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司说谎,你怎么办?

  如何思考你的下一步。

  六个月前,你的上司依你要求,同意建议公司让你担任一个新职务,直接为执行长工作。几个星期过去了,你没有听到任何消息。后来另一个人得到那个职位。当你问上司这件事情,他给了你长篇大论但不清不楚的解释,说执行长觉得你是个能力很强的人选,但她「必须采取另外一个做法」。

  上个星期,你刚好在走廊上碰到执行长。她把你拉到一旁,问你为什么没去争取那份新工作,并坦白对你说,她不是很满意现在担任那个职务的人。她说这些话的时候,你确定了一件事情:你的上司对你说谎。那么,你现在该怎么办?

  面对上述这样的欺骗,你有两种处理方式:响应式和主动式。如果你选择响应式处理方法,记得要保持冷静,做出有建设性的回应。失去信任感的确让人气恼,也让人受伤,但你并不会因此就有资格大动肝火、大发雷霆,或是用力跺脚翻白眼。请试着克制怒气。

  响应式的行动

  先进行损益分析。察觉到欺瞒行为时,你必须在两害之中取其轻。如果直接去质问上司,你们俩的关系可能从此就毁了。如果你去找公司里的其他人,像是人资部门,或是上司的上司,情况可能也是一样。你应该在采取行动、说闲话或抱怨之前,先想清楚。跟自己诚实对话。你想要保住工作吗?那样的话,若是直接找人对质,或是提出警示,都不是好办法。但如果不排除换工作,直接提出质疑就是可行之道。

  换个角度想一想。在找人直接谈此事之前,先思考上司这样做的动机。他是因为要谨慎处理一个还待确认的合并案吗(这在道德上是说得通的)?还是他想要掩饰自己拿了一些非法回扣(这在道德上就有问题)?也许你觉得是欺骗的行为,其实是你的上司想要保护你。如果你怀疑事情可能涉及违法,就别单独去找上司直接谈,一定要先请教法律顾问。

  与当事人进行棘手的谈话。不要把上司逼到没有余地,或突然攻击指责他。如果选择直接把事情讲清楚,应帮他想个不丢面子的解套方式。别把这件事说成是「欺骗」,也不要用指控的方式谈。从好奇想了解事实的角度去谈;记住,其中可能有你还不了解的实情。例如可以说:「我可能错看了这件事」,或是「我了解,之前可能有一些情况,让你无法把所有细节都告诉我」。举出最近有哪些事件,让你感觉没有得到那些事件的正确说明,请他解释一下。回到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个例子,在执行长把你拉到一边询问之后,你可以跟上司提起执行长找你谈过的事,并告诉上司,之前你错过了跟升迁机会有关的任何讨论,但也要表达,你很有兴趣在未来能有机会协助执行长。

  主动式行动

  明确说明你的道德标准。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教授、畅销作家丹.艾瑞利(Dan Ariely)曾进行一项研究,请大学生解一些数学问题,然后自己对答案打分数。其中有一些人作弊。在实验较后面的阶段,研究人员请受试者在解题之前,先回想一下《十诫》(Ten Commandments)的内容。这一轮的解题就再也没有人作弊了。艾瑞利观察道:「这项研究发现很有趣,看起来似乎只靠回想一些道德标准,就能提升人们的道德行为。」

  北卡罗莱纳大学凯南弗拉格勒商学院(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s Kenan-Flagler Business School)的史瑞德哈莉.德赛(Sreedhari Desai)进行了类似的研究,结果发现,展示一些道德佳句,能「降低你被要求做坏事的机会」。因此,你可以试试这个简单的步骤。在你电子邮件的签名文件中加上一个道德佳句,像是:「不荣誉的成功比欺骗更不可取」,或是把这个名言警句打印加框放在你的书桌上。你愈常提到和遵守你的原则,其他人就愈不会用有道德模糊空间的方式对待你。

  建立稳固的关系。如果你跟同事都维持良好的关系,而且让大家都知道你重视细节、总是会去了解事情的进度,就比较难对你掩饰真相。

  注重细节。仔细阅读上司和或其他人传递的备忘录或报告,想想这些信息跟上司给你的讯息在逻辑上是否相符。如果好好注意这一点,就能早点察觉欺骗的征兆。如果你开始发现有欺骗行为,记得好好留下证据。记下详细的例子,保留文件的备份。看着这些白纸黑字的证据,检视你认为有问题的直觉是否仍存在。但先别急着拿给别人看。

  这个策略有个缺点:如果做得太过分,或是整天忙着收集「抓到你犯错笔记本」,跟你共事可能会变成一件很累的事情。但其实有很多不那么过分的做法。保持对情况的了解,是一种需要练习的技能,必须多看、多听。你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这种技能带来的好处,而不是专注在上司做的坏事。

  如果采取以上做法之后,发现上司再次骗了你,也许就该考虑离开了。我的一位朋友曾告诉我,上司在她面前总是一副很支持她的模样,但背地里其实很常批评她。简单来说,那位上司其实是她的敌人,但他一直在说谎。她很快就了解到,无论是找她上司当面说这件事,或是提出指控,对她都没有好处,所以她悄悄地设法离开公司。九个月后,她在公司的竞争对手公司里找到更好得多的工作。因为上司的道德瑕疵,而必须作出职涯决定,这听起来可能不太公平,但有时候,这反而能让你朝正确的方向走去,只是可能会比原本你预期的更快作出这个决定。

  摘自《哈佛商业评论》

  Pamela Meyer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