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在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一场以“引领共享经济”为题的对话中,论坛联席主席滴滴出行总裁柳青认为全球交通变革即将到来,未来以电动化、自动化、共享出行为基础的“交通3.0”将重新定义交通出行。
交通3.0将让交通事故和拥堵成为历史在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教授的对话中,柳青说:“在交通3.0的阶段,将会在一个统一的大交通平台上进行车辆的调度和需求的匹配。”
柳青预测,拥堵、交通事故、尾气污染和停车难等问题,在未来30年内会迎刃而解。在未来的出行模式中,超级拼车、智能红绿灯和智能驾驶将有助于解决拥堵难题;智能驾驶可以减少交通出行中的不良驾驶行为,利用机器学习共享交通信息,实现交通安全的最大化;汽车电动化会实现“零尾气”的环保出行,仅全球每年节约的资源和碳排放价值将达到5万亿美元;在有了这些基础之后,甚至可以让“停车”成为过去时。
期待共享经济发展能有更好环境
在对话中,柳青提到:“中国是全世界第一个让网约车合法化的,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大步。”中国政府在鼓励创新,发展共享经济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滴滴正同一些地方政府进行政企合作,比如用大数据服务公众出行,在济南等城市进行了智慧交通的试点。她也期望地方政府能进一步转变理念,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薛澜认为政府应采用“适宜性治理”的态度来面对新技术和新业态,用传统的方式归置往往可能扼杀新的商业模式。
走向国际需要倡导多元化
柳青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移动出行市场,中国人出行的多样化是全世界都没有的。她表示滴滴加快了国际化步伐,目前已在硅谷成立研究院,而国际化的过程也会面临多元化的挑战。
在论坛上,柳青还有一个演讲,以下是演讲全文:
非常高兴来到美丽的大连,跟大家在达沃斯论坛进行交流。毫无疑问,我们今天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拐点上,技术和互联网已经不仅是连接,而是深刻地改造各个行业。
我想首先以我所在的交通行业为例,这个行业正在深刻地经历三大变革:电气化、自动化和共享化。这三大变革会彻底的重塑整个交通的新格局,但我想无论是多么领先的技术,无论是多么深刻的变革,最终还是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我们知道全球有31个人口超千万的大城市,其中有16个是在亚洲。这些城市越大资源越紧缺,如果北京和马尼拉照搬洛杉矶的生活方式,就会引发资源危机。同时又有一个很大的矛盾点是人们总是向往美好的生活,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很难遏止的,就像日本,是全球公认的公共交通最发达的国家,有1.2亿人和8000万汽车,保有量非常高,怎么来平衡?交通变革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是解决全局效率最优的同时包容丰富的个性化的需求,个性化的发展,这里面科技企业要承担我们自己的使命。
我们很高兴看到像很多其他行业一样,交通变革的中心会是在中国。因为我们这里有最复杂的、最庞大的市场需求,同时我们的技术也是领跑全球的。就滴滴而言,我们每天服务2000多万的出行,这是全球其他市场相加总和的2倍,这一点让我们非常骄傲。同时我们在包容性增长、供给侧改革也在不断努力做出贡献。去年有1700多万的司机在滴滴平台上赚取收入,其中有400万来自于去产能省份的钢厂、煤矿、退伍军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最后,我相信中国以及全球的创新企业,在这个历史的拐点上会面临很多的挑战,非常感谢这一次世界经济论坛,让我们在价值观方面进行讨论,我相信这样的探讨会是人类持续进步的新开端,非常期待跟大家的交流,让我们一起推动社会进步,谢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