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仅仅是开始
- 来源:《第一财经》YiMagazine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手机,数字媒体,智能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6-13 15:07
这期杂志售卖的时段,恰逢国庆长假,希望购买了纸质杂志的你,有时间静下心来阅读它,而不是不由自主地拿起手机—你可能都意识不到“拿起手机”这个动作了。
我们每个人都意识不到了。十年来,手机成了生活的重心。这个习惯不是一天形成的,它穿透了十年间技术发展的轨迹,逐步将我们的注意力附着在手机上。本期封面故事探讨了这个过程,也将编辑部的思考融入其中。这种思考其实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选题会上也时有争论:占据了我们大量时间的智能手机,是否进入了一个创新瓶颈期?我们的生活能否回到智能手机之前的状态?令人感到悖谬的是,该环节的讨论过程中,参与者也禁不住看几眼手机。
2017年,中国人均花费在数字媒体上的时间为3小时14分钟,约等于我们花在电视上的时间。后者为了达到这个数字几乎用了半个世纪,而智能手机诞生至今不过十余年。太多的应用利用手机消耗时间,而我们对此却无能为力。
不过,和十年前颠覆有点“蠢笨”的功能手机相比,后iPhone时代的智能手机在真正的颠覆式创新上有点乏善可陈。2017年9月,iPhone X的问世值得期待,但并没有改变这一状况。Home键的消失,全面屏及人脸识别功能的启用,都在此前预料中,也难以称得上全新的技术革新。在对行业的改变力度上,它很难和第一代iPhone相提并论:那是无可争议的里程碑式产品,2007年因此才得以被列入数字革命编年史。
正如凯文·凯利所言:一项技术问世之后,我们需要大约十年的时间才能对其意义和用途建立起社会共识。或许现在才是我们审视移动互联网之于人类意义的恰当时机。
iPhone更像是一个起点,它重新塑造了互联网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在持续数十年的数字革命过程中,我们先是经过了计算机的普及,然后则是浏览器主导的PC时代,那是个短暂的开放的岁月,此后的移动互联网建立了封闭的平台系统,多种应用整合其中,以信息流的方式推送给个人。手机能够实现的功能空前地丰富起来,阅读、娱乐、社交、支付等不一而足。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和现实本身渐行渐远。 internet提供了信息无限流动的可能。某种程度来看,是信息而不是手机统治了世界,有利有弊—就像任何一个技术所造成的结果那样。
过去十年,数字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手机成为一大拨生意的中心,但它绝不会是终点。大约从第一条铁路诞生以来,无论主观意愿如何,我们都处在被技术逐步改变的进程中,未曾止步。在反思与审视之后,我们更为关切的,是未来会如何。
我们所处的世界有超过50亿块电子屏幕在闪烁,它们不仅推送给我们消息,还从我们这里获得各种数据和反馈,相当于创建了一个双向的信息通路。得益于移动互联网,人类社会90%的数据是在过去两年产生的。大量数据将被机器算法深度学习,以此来为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打下基础。
至于人工智能能否成为“The Next Big Thing”,手机的替代品会是什么,这些答案已有了点端倪,但需要我们用下一个十年来探索。一切仅仅是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