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南盘江,寻找冬日的一缕
- 来源:路亚中国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5-25 15:21
冬天悄然而至,我们即使住在南方城市——杭州也并没有感觉到温暖,于是,我们决定继续向南挺进,去贵州。约上三五好友,定好机票,我们一行人就整装出发了。此行路途较远,我们决定轻装简行,钓具方面就只带直柄、枪柄各一套。因为作钓水域多为山体型结构,崖壁、浅滩、暗岛、障碍区等结构丰富,所以在拟饵方面我们几乎倾囊而出,以备不时之需。
20日晚上7点,我们抵达贵阳市龙洞堡国际机场,这时村长帮我们联系好的车辆就已经在等着了。我们完全忘却了旅途的疲惫,一路上侃侃而谈,6个小时的山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漫长难熬。凌晨1点,我们到达村长家,热情的村长帮我们准备好了“晚饭”。我们围炉而坐,喝着布依族自酿的米酒、特制的腊肉,感受着这座村庄、这个民族独有的风土人情。炉火熊熊燃起,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我们顿时生发出一股侠士之风。
吃过饭,布依族同胞为我们介绍了当地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我们听得如痴如醉。或许是路亚精神的深切召唤,又或许是陌生土地带来的新鲜感,酒足饭饱的我们格外兴奋,虽然已经是午夜了,我们并不打算睡觉,而是迫不及待地想去探索未知的水域。凌晨4点多,我们登上鱼排为探钓做准备。这里虽然是我们期冀已久的南方水域,但受冬季昼夜温差较大的影响,午夜的温度仍然很低,周身感觉凉飕飕的。我们坐在鱼排上一边整理装备,一边等待着天空放亮。
迷雾探路,暗岛取物
天空渐渐放亮,我们满怀期待地走出鱼排,可不想却被眼前扑面而来的浓雾震慑到了。因为昼夜温差大,清晨的水面升起了一层浓雾。无奈之下我们只能选择在鱼排上作近距离抛投。我们对抛出的每一竿都信心满满,却不想遭遇了滑铁卢事件,我们几个人均未中鱼,或许是作钓时间、标点没有选对吧。
8点左右,天色大亮,水面上的雾气还没有散尽,但我们不愿再等了,迫切地开始第一天的探钓旅程。
我们开着船在浓雾之中穿梭,这也算得上是人生中的一种难得的体验吧。由于我们对这里的水域环境比较陌生,因此只能驾驶着钓船低速行驶,沿途凭借经验寻找可见的标点。行驶中,我发现在距岸边50多米远的水面上有一颗大树,枝桠与部分主树干裸露在水面上,大树的根部隐藏于水下。我猜想这是一棵体积较大的老树,而淹没于水底的老树的根部则形成了一个暗岛结构,是理想的标点。
随着气温上升,大树周围的水雾消失殆尽,在阳光的照射下,水面上波光点点,煞是好看。我将钓竿抛向大树左侧不远处的一处水面,抛出不多时沉水铅笔就到底了,据推测此处水深5米左右。待沉水铅笔落入水底后,我慢慢摇轮,让沉水铅笔在水底进行跳底回搜。经过搜索发现,此处水域水位逐渐加深,最深处可达近30米,这与我最初的判断不谋而合,这里就是一处漂亮的水下暗岛结构。我顿时信心倍增,并暗自发誓一定要将此处钓个明白。
我收回铅笔,然后快速抛出第二竿。作钓时,我沿用上一竿的作钓手法,待拟饵到底后,让其沿途做跳底回搜。当拟饵跳离大树四五米远,到达水深8米左右的水层时,竿尖突然传来一个清晰的咬口!这种咬口的感觉我再熟悉不过了,尽管没有见到鱼体,我仍然能够确定此时就饵的就是翘嘴。我立刻压竿、收线、遛鱼,动作一气呵成将鱼提出水面。这是一条三斤左右重的翘嘴,只见它那大大的眼睛中充满无辜,地包天的大嘴巴一张一合,貌似在向周围的人控诉。
我与它拍过照后,将它放回水中。入水后的鱼儿并不急于离开,反倒是吐了一串泡泡后,摇着脑袋游走了。
铧尖处轻取米级翘嘴
时间在作钓中缓缓流逝,此时已经是上午10点左右了,鱼儿清晨的就饵窗口期基本结束,我们自放流这尾鱼后,仅中获了数尾罗非,之后再也没有碰到咬口,或许是放流的鱼儿回去通风报信了吧。
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温度上升得很快,水面上的空气格外清新,在这样优质的环境中钓鱼,一天一夜没有休息的我们丝毫没有觉得疲累。我们驾驶着钓船继续向远处水面进发,沿途的风景非常漂亮,为我们展开了一幅高山、流水的田园画卷,就连周围的空气都是甜的。
考虑到翘嘴怕光,被阳光直射的水面并不利于鱼儿就饵,我们决定到湾汊处背阴的地方作钓,希望能获得翘嘴的青睐。
我通过卫星地图发现了一处非常理想的背阴面。此处位于铧尖的一侧,水面波平如镜,偶尔可见岸边有躁动的小鱼在跳跃,凭经验判断该钓点附近一定有目标鱼在猎食。我们操控着钓船缓慢地向钓点处靠近,其间我果断换上七杀米诺进行抛投。担心拟饵落水的声音会惊吓到鱼儿,我调整了拟饵落水的速度,让其轻柔入水。待拟饵在水下停顿了两秒后,我开始抽动竿尖,让水下的拟饵游动起来。抛投了多竿后,拟饵迎来沉重的一击,竿子立刻弯成大弓,凭借竿梢传来的力道判断这尾鱼体长至少是亚米级别。
中钩的大鱼并未四处逃窜,而是在原地慢吞吞地与我对峙。我俩对峙了几秒后,鱼儿似乎觉察到了危险,开始向水下冲刺。我立刻扬竿上顶,当竿子弓住时我再摇动渔轮匀速收线,此时的轮子承受着巨大的拉力,发出“吱吱”的咆哮声。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在我还来不及细细体味其中的乐趣时,大鱼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挑衅,它改变逃窜策略,一股脑地向开阔的水面冲刺,我瞬间感觉竿子就要被它夺走了。
为避免与鱼儿形成拔河之势,我迅速倒竿,将顶起的竿子摆到与水面平行的角度,然后继续弓竿与它对峙,这也算是欲擒故纵吧。几分钟后,鱼儿的能量耗尽,我不慌不忙地摇轮收线。待我收了几圈线后,在距离我10米远的水下闪现出一道狭长的银光,随之而来的是鱼儿的第三轮发力。因为翘嘴怕光,所以出水前的挣扎是不可避免的,不过与前两波的力道相比,这一次只是虚张声势罢了。鱼儿挣扎了近10秒便败下阵来,任由我拖拽上船。见到鱼儿庐山真面目的一刻,我惊喜异常,这条大鱼让我的鱼获纪录轻松破米。与它亲密拍照后,我便将它重新放回水里。看着它摆着尾巴冲向深水的一刻,我的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阴”式作钓法
之前预测阴面水域易藏鱼,加上我在阴面水域中获米级大鱼的佐证,我再次确信了自己的判断,便想将这种作钓模式复制到大水面,到大水面旁边的阴面作钓。不过,此时已临近中午,我们处于饥肠辘辘及“神仙难钓午时鱼”的尴尬节点。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们决定先收竿上岸吃午饭,经过短暂的休整后下午再钓。虽说是吃午饭,但需要自己动手。我们分工明确,洗菜、蒸饭各司其职。经过大家的辛苦努力,几道简单的小菜很快被端上餐桌,我们吃得非常开心,也非常满足。吃过午饭,稍事休息后我们就重新驾船出发了。按照上午的作钓模式,下午我们将作钓大水面旁边的背阴面水域。
整个下午的作钓气氛轻松而愉快,时间匆匆而过,我们几乎没有遇到大鱼,只钓到了几条个体偏小的罗非和翘嘴。钓至下午6点,沉水铅笔再次立功,同行钓友刘勇将拟饵抛向岸边的障碍区边缘,成功钓获一尾亚米级翘嘴,打破了作钓的僵局。收获这尾亚米级翘嘴时天色已晚,考虑到对这里的水域环境不熟,为安全起见我们决定收竿,返回鱼排休息。
网箱处遇劲敌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我们就带着装备出门了。踏出房门的第一步,一股凉气袭来,今日的天气真是太冷了,温度较昨日下降了至少10℃。正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仍然冒着严寒登船出发。由于今日温度下降得厉害,鱼儿也不会再躲在中上层水域就食了,所以我们改变了钓背阴面的计划,主攻结构水域。
在行进的途中,我们发现在大水面旁边的湾岔口处有一排网箱,从表面上看网箱已经在此放置很长时间了,周围应该隐藏着等待猎食的翘嘴,我决定用沉水铅笔到网箱边缘磨钓一下。我们围着网箱钓了一圈,仅在临近大水面的网箱角落处钓获一尾。
今日阳光充足,但温度很低,作钓不多时手就被冻僵了。今天的鱼情也非常不理想,早口已经过了,却依旧没有出现大鱼咬钩的迹象。我们作钓了一个早上,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找到了新的作钓模式,只要是作钓大水面旁边的角落,VIB跳底就会有口,且能收获连竿,不过钓获的鱼体偏小,均为一到两斤的翘嘴。一心寻找大鱼的我不甘于此,决定去作钓更深层的水域。
我搜索水面,远远地发现一处铧尖水域。这处铧尖至少30米长,从岸边一直延伸到大水面的中央,我想只要是会钓鱼的朋友一定不会错过这样绝佳的标点。
再战铧尖,勇斗大鱼
我将船慢慢控过去,然后贴在铧尖的一侧抛竿。抛出第一竿后,我开始默数,大概数到43秒时拟饵到达水底。直觉告诉我,这里一定有鱼!我操控着沉水铅笔让其往上跳;一下、两下、三下,突然拟饵变重了,仿佛挂到了不明物体一般。我又试探性地动了一下竿,“不对,不是挂到物体,而是中鱼了!”再细细体会,隐约能感觉到水下的鱼儿在微微摆动。我不慌不忙地将它从水底拖起来,结果只中获了一条个体很小的翘嘴,体重不足一斤。我将它放流,又立刻抛出下一竿,并保持着相同的控饵手法。
抛投了多竿后,竿尖传来沉重的一击,“中鱼了!”这尾鱼并未疯狂反抗,而是被我轻松地牵着走,从咬口的轻重程度判断这尾鱼的鱼体并不小,它之所以没有发力,是因为它还没有感觉到光。果然,随着钓线越收越短,鱼儿进入到水体的透光层,在光线的刺激下,它体内的洪荒之力开始爆发。刹那间,竿尖被它拖拽入水。我立刻用一只手握紧竿柄,手肘压住竿身,用另一只手抬竿,才慢慢稳住局面。由较大的鱼体与深水共同形成的阻力超级强大,我的7磅碳线前导线恐怕很难支撑住。我小心翼翼地摇轮收线,坚持敌进我退、敌退我打的战术,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终于将鱼儿请出了水面。
经过测量,这尾鱼体长93厘米,重4.7千克,虽然没有破米,但我仍然很开心,拍过照后将它放流。我们的旅程还在继续,但我却没有再钓获到大鱼,加上天气变化、停电等原因,我们只能提前结束钓程了。
或许是老天垂怜,我们上岸后居然赶上了当地布依族同胞的民族节日,热情的村长邀请我们参加节日庆祝,品尝特色食物,欣赏民族舞蹈。
本次出钓,不仅有青山绿水相伴,更有热情好客的布依族同胞盛情款待,让我流连忘返。此次出钓带给我最多的感受是挑战,通过此次作钓我深刻地感受到我们对中国本土鱼种的习性、钓法的认知比较片面,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作钓模式。我们很多时候的出钓都是在不同的标点进行试探性地作钓,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在接下来的作钓中,我会针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性地作钓,每一次出钓都认真做笔记,记录下每一次作钓的季节、环境、天气、鱼情等信息,希望有一天可以整理出一套完整的作钓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