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的策展人之一朱青生教授曾在他的论文中称博伊斯为“巫师”,学者们认同博伊斯是世界的巫师;王璜生馆长对记者说,博伊斯对于他来说都像是一个“谜”,那么这个展览会像是揭秘一样,清晰的文献梳理、巧妙独特的展场布局,呈现一个完整的“博伊斯”给大家。
博伊斯是谁?博伊斯对中国的艺术,对中国的社会有什么作用?如今他的作品终于在中国展出,这是他第一次来中国,会对中国观众产生怎样的影响?
展览的策展人之一朱青生教授曾在他的论文中称博伊斯为“巫师”,学者们认同博伊斯是世界的巫师;王璜生馆长对记者说,博伊斯对于他来说都像是一个“谜”,那么这个展览会像是揭秘一样,清晰的文献梳理、巧妙独特的展场布局,呈现一个完整的“博伊斯”给大家。
展览的题目是: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海报的设计像是一块黑板上写满了白色粉笔字,这是源于博伊斯的意思作品引发出来的构思吧,忍不住想上前去触摸它。
2013年9月7日下午,新闻发布会上聚齐近50家主流及业内媒体,我馆学术部负责人王春辰主持会议介绍到场嘉宾: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昊美术馆馆长尹在甲、德国收藏家米歇尔·博格、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主任朱青生、歌德学院中国分院院长安德思、K11基金会代表傅丹丹及此次德方策展人庸现和蓝镜。王璜生馆长首先介绍了展览的前因后果,将策展过程中的千回百转娓娓道来,并感谢在这漫长筹备过程中付出努力的各个机构和个人。接着是朱青生老师陈述展览的理念,他说80年代末期博伊斯才被传入中国,这时博伊斯已经去世两年,对于他来说已经太晚。不过很多中国艺术家的确是受到博伊斯的影响,甚至被称为“中国的博伊斯”,这次展览的目的更多是对中国当下艺术形态的一种唤醒,一种反思。另外,尹在甲馆长、收藏家博格先生和安德思教授分别概述自己心目中的博伊斯。
大约5时左右,“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展在我馆一层大厅开幕,喜爱和对博伊斯充满好奇的观众们将美术馆带入一场盛宴一般。在主持人王璜生馆长介绍完嘉宾后,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在开幕式上说中央美术学院的每个同学都知道博伊斯,他希望展览可以让中国的艺术界、所有的美院学生、普通观众都能对博伊斯有更深的了解;德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公使薄瀚德赞扬展览是中德文化交流的成功案例,并发表了他对所认识的博伊斯:创立绿党、致力于环境保护等等;展览的两位策展人朱青生、易英同时上台分享各自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策展过程中完成的工作;藏家博格在台上的大笑声来代表自己的发言,将现场气氛“点燃”;最后是尹在甲馆长和安德思院长分别致辞。
在步入展厅的走廊上,错落着大大小小的黑板,上面是不同的人写的与博伊斯相关的语录,我们让所有的人用最直接的方式来参与到博伊斯的行动中来,感受他作为一个“行动艺术家”的精神。博伊斯的每一个行动都是有针对性的,他认为艺术家对于社会而言是有责任的,艺术家独有身份可以做到的责任;我们展览的目的是在反省了艺术家的责任之外,是不是可以在超越博伊斯后,让我们的艺术往前走一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