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课程的有关细节探讨
- 来源:未来教育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阅读课,教师,课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2-06 16:4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要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和阅读面,多读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整本书阅读是课外阅读的重要内容等。目前,仍有语文教师用“一本语文书读一个学期”的老方法教学,对课程要求执行不到位。学习语文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书里,必须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要以课程的眼光去处理教学内容,实现教师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学生从“学教材”到“学课程”的转变。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呈现一问一答、你问我答式的线型分散状态,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与语文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学生很少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在阅读过程中鲜有思维含量高的真问题。这可能跟我们的教学过多地倾向于让学生“答”,而忽视了“问”有关。课堂只有从“问题”开始,才能使学生逐渐拥有“产生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继续研究”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前,仍有不少课外阅读课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师为主讲,以教师为主角,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主、主动、积极的阅读学习才是课外阅读的关键。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与教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读与学,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实践要求。以学生为主开展小组聊书会,能体现以生为本的原则,真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解决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不少学生还在被动地听讲、学习,即使有所谓的小组合作也只是形式上的合作。实践证明,板块式、任务式、项目式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开展有效的学习与合作。以适宜的问题驱动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合作学习模式,有利走进名著之门走进名著之门。
名著课程怎么做名著课程资源极其丰富。当面对众多的资源时,不少教师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是不是什么都能设计成课程?是不是应按照课内教学的方式去操作? 怎样才能比较符合实际,并遵循一定的原则去做好名著课程?怎样能更合理、适度地开发名著课程?
教师在设计名著课程时,始终要把“读”当成头等大事。 “原生态阅读”就是读者直接面对文本,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经验和体验来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关系、情节线索、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并在此基础上推断和求证作品的意旨。
“原生态阅读”就是读原著。一部经典作品能为读者提供丰富的心理空间,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坐标。读者只要能沉浸在文本之中,其思想的动能就必定会被唤醒和激发出来,思辨也会由此展开。众所周知,文学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与审美功能。笔者认为,其中认识功能是最基本的,只有先认识、理解了,教育功能与审美功能才能陆续实现。因此,教师可以将文学作品的阅读定位在“对人生的思考与生命的感悟”上,强调阅读文学作品对认识社会、人生和生命的作用。
每部经典都展现了独特的人生经历,每个形象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借助作品展开对人生图像和生命形式的思考。例如,目前关于《西游记》的主题众说纷纭,在面对小学高年段的学生时,笔者认为,可以将其看作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将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历险理解为一个成长的过程。名著课程即课外阅读课程,在具体教学时,教师还要把握好课外阅读的多维度目标。在进行课外阅读交流时,一般要做好以下几点:激发读书欲望、教授读书方法、布置读书任务、渗透阅读策略、提升阅读认知、学会文学欣赏、进行文化熏陶等。经典名著之所以经典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其中塑造了各色各样、个性鲜明的人物,而每个人物又能助推故事情节的发展,古典名著无不如此。因此,读名著、聊名著要从人物入手,以“人物与情节”为抓手,进而分析古典名著的内在含义。
以《西游记》课程的第一课时为例,笔者先以“人物”为切入点,通过归类整理人物形象,按图索骥,发现《西游记》的主题之一———成长,再按照“聚焦主要人物—选择第一主角”的思路展开教学,教学思路清晰明朗。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外阅读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提高课外阅读效率”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目前“名著导读”“班级读书会”等各种形式的导读课、汇报课令人眼花缭乱。但笔者发现,这些读书课一般只关注在开展整本书阅读之前的指导,或者是在读完整本书后的感悟交流,很少关注学生个体阅读的全过程。教师应聚焦某类主题,开展师生共读,一起将课外阅读交流推向深处。任何课程都必须在课堂上得以实施和达成,也必须通过教学活动才能让课程落地。事实证明,通过国际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对接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可行的。教师可以将各个名著课程细化为不同的探究项目,并以甄选后的问题引领整个学习活动,结合阅读、观影、写作等活动开展合作学习。这样一种以学生为主、问题驱动的合作式探究活动更能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素养。
在课程时代,语文教师应当坚持合理地开发、建设名著课程和更有效地实施名著课程,以最终发挥名著课程的育人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