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机器人产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 来源:智能制造纵横
  • 关键字:中国,机器人,产业
  • 发布时间:2021-07-06 10:33

  早在2015年,《福布斯》杂志就“警告”日本⸺中国或阻碍日本机器人产业问鼎全球第一。当时间来到2021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额度已经达到2019年日本机器人市场额度的三倍,并常年占据全球机器人市场第二位。

  同时,2021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在此背景下,如何乘政策东风把我国机器人行业做大做强?6月18日,由中共常熟市委、常熟市人民政府主办,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平台创新联盟、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常熟创新中心承办的国际机器人产业合作高峰论坛在常熟会议中心顺利召开。论坛以“聚焦数字经济,助力绿色发展”为主题,围绕机器人赋能绿色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以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下国际机器人产业协同发展等议题,共同探讨中国机器人行业绚丽的未来。

  近年来,中国机器人市场高速增长,2016年我国机器人市场销售规模为368.2亿元; 2020年预计市场规模突破700亿元。中国机器人市场销售规模过去5年年均增长达到34.2%,成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机器人市场之一,且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

  行业的腾飞,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十四五”规划就是机器人行业的“天时”。论坛中,多位嘉宾表达了“十四五”对机器人行业的重要性。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平台创新联盟执行秘书长周明玉中表示:“十四五”规划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逻辑主线,全力倡导数字经济、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这就要求机器人行业不再单点发力,需产线结合,迎合时代变化,在新的领域开启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了让中国机器人产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全国各地规划并实施了一批机器人重点工程,涌现出大量机器人产业化基地,为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创造了绝佳的“地利”。

  目前,全国机器人行业版图主要分三大块:

  长三角地区: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起步早,集制造、应用于一体,形成以上海、昆山、无锡、常熟、徐州、南京为代表的产业集群。

  珠三角地区:发展势头良好,创新能力与影响力方面位于全国前列。形成了以深圳、广州、佛山、东莞为代表的产业集群。

  京津冀地区: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凭借突出的区位优势以及良好的制造业基地,形成了北京、天津、河北机器人产业集群。

  传统观点认为,我国机器人产业以工业、汽车、电子行业为主。随着技术创新能力增强,高精密减速机、运动控制、高性能伺服驱动等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整机功能和性能取得长足进步。虽在教育、医疗、家居、农业等领域已有一定发展,但尚属于入门阶段。自然,新领域的开发也成为各大产业集群争相攻关的课题之一。

  为了更好地助力机器人市场发展,长三角地区以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相城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研究院、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为“点”,以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平台创新联盟为“面”,以点带面,互助共赢。

  以常熟为例,常熟市已落户机器人相关企业近100家,培育了一批行业细分领域领军企业,在服务机器人,无人机,激光雷达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应。

  常熟市人民政府市长焦亚飞表示:常熟在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的同时,正加快布局以服务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积极打造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园。目前,常熟市已累计投资50亿元,预计达产销售100亿元。为助力机器人企业快速成长,常熟市专门制定了《常熟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对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相关产业提供完善的财政资金投入,创新应用示范,产业载体建设,专业人才等政策配套。

  在各城市积极推进机器产业落地的同时,将邻近地区联合一起的产业平台起到了“1+1>2”的推动作用。比如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平台创新联盟围绕着长三角一体化机器人产业合作,建设跨区域产业生态,集聚区域新型产业集群。为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尤其是医疗机器人、微纳米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教育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当然,光有这些还不够,中国机器人行业能否再创新高,相关企业对新应用领域的开拓将决定了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深度和未来。

  在国际机器人产业合作高峰论坛中,不少杰出企业代表也发表了企业自身对机器人行业的思考与探索。

  苏州博田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伟以“AI赋能农业机器人的机遇与挑战”为题,分享了博田自动化对中国农机行业的看法和发展方向。他表示:农业机器人市场正从蓝海过渡到到红海期,农业机器人是农业科技赛道的最高级阶段。“我们跟国外相比,虽然处在跟随并跑的状态,但跟他们的差距没那么大。个人认为AI在农业上的应用有四种:田间管理、农产品追溯、畜禽养殖、农业机器人(视觉伺服)。”他如是分享道。

  此外,大阪大学教授原田研介展示了机械臂在抓取操作的时候是怎么从机械化简单操作到智能化操作,进而走向柔性化操作的过程。上海保利佐川物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周永彬分享了物流机器人在日本的应用。最后,嘉宾们通过圆桌论坛,各抒己见,表示了对中国机器人市场的信心和决心。

  正如日本国驻上海总领事馆领事和仁一纮所说:中国具有巨大的机器人市场,随着5G等技术的发展,今后中国的机器人事业还将取得更加长足的进步。中日企业友好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创造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