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兼并潮

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到底花了多少钱,我算了四笔经费:第一,科技投入约100亿元,最多的是在“十一五”期间,约有42亿元资金投入到新能源汽车的创新工程;第二,购车补贴资金,2016年1月,财政部相关数据显示是334亿元左右,但是后续好像又发布了几十亿元,加上后来补贴的资金,总体金额大约不到400亿元;第三,把公交车油补转变成电补,约有几十亿元资金投入;第四,充电桩,中央补贴20%。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国家确实给了支持。下一段时期,如2020年以后,估计对产业前端的补贴金额会减少,但是对产业后端的隐性补贴会增加,充电费用会降低,在过路费、停车费用等一些方面,国家都会给予优惠支持,而且国家已经下决心把这个产业做好,大家要有信心。

关于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现在看来,目前制定的发展路线还是正确的,即汽油机占比13%,柴油机占比17%,混合动力占比20%,纯电动占比更高。但是从油井到车轮,从油打出来到就地发电,严格来说效率还是很高的。

关于能源清洁和动力系统的混合问题,大家讲到了含碳量多少,讲到了清洁度、油电混合、汽电混合、电电混合;2011年制定了中国长期能源发电战略,并提出,到2030年,汽车保有量翻一番时,耗油量不再增加。

最近,我看到一些相关材料,说交通部门消耗的油占总原油消耗量的50%;其中,汽车占80%。耗油量供不上的过渡战略就是节能,就是发动机、混合动力的替代燃料,包括乙醇、甲醇、天然气等。另外就是发展新能源汽车,因此,我们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现在看来,这个方向是正确的。因此,一个国家、一个部门要把发展路线做对了,才会离发展目标越来越近。

在今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德国有关领导人表示,德国汽车工业必须尽快重新赢得信任。因此,欧洲讲了一个“告别”,一个“开端”,告别是要逐渐和燃油车告别,开端就是要开始电动化。此外,欧洲在智能化领域做的确实比较领先,但是他们汽车电动化发展却因为路线问题而没有做好。关于禁售燃油车,部分国家推出的禁售时间表或是2025年,或是2030年,或是2040年。我国到底要不要设定禁售的时间表?我认为我们需要设定相关的时间表,因为我国的情况比外国更加严重,比如污染问题、能源问题等。

2015年公布的充电桩计划把我国分成了三个部分,我认为还是比较科学的。第一,东部控制污染严重的10个省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海南等,我们要和世界紧密连接,要设定2030年的发展目标;第二,中部6个省份,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福建设定的时间是2040年;第三,其他省份可以跟着潮流走,促使企业加快转型,避免诸如柯达、诺基亚的惨剧,致使龙头企业最后却被淘汰。

关于燃料电池问题,目前,燃料电池被炒的很热,大家都在做,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我个人的一些意见是,或许是很多人看到了国家对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丰厚补贴,但是燃料电池产业本身确实有很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在国内,我是第一个做燃料电池汽车的。我在1999年就做了一款燃料电池汽车;在2006年做了一款燃料电池中巴;在1999年、2015年也都做了燃料电池大客车。

去年,全球燃料电池汽车卖了2312辆,其中2000辆是丰田公司生产的,而且大部分车辆是租出去的,其市场为什么表现不好?主要是它的关键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即燃料电池堆问题,因为它对氢气的纯度要求特别高,氢气要非常清洁。在北京,燃料电池冬天衰减的很快,因为空气质量比较差,里面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比较多。因此,这个问题不解决,燃料电池汽车大规模产业化几乎是不可能的。最近,本田公司在实验室做的燃料电池电堆,其寿命达到了5000个小时,这确实是一个突破。

关于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无线充电问题,我认为无线充电和自动驾驶将成为标配,无人驾驶将实现无线充电。当然,目前相关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其中关键的问题是电池辐射问题。

如今,大家都在想,到明年、后年,新能源汽车企业可能要被大量淘汰,并进行兼并重组。届时,谁将能够最终被保存下来?对此,我认为企业应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个是,企业要有核心技术;第二个是,企业要有适销对路的产品推出;第三个是,企业要有融资能力。

因此,我希望国内的企业能够度过每个难关,利用好目前尚未完全退出的政策资金补贴,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另外,企业还要向前推动技术进步。行业企业要共同努力把产业的事情做到最好。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