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有一天,世间的一切都会转到网上。报纸、电视、电台、购物、银行、约会。
但要让投票走出纸上时代,难度却要大得多。201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有半数以上的美国人参与了投票,他们用的全是纸质选票——使用智能手机投票的一个都没有。
为什么我们还没有实施网上投票呢?想想这么做的好处吧!没有歧义,没有连孔票,没有错位票,还能即刻获知票数。
而且你想,在网上投票的话,能提高多少投票率啊!如果大部分人都不必亲身前往某处指定地点投票,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而不像2012年的大选时,只有区区61.8%选民投票。
这样好能精简成本,减少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投票障碍,方便海外的公民投票,甚至能让更年轻的世代更多地参与政治。而那些不具备相应技术条件的人依然可以前往现场投票。
爱沙尼亚就在2005年的大选中提供了网上投票的选项。约有30%的选民都选择了这种方法。无欺诈,无犯规,无问题,那么,美国是在踌躇什么?
当然就是安全问题啦。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信息安全学院的技术主任阿维埃勒.D.鲁宾(Aviel D.Rubin)说,现阶段,在网上投票还“不切实际”。他曾在2006年出了一本书,名为《勇敢的新选票》(Brave New Ballot)。“你没法控制投票平台的安全性。”他对我说,你使用的手机应用、你手机上安装的操作系统、你输入的数据抵达目标所途径的服务器——简直有太多破绽可供黑客下手。
“但是等等,”你大可反驳说,“银行、网店还有股市可都是通过电子方式操作的,只是记录选票这么简单的工作,为什么反倒变难了啊?”
投票工作之所以棘手得多,有这么几点原因。所有的货币交易都建立在对个人身份的充分认识上,而投票却应当保持匿名性。如果银行交易遇到任何问题,调查人员可以通过信用卡的消费记录追踪到卡主本人,但是你让他们怎么追踪一张匿名选票呢?
而且信用卡欺诈和银行欺诈总在不断发生,这只不过是经营成本而已。但是一场大选的结果实在太过重要;我们没法随随便便地忽略那一堆或变动过的选票。
那么爱沙尼亚那边是怎么做的呢?
他们用了一套很聪明的系统。你可以使用一张带芯片的身份证以及一组相应的密码进行网上投票——当然还需要给电脑接上一台读卡器。然后可以用一款手机应用来确认你的投票结果已被正确录入。这款软件的源代码完全公开,可供大众检查。
你可以在网上无限次更改自己的投票——甚至还可以亲自去投票站重新投票——不过结果只以最后一次为准,从而降低了他人胁迫你违心投票的可能性。
可惜,有三项因素削弱了这套系统可被美国奉为范本的价值。首先,爱沙尼亚这个国家的合法选民人数只有100万左右——而不像美国有2.2亿。其次美国人可没有什么全国通用的身份证。
再有,安全专家坚称,黑客们没有在爱沙尼亚的投票工作中捣乱,并不代表他们就做不到。2014年,由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领导的一个团队发现,黑客至少有两种可能轻易更改投票结果的途径:可以是在选民个人电脑中植入病毒,也可以是在统计选票的服务器端更改数据。(爱沙尼亚政府并不认同上述说法。)
以此同时,其他国家试图实施网上投票的努力却均未取得成功。挪威在2011年和2013年都测试过网上投票系统,但争议很大,而且挪威人发现这并没有提高投票率。于是网上投票被废弃了,挪威重回纸上投票的时代。
目前,也有少数美国人可以在网上投票,譬如阿拉斯加州的缺席选民,还有军方的很多缺席选民。但是他们也被告知,他们的投票可能无法保证匿名或保密。
网上投票并未就此消亡:有聪明人正在研究生物识别系统、双重认证和新型加密系统,以期解决这些问题。不过今年大选能让我们在网上投票的几率还是微乎其微——接下来的几年恐怕也是这样。在实现的那天到来之前,我们还是能拿到“我已投票”的贴纸。
摘自:《环球科学》2016年第3期
戴维·波格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