血?
观点高光:TI的这种模式就是一年一度的豪赌,其他时间就是让选手养尊处优地去膨胀。实力就是硬道理本没有错,但俱乐部也要过活。在你没成名时养着你,养肥了看着你飞吗?
唯选手论是V社爸爸在DOTA2项目上的策略。围绕TI赛事来看,TI奖金全额打给选手,赋予选手离队权利都可以看出G胖的这种重心的倾向。也就是说,选手切假腿、同俱乐部发生冲突这种情况相当于获得了V社的默许。二线选手在俱乐部寻求荫庇,而拥有资源的大牌选手会把俱乐部当做拖累。
以去年转会风波为例。选手在转会期,根据目前V社的策略,他可以自行离队组队。选手在取得成绩后功成名就,完全可以在V社系统中脱离战队,俱乐部在大政策上没有任何权利阻止。当选手足够大牌的时候,他可以凭借能力漫天要价,俱乐部的利益将受到损害。
所以许多冲突的根本原因是选手和俱乐部利益得不到平衡。V社的这种策略将电竞生态中的俱乐部环节放得很低,在他的策略下,俱乐部对选手几乎没有约束力。因而国内的D-ACE才有了存在的理由,俱乐部需要抱团去保证自己的利益。目前联盟的问题在于,整体是否正规,是否策略都有据可循,形式是否公正公开。
所以总之,TI的这种模式就是一年一度的豪赌,其他时间就是让选手养尊处优地去膨胀。实力就是硬道理本没有错,但俱乐部也要过活。在你没成名时养着你,养肥了看着你飞吗?如果俱乐部想生存确实需要一个力量去制衡选手,否则厉害的大牌选手一定会损害俱乐部的利益。但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更加合理,是生态需要思考的问题。
Ricky|来盘辣炒蘑菇,咱能聊一下午
观点高光:这种做法看似没有问题,只是即便V社能够通过TI系列的高额奖金吸引选手、取悦大众,但长此以往将很难再有外部资本进入这个项目,对项目和行业的长远发展来看,这无异于自取灭亡。
DOTA2这个电竞项目,目前还能够保持一定的吸引力,TI系列赛事高额的奖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统计,去年TI6的奖金已经跻身体育赛事奖金榜的前五名,前四名分别是欧冠联赛、美国职业拳王争霸赛、欧锦赛、世界杯,由此可见TI奖金数额之巨。TI冠军是所有DOTA职业选手追求的终极目标,它代表着无上的荣耀和高额的奖金。V社自觉以TI高规格的赛事和高额的奖金,能够吸引世界各地最优秀的选手们来到西雅图参加比赛。而当TI结束后,部分选手会借口身体或家庭原因选择“暂时退役”,
然后在半年之后的TI备战期再度复出。如此做,玩家在选手和主播模式切换自如,竞技状态很难持续保持。极端情况看,大量优秀选手暂时退役,优哉游哉,而俱乐部则失去了在其他时段保持曝光度争取赞助收益的机会。
纵观传统体育,高额奖金不在少数,欧冠联赛也是一年一次,只不过相较于TI,这个赛事时间更长、范围更小,对选手状态以及俱乐部收益上的影响就会小得多。而且欧足联和各国足协的制度也相对完善。这样,选手和俱乐部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各方利益也能够得到保障,是一个很好的持续发展的范例。
归根结底,V社作为项目厂商,同时扮演着发行、高端赛事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而他们对于选手的放任自流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只要出现俱乐部与选手之间的矛盾,V社的策略通常会偏袒选手,任由选手无视俱乐部的合同和联盟的规定(讲道理V社是不承认联盟的存在的)离队或暂时退役。
这种做法看似没有问题,只是即便V社能够通过TI系列的高额奖金吸引选手、取悦大众,但长此以往将很难再有外部资本进入这个项目,对项目和行业的长远发展来看,这无异于自取灭亡。考虑到DOTA2这个项目和行业的未来发展,V社也许应该和各赛区联盟之间加强对话沟通,共同制订完善的行业规章制度。只有多方利益得到保障,行业生态才有可能形成,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