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cci在近两年内的时尚圈表现无需赘述,从意大利老牌衰落趋势,到领军时髦产业、坐稳头把交椅,Gucci到底是把握住了时尚行业转瞬即逝的潮流,扼住了时代的脉搏……
如果问当下最“红”、最受人们宠爱的品牌是谁,答案无可厚非,90%会是Gucci!近两年Gucci的面貌和销售额发生了颠覆性的360度转折——几乎是无可争议的!据报道,Gucci去年第三季度销售额增长49.4%,达到15.5亿欧元。而上半年的销售额增长率也达到43.4%,达到28.32亿欧元。两项销售额均超过爱马仕。这一次Alessandro Michele再次发力,新发布Gucci“无摄影师的”2018春夏系列广告大片,社交网络上又再一次掀起了对文艺调性的新一轮热捧。
Alessandro Michele所做的是美学的时尚……
我们都很好奇,从商业和文化的多个层面Gucci成功的原因,两三年来,为何消费者还没有对这个重焕新生的意大利奢侈品牌审美疲劳?其实,除了在营销策略与流量的积极投入之外,推动Gucci复兴的源动力仍然在于Alessandro Michele自我实现的美学体系——“复古浪漫主义”!而这种美学体系依然为消费者所喜爱的现象,折射出当代社会伴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节奏加快,人们的普遍焦虑、茫然、不知所措,以及对浪漫主义的回溯。
一开始,大家都认为,2015年以后的“Gucci效应”只是利用了营销手段昙花一现。认为这个不明出处的设计师在Gucci的地盘上,只是在玩一个比“那些品牌”更加精致高明的漂亮花样。但是,三四年过去,我们不得不说:我们都错了。一个时装品牌能够在市场上获得如此的厚爱,原因只有一个:它抓住了时代的脉搏。
三四年前,当Alessandro Michele“临危受命”,接过Gucci 2015秋冬男装系列,打造出一个模糊了性别界线的“过渡”季时,大多数时尚人士还是对这个“不知从哪冒出来的设计师”持有——“病入膏肓”、“死马当活马医”观望态度。之后,令人瞠目结舌的增长速度,让众人仰视的速度,也好似如同坐上了一辆磁悬浮列车。一年又一年,人们对于Gucci销售额大增的新闻已经习以为常。在这样一个经济并不景气的年代,众多奢侈品牌削尖了脑袋跪拜流量idol求创收,Gucci的发展轨迹却把老牌霸主爱马仕都拉下了“马”,领跑新一代品牌“异类”风。
说点儿消费心理学的事儿,如今,整个时尚行业变得越来越以产品为导向,几乎完全的买方市场,顾客喜欢什么就做什么,创造力几乎已经消亡。原因不过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顾客已经明显地意识到所有的事情都只不过是一种营销手法罢了。顾客不愿意做时尚行业引导下一个开心的奴隶,时尚转瞬即逝,时尚太不可信了。
想要破解Gucci红透半边天的神话,其实不过就是——它抓住了消费者的心……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反映了社会中正在发生的变化,并且,消费者的反响还挺不错。有时候很奇怪的是,时尚界并不是总有勇气去表现时尚以外正在发生的变化。”Alessandro Michele其实是一个很有消费心理学常识的设计师。
记忆中,Gucci的第一个“爆款”是Dionysus“酒神包”,它似乎是新Gucci极具标志性的单品,其命名中隐喻内涵代表着Alessandro Michele所创造的美学系统背后的哲学观念和依据。酒神所代表的的自由精神和享乐主义,与古希腊文明中光辉不朽的理性及“古典主义”形象真真是急速社会发展下,以及人类本能渴求下产生的浪漫主义的根基。
所以,Gucci成功的原因很简单,对Alessandro Michele来说,添加=文化附加值,并不是一场一次性的营销策略,而只是对其自带美学系统的一次次取用罢了。而后的各种附带内涵的动物形象的反复出现,珊瑚蛇、蜜蜂、老虎等元素编织出一套Gucci图腾,成功地在品牌和购买者之间建立了一系列系统暗语。相同的手法也一样适用于各种“潮牌”。潮牌借助街头文化应笼络人心,希望受众群心有所属。但潮牌虽能让人心有所属,但依然无法温暖人心。而Gucci在浪漫主义统筹下的艺术力量却可以做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