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心事,我有时光

一、“柳眉儿” 只是一个代称, 当我走进“树洞” 的时候, 我就变成了“柳眉儿”

“我不是第一代‘柳眉儿’ 哦。” 透明的阳光洒在树叶上, 柳眉儿姐姐笑得万分甜美, “在我来之前, ‘树洞’ 里住着的是最温柔的‘柳眉儿’。”

原本“树洞” 只是普通的树洞, 直到第一代柳眉儿的出现。 为了守望少年们成长中的烦恼与怅惘、 目标和向往, 第一代柳眉儿开辟了这块秘密基地, 阅读那些诉说心事的来信, 默默地为他们撑起心灵的雨伞。

当她走进树洞时, 第一代柳眉儿就站在树影间, 微笑着看着她: “你来啦!”

第二代柳眉儿就在这时光的间隙里“诞生”。

“柳眉儿” 是凝聚着 《少年博览·初中版》 成长印记的坐标, 从第一代柳眉儿到第二代柳眉儿的十几年间, 她们从未懈怠过。

那些对着树洞说出心事的少年们, 不仅在这块秘密基地里留下一段成长回忆,也给柳眉儿带来回溯自身的思考、 怀念和释然。

“很多同学提出的问题, 我曾经也碰到过, 所以我特别理解其中的苦痛之处。”

柳眉儿说, “无论当时的我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现在看来都有更好、 更完善的方法应对, 我愿意把这些方法和正在经历那些困难的少年们分享。”

柳眉儿说, 能在杂志编辑和少年朋友间不停地转换, 是她作为 《树洞下的守望者》 的编辑、 作为“柳眉儿” 最快乐的事情。

二、树洞之外的世界, 编辑们永远在和时间赛跑

“每当我累了的时候, 我就会去编辑部看看, 看到编辑们比我还忙还辛苦, 我就觉得自己一点也不辛苦了, 又高高兴兴地钻回树洞里去啦。” 柳眉儿扑闪着大眼睛, 调皮地笑道。

杂志编辑分为文字编辑和美术编辑, 一个文字编辑常常要负责很多栏目, 内容从天文地理、 奇闻异事到学生习作无所不包; 一个美术编辑则需要设计一整本杂志, 从封面、 内页到插图, 都要精心考虑。

杂志上的栏目内容和设计版式, 也不是编辑们能随心所欲去创作的。 在创作一期杂志的内容之前, 大家要开编务会! 在开编务会之前, 编辑们需要参考时下热点、 学生们关心的话题, 准备三四个选题, 好在会上和大家讨论。

经过一番头脑风暴之后, 编辑们要及时修改自己的选题, 并从一批见多识广、 各有所长的作者中, 选出最合适的作者进行约稿。

“作者有创作自由的权利, 但是在这之前, 编辑一定会把需要的风格、 想要呈现的效果、 应该涉及的知识点都告诉作者, 帮助对方做一个规划。”

柳眉儿说, “如果你以为编辑的工作就是布置任务、 拿到稿件改改错别字, 那就大错特错啦。”

作者投递的每一篇稿件, 至少要经过“三审三校”。 从编辑到编辑部主任再到主编, 都是稿件的“花匠”。 他们细心地为文字“除虫”, 把凑句闲文一一剪除; 他们对文章内容严格把关: 内容是否夯实, 细节是否经得起推敲, 知识点是否有误, 即使只是文章中的随意一笔, 都要细心考察—— —“它既不是汽油, 也不是酒精, 而是金属—— —镁或铝” 这句话中, 你能看出破折号应该删去吗?

“他站在北极洲之上” 这句话, 你能否立刻察觉其中的常识性错误?

看到“12 个学期, 72 个月, 520 个周, 2555节课” 时, 你会计算确认这些数据是否准确吗?

这些大大小小的错误混在六万多字的校样中,你有耐心一遍遍确认吗? 而这些都是编辑们的日常工作。

柳眉儿说: “我的一个同事, 会查阅 N 篇学术论文来核对某一条信息; 我的另一个同事, 有 N 本快翻烂的工具书以及理论用书; 还有一个同事, 每天不写几千字就浑身不舒服; 隔壁的美术编辑, 可以对一张图修修改改几个小时‘岿然不动’ ……他们还时刻‘奔跑’ 在联系作者、 读者的‘路上’,‘路’ 的两边就是修改 N 遍的校样, 堆积成一座座‘小山’ ……所以, 要成为一名编辑, 你得比别人更会阅读、 更懂写作, 且绝不仅此而已。”

在初中版的微信公众号“青春漫读” 的 《非常态问题研究会》 栏目中, 读者“一缕风” 问: “少博家族会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吗?”

答案不言而喻。 无论岁月如何变化, 无论时光如何流逝, 《少年博览》 会一直守望在这里, 生长着、 壮大着, 并永远年轻着。

我们陪伴着你, 也在等待着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