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作文与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思想认识、道德情操和语言能力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就是学生汉语综合素养得到提高的过程。作文教学在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呈现“少作为”和“低成效”的状态。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7)6-0016-01
多数学生面对作文提不起兴趣,在过程中缺少成功感的获得,他们认为写出好作文与自己无缘,这只属于班中永远的几个精英。《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在有选择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为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为了让每个学生有所提高,我们必须反思以往的作文教学,尝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作文教学的“有效”
有效的作文教学应该是在有限的时间支出,精力支出的条件下让作文水平处于各个层次的学生都相应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体验到写作的乐趣并能在作文中不仅有效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条件。
二、实施作文教学“有效”的途径
有效作文教学的展开关键看教师,教师必须在与学生的有效交往中完成自己的任务。以下我着重谈我在作文教学中对有效教学的任力选择——教学目标的有效;教学方式的有效;教学评价的有效。
1.教学目标的有效
如今有些教师着重于学生的原生态的写作,他们放手让学生写,让学生到活生生的生活中去汲取作文养料,这什得我们借鉴,但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因为我们的生活与作文训练不可能同步进行。散漫而不可捉摸的生活,给作文教学不可避免地造成随意性。另外,从学情来看,学生对于“怎么写”的困惑比“写什么”更大。所以,我认为,有效的作文教学必须呈现系统、有序的教学。
那么,如何呈现在序呢?这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目标。有的教师从作文能力的培养着手,将这个有序细分:观察能力(积累素材能力)的培养——构思能力(审题布局能力)的培养——表达能力(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评价能力(自我完善修改能力)培养。还有的教师从文体的角度来形成有序:记叙文能力的培养——说明文能力的培养——议论文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序无定法,而这个序的确定一定要针对你所面对的学生已有的学习状况而定。比如我接手初三年级以后,发现学生在记叙文写作方面已有章法,而对议论文的写作认识模糊,写出的文章会出现“非驴非马”的不知是什么文体的作文。于是我就将初三作文教学目标定在“能写规范的议论文”。为了完成这个总目标,我再细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学习“证明观点型”的议论写作,为了完成这个目标要分几步:学习布局文章结构;学习组织材料论证观点;学习利用材料评析观点。
在整个议论文写作的训练过程中,这几步如地基一般尤为重要,而每一步教师可以通过几节课循序渐进地来组织教学。本着这个序,在教学业中学生只要是能够完成每次作文训练的一个重目标就算达标。这样抓住关键点,一次作文训练解决一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在每次作文训练中目标明确,练有所得。
2.教学方式的有效
如果作文训练只局限在两周一次的大作文,肯定是不行的。教师要多讲行几十字或三四百字的小作文训练,让写作练习呈现多样性,从而实现教学方式的有效。而这关键要利用好我们的课本资源,让我们的教材给我们的作文练习带来源源不断的活水。我在教学做了以下尝试:
(1)、遣词造句的训练
这种训练需要的时间很少,教师可以利用好平日的课堂教学多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这是一种长期的,润物细无声的行为,学生会逐渐对自己的语言运用提出更高的要求。
(2)、以读带写训练
阅读和写作,从语言文字训练的角度看,前者着重对语言的理解,后者着重对美的感受和鉴赏。学生在阅读中所感受的美,对学生作文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指导作用。教师灵活运用各种形式坚持以读带写,这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也是在有限时间内对学生进行文字训练的有效方式。在训练中,我们可以采取这些形式。
(3)、缩写训练
它能训练学生精简文字的能力,这种方式较适合小说这种体裁。
3.教学评价的有效——作文评价呈现分层性
新课标提出了“语言知识与技能”、“文化意识与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相统一的三维课程目标,重视对作文主体的关注,提出“为学生的自主作文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空间”,从而确立了学生提作文主体的作文教学理念。如果学生的学习智力被充分地调动,就能有效地学习,而写作也就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
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有效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以往的作文课堂训练,教师总是用一个标准、一把尺子去判断学生的高下。其实评价欠于公平。例如,按照中考作文 40 分的评分标准,以往写作基础较好的同学如果得到 30 分应该是并未达标,而以往写作基础很的同学如果得到30 分应该是有了很大的进步。
总之,作文教学而对的是一群基础不同,禀赋不同的学生个体,我所做的尝试也就是从目标、方式、评价三个方面的努力,让学生能够多看多练,从而尽量达到教学效果和时间支出的最优化,让作文教学更加有效,让每个学生能“乐于表达”,将作文成为他们精神的一部分,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完成人生的一种成长和历练。
参考文献
[1]黄丽芳.关于多媒体情景下语文创新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215.
[2]丁新会.个性、创新与多媒体语文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19):103-104.(赵颖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