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及应对策略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图书馆,应对策略,通信技术水平
  • 发布时间:2021-03-15 11:33

  图书馆是学习的圣地,当前,已经全面进入了新时代,通信技术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人们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很多设备都已经进行了改革,图书馆也进行了相应的进化,移动图书馆时代意味着图书馆改变了传统服务模式,更易满足用户需求。但是,从目前移动图书馆的服务现状来看还存在些许问题,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移动图书馆发展,因此,还需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予以解决。本文就对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力的应对策略,供参考。

  伴随着我国通信技术水平的提高,移动图书馆已经成为了图书馆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移动图书馆更具有个性化和互动性等优势,更能够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但是,和国外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相比较,我国的图书馆服务要落后一些,这其中还存在一些影响因素导致服务质量没有得到有效提升,所以,移动图书馆必须仔细分析服务现状,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给移动图书馆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 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分析

  1.1移动终端设备比较单一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开发出来了很多的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广泛运用,在移动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也涉及到了这种移动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在移动图书馆中的主要作用就是传输信息,让用户可以及时的接收到实时信息。然而,从当前移动终端设备的现状来看,还存在设备类型比较单一的情况,移动图书馆中所使用的移动终端设备通常只有手机。但是,因为手机的屏幕和尺寸大小有限,在输入方式上并不是十分流畅,在信息资源建设中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增长。并且,到目前为止依旧有不少人对于移动图书馆存在误会。人们对于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概念还只是停留在移动终端设备当中,但实际上,移动图书馆所涵盖的内容和领域都比较广泛,只有开发和应用更多的移动终端设备,才能体现出移动图书馆的价值与存在意义。当有了足够的移动终端设备支持后,就可以提高资料检索、浏览等方面的服务质量,给用户打造一个更全面的阅读环境。

  1.2数字化资源比较缺乏

  移动图书馆的建设和数字化资源有着直接联系,从客观角度上来讲,移动图书馆是建立在数字化资源前提下的,所以,数字化资源在移动图书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数字化资源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多的检索信息和浏览信息,是移动图书馆必不可少的,这也充分的说明,数字化资源是移动图书馆发展与进步的必要条件。从目前的移动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现状来看,整体上还比较缺乏,有着比较明显的局限性。比如,当用户需要继续检索信息和浏览时,就会受到屏幕和网速的影响,这会使得用户的体验效果不佳,最终影响了移动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也直接约束了移动图书馆的未来发展。

  1.3缺乏个性化服务

  移动图书馆虽然有着个性化和互动性等诸多优势,然而从我国移动图书馆的服务现状来看,并没有将个性化特征突显出来。移动图书馆在建设上需要消耗比较多的时间和资金成本,为了可以适当的降低头成本投入,一些移动图书馆在建设时就会直接使用信息数据库信息服务模式,而缺乏了必要的自主研究成分,这就会使得国内的移动图书馆内部功能没有太多的差异。而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除了图书馆得到了改进,用户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移动图书馆不能站在用户的角度上进行开发和建设,就会导致缺乏个性化服务,不能有针对性地满足用户阅读需求,这会在无形中制约图书馆发展。再加上当移动图书馆在直接使用数据库信息服务模式时,没有及时发现数据库本身的问题或弊端,比如操作界面没有个性化设计等,就会导致用户的整体阅读体验不好。更无法感受到移动图书馆和普通图书馆的区别,久而久之就很难吸引用户,给移动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埋下了阻碍。

  2 我国移动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和国外大多数国家相比较,我国的移动图书馆建设时间要晚一些,在2000年才正式开始建设,一直到2005年才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在我国所有的移动图书馆类型中,高校图书馆是发展最为快速的一种,高校图书馆最先推出了WAP服务和短信服务,再后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研发与应用,在2007年的时候,WAP技术就在我国很多图书馆中有所运用。但是,从我国移动图书馆的整体情况来看,在建设时将大部分的重心都放在外围建设上,并没有关注内部实质性内容,这就很难在根本上提高移动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后来,在数字化技术得到开发和推广的过程中,图书馆开始融入数字化技术,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移动阅读的普及,用户得到了更为优质的阅读体验。但在这种情况下,移动图书馆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比如读者流失、成本增加、人才缺乏等,这些都成为了新时期移动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3 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的应对策略分析

  3.1加强服务方式多样化设计

  移动图书馆的建设目的之一就在于让用户可以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因此,为了可以满足更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移动图书馆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服务方式的多样化设计,让服务可以和用户的实际需求相对接,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服务的针对性。一方面,移动图书馆需要通过合作的方式健全数字化资源。在两个或多个移动图书馆之间可以相互合作,建立专门的数字资源信息共享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让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数字化资源实现实时传输、接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用户获取到更完整的阅读资料。比如,当某个移动图书馆中缺乏某一内容时,就可以通过数字化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从另一个移动图书馆中获取该资源,从而实现资源互补,提高整体移动图书馆的阅读质量;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移动图书馆的建设时间比较晚,在服务模式上还比较单一,因此,移动图书馆就需针对该问题进行优化。移动图书馆可以把WAP站点服务和读者服务相结合,从原本比较简单的服务模式转变成为个性化服务。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实现信息阅读、检索、传输等一系列服务的个性化设计,并开发出与时俱进的服务模式,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弥补原有服务方式的不足。

  3.2提高用户关注度

  移动图书馆是我国新时期才开发出来的新型图书馆,也是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所以,必须加强移动图书馆的推广和宣传力度。可以借助互联网和媒体平台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移动图书馆,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只有在得到了更多用户的关注下才能给移动图书馆制造发展空间与机会。并且,在吸引更多的用户之后,移动图书馆就必须要站在用户的需求角度上考虑问题。由于移动图书馆服务功能主要是针对用户开发的,移动图书馆必须深入挖掘用户实际需求,根据用户的性别、年龄、专业、爱好或工作类型等来进行分类,建立不一样的信息数据库。当用户需要检索信息时,就可以选择和自己实际情况相符的选项来检索到需要的信息,这是传统图书馆不具备的服务功能。当用户有任何的意见或建议时,都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反应,而当移动图书馆接收到用户的反馈信息后,则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优化,提高服务质量。与此同时,移动图书馆要想实现高质量的服务,获得用户的一致好评,还必须按照用户的阅读体验设计对应的阅读服务,让用户感受到移动图书馆的个性化和便捷化等特点。在传统的图书馆当中,如果用户需进行阅读,要进行一系列的注册、登录等操作,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浪费时间。而移动图书馆则将这些不必要的环节进行了简化,用户只需直接搜索相关信息就可以进行在线浏览或下载,大大提高了阅读便捷性,这更符合新时期用户的阅读要求。

  3.3提高馆员综合素质

  对于移动图书馆来说,馆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了移动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所以必须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给移动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一方面,移动图书馆可以加强现有馆员的培训工作,将移动服务、网络知识作为主要的培训内容,并定期组织一些竞技比赛等,提高在职馆员的整体素养;另一方面,在引入馆员的过程当中,移动图书馆可适当提高门槛,对应聘者提出硬性要求。从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学历、年龄、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采取优胜劣汰的方法,在众多应聘者中挑选出最优秀的人才,确保进入馆内的人员有着较好的基础。

  3.4引入更多服务技术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移动图书馆在发展中并没有使用太多的服务技术,一般都只是通过手机来展开服务的,这很难提高服务质量,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移动图书馆必须引入更多与时俱进的服务技术,增强用户体验效果。目前科学技术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当在这种环境下移动图书馆可以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比如,可以引入云计算技术。该技术可以将移动图书馆以往的服务模式进行转变,以中转站的方式把海量信息数据保存在云服务器当中,当用户需查询任何信息的时候,都可以通过云服务器来直接查询,大大提高了查询的速度和便捷。

  4 结束语

  通过对移动图书馆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图书馆服务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移动终端设备比较单一、数字化资源比较缺乏、缺乏个性化服务等。而由于移动图书馆建设时间并不长,使得移动图书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比如读者流失、成本增加、人才缺乏等,为了可以推动移动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这些问题加以解决。可以通过加强服务方式多样化设计、提高用户关注度、提高馆员综合素质、引入更多服务技术等应对策略,在优化创新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同时,为进一步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