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当上优衣库的大区经理

  从一个应届毕业生到管理近40家店的大区经理,洪虹只用了6年。

  以管培生的身份加入优衣库,洪虹在店铺工作一年后开始做店长。此后,每隔两年她就晋升一次,从管二三十人的小店到管六七十人的大店,再从店长变成区域经理。最近一次晋升是在今年3月,她成了优衣库迄今在中国市场最年轻的大区经理。

  “这6年里最大的挑战不是后来的晋升,而是突然被公司从重庆调派到西安当店长。”洪虹说。上班第一天,洪虹看到卖场全是顾客,心情却没有很好。“我有点小崩溃。”洪虹说。她发现,店里生意很好,货品的陈列做得却不好,店员也没有积极做事,顾客翻乱的衣服并不会很快被重新叠好。

  作为空降店长,洪虹起初打算默不作声,用自己多干点的方式把门店生意打理好。她以前也这样做过,叠衣服、改裤子、陈列商品、给模特做搭配……店员照顾不到的地方她通常就直接上手做。但很快,她发现自己做不到了。因为西安开元店是销售业绩在全国排名前十位的大店,团队规模也是重庆门店的3倍。

  洪虹发现自己必须学会驱动员工去工作,而不是代替他们工作。一次全员会议上,她直白地表示消费者对开元店的服务评价很不好,而她的任职目标是把这家店变成优衣库的全国模范店铺—不止在市场环境好的时候生意好,在市场环境不好的时候也能通过好的服务维持业绩。“团结不是应该团结在人之下,而是团结在目标之下。”洪虹说。开完大会,她还把成为模范店铺的大目标拆分成每个月需要做的具体的事。

  但是因为急于取得成效,洪虹留给员工的印象是“有点凶”,一些员工一开始并不买账,甚至抵触她推进工作。沟通技巧不够灵光,洪虹就采用了最笨的方法,每天跟这些员工一起上下班,一遍遍地重复“我们的目标是什么”,让他们理解只有店铺成功,店铺里的每个人才能成长。在团队目标的基础上,洪虹又找到每个员工谈话,跟他们讨论个人的职业目标和达成的方法。

  “你不帮他们做规划的话,他们靠自己发展会很慢。”洪虹说。这些员工基本都是西安本地人,洪虹非常懂这些在家乡工作的人的心态,调任西安之前,她在重庆出生、读书,从小学读到大学,毕业后又在重庆工作,如果不是5年前的那次调派,她大概这辈子都不会走出那个城市。“当时就觉得自己的城市挺好的,优衣库公司也不错,也没有那么大抱负。” 洪虹说,被迫调任的经历实际上帮她做了自我突破,反过来,她希望自己也能给这些西安本地的员工带去类似机会。

  一些员工开始把洪虹当做职业模板,半年后,优衣库西安开元店真的成为公司评定的全国模范门店。目前,从这家门店成长起来的店长、区经理超过10位,其中有些人像洪虹一样,开始走出自己的出生地,到武汉、深圳等全国各地工作。“一个人是有可能改变另一个人的人生的。”洪虹说,前提是有人给他们制造一个憧憬或者机会。

  目前,洪虹是管理36个店铺的大区经理,工作内容也从具体的门店经营转向思考区域战略。她并不满足于当前的职位,接下来还想去市场部、商品部和物流部学习,她认为,若要晋升到更高职位,必须懂得更全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