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教材的引路功能 以仿写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 来源:未来教育家
  • 关键字:仿写,教材,功能
  • 发布时间:2021-02-06 17:14

  在低段教学中,如何让教材发挥好写话指导功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教师可以以教材中的文本资源为载体,让学生在技法上进行仿写,在内容上进行拓写,在立意、思路上进行创写,通过这样的写话训练,提升学生的写话水平,夯实习作的根基。

  仿写:开发教材的“示范”功能

  俗话说 :厚积而薄发。学生学语言的基础是积累。学课文语言也是积累,是系统的听、说、读、写训练。教师要充分研读教材,想办法让学生把教材中的语言“例子”学好,积累一定的字词量,这样学生才有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在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教师应依托课文搭好支架。学生通过欣赏课文佳句、熟读并背诵佳段去感受课文丰富的语言、规范的语法、恰当的修辞和清晰的结构,体会作品的精粹,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为之后的习作奠定高起点。

  1 仿句子

  段是篇的基础,句子则是段的基础,把句子写好是写好文章的基本条件。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仿句写话的训练,为此需要对语言点有非常敏锐的发现和把握能力。

  1.1 根据教材后面的提示进行仿写

  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丽的小路》课后有一组表示不同语气的句子:“美丽的小路不见了。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这三个句子说的都是小路,却用不同的语气和句式表述了不同的意思。教师让学生充分诵读和体验,感受“陈述、疑问、坚定”的语气,明白关键词(怎么、一定)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给出中心词(如“书包”)让学生仿照写句子。学生很快就能写出类似的句子来。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类似的训练还有:《要下雨了》课后要求用“正”写话,《乌鸦喝水》课后要求用“渐渐”写话,《称象》课后要求用“一边......一边......”写话,《小蝌蚪找妈妈》课后要求用“已经”写话。练习时,我们不能为仿而仿,一定要在学生充分感悟原句的基础上进行写话练习。除此之外,还要积累一些短语。教学时也可让学生利用这些词语在合适的语境中练习写话。

  1.2结合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式进行写话。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春雨的色彩》中就有这样的句式:“春雨落到(什么地方),(什么)就(怎么样)了。”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胖乎乎的小手》中有“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  )”。教学时可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进行写话练习。

  又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泉水》一文的第二至五自然段结构都是一样的,开头都是先写泉水流过哪里,遇见了谁,然后通过句式“(  )吧,(  )吧! 我的(  )”写出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语言优美,结构简单。笔者在引导学生认真品读描写泉水特点的语句以后,要求他们熟读成诵,然后出示句式:“泉水流过(  ),(  )。”让学生仿照着说说泉水还可能流过哪里,会遇见谁,在说的时候要用上课文中 “火红的杜鹃花”“美丽的身影”“静静的山谷”等词组,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到在事物前加上修饰语可以使描写的事物更具体、生动、形象。

  1.3 经典句式的练习。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夏夜多美》里有这么一段话:“蜻蜓飞呀飞,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坛前,小蚂蚁到家了。”这段话中突出了一个“飞”字。因此,可以让学生结合本课说话:“蜻蜓飞呀飞,飞过,飞过,飞到。”这样的训练,给学生写话搭好了支架,降低了写话的难度。学生有章可循,自然就有话可说了。他们在模仿中、在创造中习得规范的语言,同时还极大地激起写话的兴趣。模仿课文中反复出现的经典句子,的确不失为写作起步教学的良方。

  2 仿段落

  低年级教材中有很多文章的段落结构是并列式的,这样的文章便于学生模仿写话。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四个太阳》,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了四个季节不同颜色的太阳。第一至三自然段的结构都是先写“我” 画了个怎样的太阳送给了谁,之后周围环境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借助这样的段落,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填空式仿写:“我画了个(  )的太阳,送给(  )。”

  在仿写中有学生写道:“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送给沙漠。沙漠马上变成了绿洲,小动物们再也不用为找水而烦恼了。”又如《春雨的色彩》一文中段落结构是相似的,都是小鸟先讲自己的观点,然后说理由。教学时笔者问学生:“那么你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呢?”他们会模仿道:“春雨是五颜六色的。你看,春雨落果园里 ,粉红色的桃花开了,雪白的梨花也开了。春雨落到田野里,金黄的油菜花开了,绿绿的小草从土里钻出来了。”像这样可以仿写的课文还有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荷叶圆圆 》《画家乡 》等。教学中让学生每人写一个段落,串在一起就成了一篇文章,这样学生不会再谈“话”色变了。

  3 仿课文

  小学低年级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为了便于学生模仿学习,很多文章的段式结构都是相似的。如《春雨的色彩》先写春雨的美妙,之后写田野里一群小鸟在争论春雨的颜色,接着分自然段写了小燕子、小麻雀、小黄莺认为的春雨的颜色。学完课文,笔者让学生模仿写《秋雨的色彩》,学生写得有模有样。

  模仿是引导学生走出作文迷宫的导航仪,当然,模仿并不是简单的机械照搬,而是要掌握写作技法,展示学生的个性。只有使模仿的东西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才是有效的、有用的模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