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将打造“海上移动牧场”,为消费者提供高附加值鱼种和海产品。2019 年 12 月 3 日,笔者从 2019 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获悉,据测算,中国可供养殖的深远海养殖面积约 16 万平方公里,预期建设约 300 个年产 2 万吨高品质海产品的“海上移动牧场”,其中养殖工船牧场约 100 个(黄海、东海、南海分别为 25、35、40 个),大型深水网箱牧场约 200 个(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分别为 5、45、70、80 个),平均单个牧场有效养殖水体达 8 万立方米,可年产三文鱼 6000 吨以上。
目前,位于上海的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正牵头策划“海上移动牧场”工程方案,并已牵头国家相关部委就深远海养殖装备科研课题立项进行论证,并针对深远海养殖加工船开展相关科研攻关。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童波介绍,所谓“海上移动牧场”,指的是包括亲鱼培养、产卵及受精、温度培育、幼鱼喂养、成鱼养殖、收获加工及运输、陆上加工与销售在内的深远海养殖产业链,由一座管控中心、两种核心装备、一组配套船队(捕捞渔船、养殖工船、活鱼运输船、饲料运输船、冷藏运输船、补给船、疫病处理船、废料收集船等)组成,单个牧场所需海域面积 3-10 平方公里,每 5 个牧场构成一个大型移动牧场群(可共享配套船舶),群内各牧场之间距离 10-15 公里。
在“海上移动牧场”,技术含量最高的是深远海养殖加工船。这种船针对高品质、高附加值鱼种,集养殖、补给、加工、储存和转运功能于一体,首次采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方式,开展海上工厂化养殖。深远海养殖加工船依托循环水处理、深水变水层取水和综合智能管控系统,能有效隔绝外来病原,保障养殖系统,提高养殖密度;同时具备自航能力,可快速躲避台风等恶劣海况,兼顾航行过程中维生系统不间断工作能力;还可在船上开展养殖鱼类加工和冷藏存储,提高产品品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