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剑指私人银行客户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TOT,私人银行,客户
  • 发布时间:2010-12-22 09:22
  说起TOT,或许还有很多人感到陌生。TOT(trust of trust)即信托中的信托,是组合基金FOF的一种,在国内主要是以阳光私募基金为投资对象,从中通过分析、筛选、搭配的方式,选取有限数量的阳光私募基金进行组合,达到降低风险、获取持续稳定收益的目的。

  据统计,自2009年下半年国内首批TOT产品——平安财富盛世1号、华润信托托付宝TOF-1号问世以来,眼下,TOT产品总数已达十余只。TOT产品正在成为高端理财的新宠。

  阳光私募迅速扩容

  近几年,牛熊市快速转换对管理人是严峻的考验,私募整体业绩可圈可点,其中部分优秀私募展示突出的管理能力。今年上半年市场表现疲软,沪深300指数累计下跌28.32%。相比较而言,阳光私募整体表现良好,大幅跑赢沪深股指及公募股票型基金。

  其中,非结构化产品上半年平均收益为-6.8%,约为同期指数跌幅的1/4,其中共有94只产品取得正回报,占比近1/3;而结构化产品上半年平均收益为-10.77%,也远远跑赢公募207只标准股票型基金接近19%的负收益。

  除了突出的业绩表现以外,近年来阳光私募基金规模快速发展,业绩稳定,这也为TOT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借鉴国内券商集合理财FOF的发展就可以看出,组合基金的发展必须有丰富的基金产品库做基础。08、09两年阳光私募迅速扩容,在产品数量、资产规模、管理人数量上都有较大飞跃,应该说目前阳光私募规模和数量上已基本满足TOT发展需要的土壤。

  而面对数量规模双升的阳光私募基金,广大投资者却感到无所适从。虽然今年阳光私募较好,但是如何从近千只阳光私募中进行选择确实是另投资者困惑的问题。TOT此时恰到时机的推出,为诸多无从下手的投资者解决了这一难题。

  不仅如此,国内高收入群体日渐扩大也为TOT的发展提供了客户基础。根据招商银行与贝恩管理顾问公司发布的《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至2009年底,中国个人持有可投资资产达10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将达到32万人,同比增长6%;其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超过9万亿元,同比增长7%。报告还称,中国高净值人群对个人可投资资产的风险偏好以中等风险和保守居多,约占受访人群的80%。

  组合基金FOF在国外已经发展成一个成熟的理财工具,而FOF被引入国内的成功运作,也让TOT在中国的道路似乎变得比较平坦。FOF在2005年被引入中国之后,历史业绩显示,FOF这种基金组合表现出业绩相对稳健、低波动的特点,在市场大跌面前表现出相当强的抗跌能力,如2008年FOF不仅大幅战胜市场,业绩波动也远小于市场指数,即使遭遇市场突然大跌20%或者大涨20%,FOF平均的收益也都在-10%至10%以内。在这种局面下,一批高端客户因为相信过去的FOF,而TOT又基于FOF同样的性质,高端人士对TOT自然也另眼相看。

  TOT发展提速

  自首批TOT产——平安财富?盛世1号、华润信托?托付宝TOF-1号于09年下半年问世,今年以来TOT发展增速明显,目前TOT产品总数已有十数只。不仅如此,TOT产品的运作模式及市场表现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关注。

  当然,TOT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面世之初,一些TOT产品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优势,也没有明显战胜大盘,让原来热心的投资者感到了一些失望。由于严格意义上的TOT均采用双层信托方式,一级信托由投资顾问根据私募基金池决定配置,根据不同的比例投向多个二级信托,由不同的私募基金作为投资顾问进行管理。相对于一般的阳光私募基金,这里的母信托还要收取一层费用,在这样的双重收费机制下如果没有表现出良好的业绩,自然就会受到投资者的冷遇。

  不过,这一情况正在得到改变,TOT在中国问世的这一年半,众多产品研究与设计人士不断发现早期TOT不合理的地方并迅速加以改进,使得其运作机制越来越趋于完善。

  早期的TOT多数属于被动型产品,其私募基金池比较窄。信托公司发起人往往在相同的信托平台选择产品组合以“打包”提供给投资者,这样对于一个信托平台旗下的产品广泛性有着更高的要求,而银行渠道往往也只会选择自己代销的产品,这样狭隘的选择就会使得TOT初始组合很不全面,投资者会因此错过一些优秀的阳光私募基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利益。

  而从现在开始,主动型的产品会渐渐成为未来TOT的趋势。这是因为主动型TOT产品采取“全覆盖”的产品投资约定,即投资组合覆盖所有信托平台上发行的阳光私募基金产品,这使得TOT的投资顾问可以选择的面更广,更有利于优中选优。

  而构建初始组合之后,更重要的还是要进行动态调整,这一点做得不好,也恰恰是早先部分TOT产品运作业绩不够理想的原因。后期的TOT产品慢慢开始注意到这种组合的动态调整,一旦发现TOT组合中的阳光私募运作差强人意,将会考虑到“换马”。在运行机制转换之后,TOT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这也是TOT近来迅速扩增的原因之一。

  获银行青睐

  近年来,阳光私募总体业绩继续跑赢大盘,迅速被市场接受的同时,基金产品差异也日渐加大,投资风格也越发多元化,但风险同样蕴含其间。TOT此时的应运而生,可以充分发挥专家集合理财的优势,获得专业人士的青睐,也是理所当然。

  在早期TOT的市场中,主要是一些中小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机构在参与,市场影响并不大。

  而近期继光大银行、邮储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相继面向高端客户发行此类产品之后,农业银行也与10月11日起面向私人银行客户发行了该行首只TOT产品——金牛精选1期。这些巨无霸都在积极开发设计TOT产品,以此争夺高端理财市场,这也被很多人士视为TOT将成为主流理财产品的重要标志。

  在传统的高收益信贷资产类产品退出市场后,如何填补产品链中的高收益产品成为各家银行的关注焦点。据了解,目前监管部门并未完全禁止银信类产品的发行,但此类产品的投资标的已从信贷资产悄然转向票据、债券等收益率相对较低的资产类别当中。

  但这些产品显然无法满足银行高端客户的投资需求。“TOT产品主要面向高端客户,是以高收益为主的一种产品配置。此前,银信类产品是高收益类,在被叫停后银行必须有所变通,TOT产品是其中的一个方向。在目前市况下,TOT类创新产品有比较明晰的卖点,容易达到客户、银行、私募三方之间的共赢,所以未来会成为一个趋势性的产品类别。”某银行人士表示。

  TOT销售时,银行从分行到总行都极度重视。在日益激烈的高端客户争夺中,优质产品已经成为银行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好的产品,高端客户很可能就流失到其他银行。”上述人士表示。

  不过,银行业也有人士也表示,此类产品主要还是满足零售客户层级中处于金字塔尖的一小部分客户的需求,这也是迄今为止商业银行均将目标客户群锁定在私人银行客户群中的主要原因。

  FOF日益受到银行、信托、券商等机构的重视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农业银行等大银行加入TOT市场,将使得TOT市场的发展出现大提速,不过,这也将使得高端理财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