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扩张,猪价迷局,2021年猪业将走向何方?

  2020风云激荡,已渐渐远去。2021 机遇重重,正步步走来。面对全新的一年,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国家,都需要在合理的预测之下,做出新的规划。虽然被打脸风险不小,但笔者还是想继续在此给出属于自己的2021年养猪业八大猜想。

  猜想一:会诞生第一个出栏3000万头的企业吗?

  巨头扩张堪称2020年养猪业的主旋律。许多人都在惊呼中国养猪业未来将成为巨头的天下。2021年1月初,十大上市养猪企业也交出了2020年的成绩单,它们的总出栏达到了5326万头。不过仔细看具体的数据,相比于2020年初定下的雄伟目标,真正100%完成出栏目标的其实只有牧原、新希望、金新农三家。而且几乎所有企业12月的单月出栏都远超其他月份两倍以上。这也给2021年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悬念,12月的疯狂究竟真的只是为了年报的临时操作,还是巨头产能爆发的开端?而各大企业2021年的目标依然继续加码,十大巨头加起来高达1.44亿头是2020年的2.5倍。2021年出现第一家3000万头出栏的企业,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猜想二:非瘟疫苗还会继续“跳票”吗?

  跳票这个词可能不太准确,毕竟官方从来没有说过非瘟疫苗什么时候要上市。对于养猪人来说,2020年非瘟疫苗的每一个研发进展,的确都会引发一轮非瘟疫苗是不是马上要上市的热议。不过来到2021年,行业对于非瘟疫苗的态度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白瓶苗等非法非瘟疫苗给行业造成的破坏令不少养猪人深受其害,官方也多次加大打击力度。更重要的是,一部分有技术有实力的养猪大企业,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生物安全防控非瘟的体系,某种程度上,他们已经不需要非瘟疫苗,甚至反对不够安全有效的非瘟疫苗。

  猜想三:新冠风险仍在,线上继续成为企业推广主流渠道?

  2020年新冠疫情颠覆了许多行业,养猪业同样不能避免。云课堂,云服务,云推广会等等一系列线上活动蓬勃发展,曾经传统的养猪业突然间也成功上“云”了。当然随着疫情控制,2020下半年众多线下大会也扎堆重开,人气同样火爆。不过养猪业已经成功打开了线上这条渠道。近期国内外的疫情形势都变得严峻起来,行业原有的线下活动可能又将面临暂停或终止的风险。而经过去年的市场教育,今年各大企业再次将重心转移到线上无疑将减少很多阻力。在线会议、短视频等或将会真正成为养猪人生活的一部分。

  猜想四: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重点关注养猪业?

  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史无前例的篇幅提到养猪业,九大举措奠定了全年所有养猪业政策的风向。随后从国家到地方的各种养猪业扶持政策层出不穷,有力的支持了养猪业的复产。2021年相信养猪业依然会是中央关注的重点,虽然生猪的复产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毕竟还没有百分百完成,猪价的高涨也反映了这一点。养猪业的复产彻底完成的标准,除了存栏的恢复,猪价真正恢复正常才是最核心的指标。

  猜想五:猪价会不会跌回成本线?

  猪价堪称养猪业永恒的猜想。尽管猪价的决定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供求关系。然而与猪价永远相伴的另一大猜想就是中国究竟现在有多少猪,未来又会有多少猪。一个简单的能繁母猪存栏数字,十个行业人就能给出十个版本。比如2020年底官方刚宣布生猪存栏连续9个月增长,恢复到常年水平90%。可同期猪价却开启了新一轮猛涨,部分地区重回20元/斤这个重要心理关口。而对于2021年的猪价,行业的意见分歧不是一般的大。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农财宝典近期的报道中提到一位分析师认为2021下半年猪价将回落到25元/公斤,竟然有许多读者评论,是不是写错了单位,应该是25元/斤才对。这截然相反的两方都对自己的想法充满信心。

  猜想六:进口肉风光不再?

  2020年中国进口肉预计超过400万吨,不仅创纪录,而且直接把记录翻了一倍。非瘟之后上千万吨的猪肉缺口摆在那,进口肉的增长不可阻挡。但光靠进口肉肯定是没法彻底解决猪肉的供应。2021年的进口肉将面临一个全新的阻力,新冠疫情风险。考虑到国外疫情的严重性,进口肉的疫情风险恐怕将长期存在。2021年,进口肉想再继续增长,恐怕难度不小。

  猜想七:楼房养猪面临实战考验?

  楼房养猪在2020年也是非常火爆,养猪业不断刷新楼房养猪的高度。从一开始就有许多养猪人疑虑楼房养猪在生物安全、转猪运猪、粪污处理等方面的实用性,当然各家做楼房养猪的企业也给出了自己的方案。可以说楼房养猪1.0时代,还没有一个真正的标准。更重要的是,许多大型楼房养猪项目2020年还只是在建设阶段。2021年,会有一大批楼房养猪项目要真正进猪,并且逐步满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楼房养猪来说,2021年必然会体现出不同设计之间真正的优劣之分,淘弱留强,楼房养猪2.0时代即将到来。

  猜想八:80后的董事长,00后的场长,养猪业掀起青春风暴?

  养猪业一直被誉为永远的朝阳行业。近年来,养猪人群体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上至刘畅、林峰、陶业等猪二代开始成为各大农牧企业的领导者,下至猪场的员工也在全面年轻化,笔者就已经遇到过两位1998年出生的猪场场长。一个行业的持续发展必然需要新鲜血液的涌入。而且这些年轻人进入养猪业,并非简单的接班。年轻人带来的全新思维也将重新塑造整个养猪业,他们将和养猪业本身的智能化、集约化的趋势相辅相成,未来的养猪业将不再是一个传统的农业,而是一个真正面向未来的产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