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猪抛售或致后市紧缺,2月猪价将高位震荡

  节前价格冲高回落

  从当前全国猪价走势来看,总体呈现高位震荡的特点,这是多种因素共振的结果。然而过了腊八后,全国猪价却出现走跌并有加速迹象。1月22日,新牧网监测数据显示,首先是东北地区猪价强势下调,辽宁规模场主流出栏价下调到16.7元/斤,内蒙、黑龙江规模场出栏价下调到16.5-16.7元/斤。华北及西北地区猪价下调,河北规模场出栏价下调到17.1元/斤,陕西地区规模场出栏价下调到17.2元/斤,山西规模场出栏价下调到17.0-17.1元/斤。华中地区猪价跌幅0.5元/斤左右,河南规模场出栏价下调到17.1-17.5元/斤,屠企采购价报17.0-17.5元/斤;两湖规模场出栏价下调,湖北规模场出栏价格下调到17.6元/斤,湖南规模场出栏价报18.7元/斤。

  虽然很多养猪人都熟知猪周期中涨久必跌的规律,但在春节消费旺季猪价走跌,一时打乱很多卖猪人的阵脚。“近期的行情的确有点乱。”山东某生猪贸易中心负责人张君同时告诉记者,现在270斤以上的大肥猪掉价不是很明显,主要集中在小标猪阶段,体重在170-200斤左右的价格变化很大,屠宰场报价每斤就报价十五块多点。

  │跌价受多重因素影响

  就跌价原因,张君也直言道:“200斤大小的猪,不发病谁愿意卖。”除了近期广东平远出现非瘟疑似案例外,部分业内人士透露北方近期猪场发病严重。在张君看来,现在行情主要还是受疫情影响抛售影响较大,不然按照现在行情养殖户是不会轻易卖的。某屠宰场也向记者反馈,“近期我们接到卖猪的电话很多,市场抛售情绪较浓。”

  北京新发地市场部经理刘通谈到,猪价回落的原因是有一批毛猪希望赶在春节前出栏,养殖场出栏的意愿增强,所以这也导致肉猪价格也出现松动。

  记者发现,从近期新发地市场上销售的白条猪单重来看,绝大部分属于“标猪”,单重集中在80公斤/头左右,与前一段时间上市的单重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在10-11月份时,市场上销售的白条猪单重是小体型的占比较大,其次是超大体型的,大的大、小的小,标猪占比较小。

  刘通谈到,“进入农历腊月以后,市场上白条猪的单重呈现枣核型分布,说明体型过大或者过小的毛猪已经被消化殆尽,近期养殖场出栏的意愿比较平和,也意愿赶在春节前多出栏一些。本周中期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低于42元/公斤,是去年年底以来的最低价,就是养殖场出栏意愿增强的结果。”

  除了提前出栏影响行情外,湖北生猪经纪人谢金凤认为,近期储备肉投放频率提高,也影响了猪价走势。据农财宝典记者了解,12月以来,已向市场投放5批次储备冻猪肉来给猪价“降温”,且投放频率近期明显提高,抑价效果显著。

  后市行情将在高位震荡

  从猪肉季节性消费影响猪价规律来看,一般12月份猪肉价格季节性上涨,主要受需求好转影响。业内某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小标猪的提前出栏,势必会导致后市一定程度的标猪紧缺,近期的猪价回调,为后市反弹创造条件。春节后,受猪肉消费边际减少影响,加之供应端生猪供应集中出栏,通常2-3月份下跌概率较大,但受益于当前小标猪的提前出栏,预计届时猪价仍在高位震荡运行。

  谢金凤谈到,“当前来看卖猪的比较多,猪价掉的也比较多,猪价跌两天更多养猪人会恐慌出栏。”她反馈这两天出售小体型猪的人也比较多,过了这几天后,行情会出现反弹,但不会超过前期20元/斤的高点。

  刘通表示,进入农历腊月以后,需求在逐步增加,上市量也会同步增加。只要运输道路通畅,上市量能够满足需求,价格上涨的空间并不很大,但是下降的空间也相对较小。肉价如果出现下降,也要等到春节过后。

  (责任编辑:王之娴)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