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哪得分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三年初中时光如一支清歌, 唱响我们学习的点滴;如一段蝶舞, 翩跹出我们成长的溢彩; 如一支长篙,将我们一届届撑往中考的彼岸。 如今, 我告别了热爱的母校, 告别了初中生活, 但学习中的一些感悟仍留存于心, 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共享。

对整体学习:

1. 为自己树立明确可行的目标, 因为目标能使你充实; 对待每门课都要有认真严谨、 勤于求知的态度,有不懂的问题先独立思考, 如无果就要及时找老师或同学交流。 解决自己的问题后必能感受到探究思考的乐趣, 学习兴趣会由此而生。

2. 课堂认真听讲, 对于自己不小心错过且弄不清的细节, 及时找老师求助, 不要觉得不好意思; 课间时间可用来休息和回顾知识点, 个人不建议写作业。 我只有在非常忙的时候才会用课间做习题。

3. 回家写每科作业前可用五分钟先把知识点回顾一遍, 然后关上书做作业, 做作业时不要翻书, 尤其是理科 (本建议源自物理老师); 做作业要专注高效, 它是迈向提升的第一步。我不是匆忙赶完作业后大量刷题的人。

对每门学科:

4. 语文、 英语等学科注重平时的记诵积累 (尤其要大量阅读)。 对于语文我是各类书籍(科普、 推理、 中外文学、 古诗词等) 遍览, 作文选也常读; 英语推荐牛津、 朗文等的简版分级读物 (如牛津书虫), 有机会与外国人交谈或听各类英文音频也不错 (要 nativespeaker 哦),但若能力尚缺就不要挑战很难的原著, 否则越读越不想读, 像抱着一本词典, 收效甚微。 在多阅读的基础上, 做必要的习题巩固知识。

5. 理化可在掌握知识点和第一轮作业基础上通过训练和感悟, 学会灵活的思维方法, 比如化学第 14、 15 题实验题; 对自己的弱项和易错点要特别留心。 数学可在一定量练习基础上形成连通的知识体系, 如由“中点” 想到中位线、 倍长中线构造全等、 Rt△斜边中线、 线段中垂线等定理添辅助线。

5. 政史一定要注重记忆, 否则无法把知识点变成自己的素材, 别因为是开卷考试就在背书上偷懒; 并遵循老师的指导, 加以练习, 在分析感知中明确答题方向, 如历史题目无论问事件的“结果” 还是“作用” 都把结果作用一起写上。 我觉得答题时很重要的有几点: 审题, 联想题目与哪些知识点有联系, 以及严谨工整地表达。 例如看到“两会期间‘实名制’矿泉水可下午接着喝” 的题材联想到勤俭节约等知识点。

6. 做题千万不要讲究数量, 要求质量, 花十分钟把一道题弄懂比花五分钟做十道题更好, 除非考场上做选填题。 我自己也曾为一道数学题耗费小半个晚上, 但获得的快乐和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是无法言说的。 另外, 要经常反思总结,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形成发散思维, 寻找开启每类题目答案的钥匙, 同一类错误不要出现第二次。

7. 家庭方面, 我自己有个宽松且适合自主学习的环境, 父母对学习管得少, 也不给予要求和压力, 并且引导我培养读书、 弹琴等兴趣爱好。

以上是我初中学习的一些体验。 但丁说: “世间最好的东西, 未必是最适合我们的。”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 需要自己探索, 相信大家在三年孜孜以求中也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对七年级的同学我想说: 初中对学习自觉程度的要求比小学高了很多, 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适应初中生活, 给自己定位, 打好每门学科的入门基础, 同时积极参与校园活动;

对八年级的同学: 这一年最容易使人涣散, 不要忘记你的目标, 要有恒心和意志力, 适时调整状态, 并适当保持自己的课余爱好;

对九年级的同学: 不要熬夜 (我最迟 11 点左右睡觉), 注意劳逸结合; 考试时一定不要紧张, 牢记中考题目难度没有多大, 要自信, 全身心投入题目就好, 这是成功的一半; 不要因一次成功而沾沾自喜, 失误时努力赶上, 进步时杜绝浮躁, 脚踏实地地坚持到 6 月 16 日上午 10 点半!

非常感谢母校老师的辛勤培育、 同学和弟妹们的支持,它们会永驻于我心, 成为我前进的动力。 中考只是人生的一个中转站, 青春的旅途萦纡漫长, 我会继续努力, 也让我们互励共勉吧!

祝大家学习进步, 青春胜利!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