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三宝”

  • 来源:旅游纵览
  • 关键字:棕胸佛法僧,蓝胸佛法僧,三宝鸟
  • 发布时间:2017-07-13 11:02

  棕胸佛法僧、蓝胸佛法僧、三宝鸟

  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是佛法僧科(Coraciidae)约12种东半球鸟类的统称,成员体型大小不一,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多数种类以昆虫和小动物为食,有些种类食鱼,还有些种类食果实。在中国我拍摄到了3种--蓝胸佛法僧、棕胸佛法僧和三宝鸟。

  佛法僧,即佛教三宝。三宝是佛教的教法和证法的核心。简单地说,三宝指佛宝、法宝、僧宝。那么,主要以食肉为主的这3种鸟,为何得了一个这么重量级的佛教名称。

  经过查阅发现此名来源于日语,这种鸟的鸣叫声极像日语里“佛法僧”的发音,其实“佛法僧”鸣声为另一种鸟--角鸮的声音。当人们意识到这个错误时,已传讹久矣,只好将错就错了,甚至还成了鸟类科、目的名字。

  棕胸佛法僧 野性指数★★

  棕胸佛法僧和蓝胸佛法僧长相有太多的相同点,但蓝胸佛法僧长距离迁徙,来回奔波,棕胸佛法僧通常生活安逸,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南地区,在西藏南部、云南为留鸟,在四川为夏候鸟,偶尔小范围迁徙。

  棕胸佛法僧栖息于林缘疏林、竹林、村镇和农田地区,被大家定义为“农田鸟”,常常出没在农田周边的电线杆上,捕捉农田昆虫,成为农民的好帮手。麦田,油菜花田里都有棕胸靓丽的身影。

  同样是捕食昆虫,棕胸佛法僧从高处俯冲到地面,抓到猎物后,从不停留,瞬间携带猎物飞到高处吞食。心情好的时候会长时间站在农民朋友的竹架上欣赏麦田风光。

  蓝胸佛法僧 野性指数★★★★★

  蓝胸佛法僧属于迁徙“狂鸟”,在中国只分布在新疆北部、西部和天山,但是它们能在各大洲间进行长距离迁徙,从欧亚的繁殖地,飞越1万公里到达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春天再重复这一旅程。

  也许是气候变暖的原因,5月10日,我在新疆阿勒泰就见到一只,然后陆陆续续有蓝胸佛法僧到达,蓝胸佛法僧在北疆虽然是繁殖鸟,但数量要比棕胸佛法僧多得多,整个北疆地区到处都有蓝胸佛法僧的身影。

  5月中旬,来到塔城的前山丘陵草原,随着农业的开发,原本的草原多被农田所替代,但不同于平原农区,因为地广人稀,人为干扰不大,所以给鸟类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

  初夏的前山草原,草还没有长高,能拍到蓝胸佛法僧上下飞舞,在草丛中捕食、休息的画面。不知是风大的缘故,还是生境的不同,蓝胸佛法僧经常匍匐在地面的草丛里,一待就是好长时间。

  风和日丽的午时,雄鸟会叼着猎物飞到高处的电线上喂雌鸟,一万多公里的迁徙,此时无声化有声。

  蓝胸佛法僧喜欢吃“野食”,同样是吃昆虫,通常远离人类。

  蓝胸佛法僧的捕食习惯,与棕胸佛法僧不同:它们从高处俯冲到地面,捕到昆虫后,喜欢原地吞食,有时一口气能同时抓住好几只昆虫,饱餐一顿。

  三宝鸟 野性指数★★★

  三宝鸟,亦称老鸹翠、东方宽嘴转鸟、阔嘴鸟。嘴鲜红,脚亦红色,身体蓝绿色。分布广泛,但并不常见,属迁徙鸟。

  三宝鸟觅食时常在空中来回旋转,通过不停地飞翔捕食,速度较快,猎获昆虫之后复返原来枝桠。该鸟常单独或成对栖息于山地或平原林中,也喜欢在林区边缘空旷处或林区里的开垦地上活动,早、晚活动频繁。天气较热时,常栖息在密林中的乔木上,或在较开阔处的大树梢处。偶尔起飞追捕过往昆虫,或向下俯冲捕捉地面昆虫。

  佛法僧目绝大多数种类都吃虫,有些种类几乎纯吃虫,不少种类还特别喜吃白蚁,可见,它们在抑制林木和农作物虫害方面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同时,佛法僧目大都羽色艳丽、举止优雅,有它们装点大自然,美景会更怡人。

  撰文、摄影/刘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