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究

  • 来源:未来教育家
  • 关键字:高中,化学,实验
  • 发布时间:2021-08-04 21:19

  生活化教学的目的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实现知识的延伸,让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并不只是局限于课堂,让学生所获取的知识的来源并不仅仅是课本内容和框架式的讲解。因为化学是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的科目,单凭教师课堂上的讲解,学生很难快速掌握化学知识。新课标中提出了要让学生全方面发展,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只有在实验教学中融合生活化元素,我们的教学过程才能更接地气,学生也才能更轻易地了解知识、掌握知识。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才能得到提升。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才更容易达成。

  1 将生活常识导入课堂,让学生的实验兴趣得到激发

  高中阶段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深度,因为学生的思维在发展,对知识的渴求也更加强烈。尤其化学属于理科,相较于初中来讲,高中化学会更加抽象难懂。对于之前的学习,学生还可以将课本内容和生活联系起来,降低学习的难度系数。然而,高中阶段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得并不是很密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掌握重点内容并做到合理运用。化学实验教学与理论知识教学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理论知识只需让学生记住并掌握就可以了。化学实验却是一步错步步错。不仅如此,一个实验中的考点特别多。教师若将新旧知识穿插在一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也会觉得很难记忆。想要改善这种情况,教师就得在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时,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融合进去。教师可以先做简单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及探索。这样既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还能轻易地让学生接受。教学效率也能得到提高。

  化学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现象的观察和总结,生活中简单逻辑思考的积累,对于学生实验思路的设计更加有帮助,对于学生思路的拓展和延伸更加有利。教师不应该将学生的实验思路局限在课本已有的知识框架中,限制学生的逻辑思维拓展,养成学生依赖书本、盲目相信书本的习惯,而应该鼓励学生从生活现象出发,进行化学实验设计思路的理解和迁移应用,从而提高学生化学知识学习的灵活性。在设计生活化的实验时,教师要思考,实验中的哪些材料,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代替,而生活中产生的哪些现象,可以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解释,然后采用那些具有代表性的素材。例如,在“淀粉的水解”、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先不要让学生跟着课本上的步骤进行实验,可以先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物品含有淀粉。在产生互动后,教师再进行引导,将淀粉水解后是葡萄糖的知识带到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这样不仅能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在设计实验的时候要注重生活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一点,即生活实际在化学知识的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虽然采用题海战术可以快速有效地让学生的成绩得到提高,但却步了应试教育的后尘。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是人们根据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得出的总结。因此,在设计实验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将生活实际融合进去,让学生的思路得到有效的拓展和延伸。虽然课本上的知识是直观的,但是教师不应该限制学生的思维,更不能让学生对书本产生依赖。只有让学生细心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教师在加以利用,将那些生活现象融合到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才能灵活运用知识、掌握知识。因此,在化学实验的设计中,教师要将所有的细节都考虑到,如实验时会用到什么材料,实验室里没有的话可以用什么东西代替,学到的知识可以解释什么样的生活现象,如何直观快速地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只有利用那些具有代表性的现象开展实验,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也才能将教学目标更好地达成。

  例如,比如,在生活中醋可以用来消除水垢;可以帮助胃酸分泌过少的人增强食欲,使其疾病得到治疗,也可以用来杀菌,可以使骨头中的钙质和磷质被人体更好地消化和吸收。这些生活中的智慧都可以和学生的化学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启发学生的实验思路。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现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知识面能得到拓宽,明白醋的多种作用。这样能促使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小技巧联系起来,以启发学生的实验思路。

  3 将实验用品生活化,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被激发

  新课改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教师要给予学生在学习需求与想法上最大限度的尊重,并且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学习,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及思考。学生在接触那些陌生的实验用品的时候难免会觉得有些慌张,从而产生抵触心理。教师完全可以将实验用品生活化,从而减轻学生的恐惧感,鼓励学生根据课本实验进行拓展延伸,通过单一变量的方式进行对比实验,去探索证明实验规律的普适性及实用性,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结论。

  例如,在“晶体”的教学实验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可食用晶体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然后利用实验工具观察晶体,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晶体的结构和和形态进行全方位了解,加强学生对晶体的认知。

  4 结束语

  化学知识较为抽象,知识点比较烦琐,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做到框架式学习,同时更需要做到对零碎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化学实验的学习也是如此,既需要学生进行实验架构和实验思路的分析,也需要学生进行实验用品和实验细节的分析,甚至需要学生根据生活常识,进行实验的拓展延伸即便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化学基础,但是想要快速掌握化学知识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到框架式学习,还要让学生理解并记忆零碎的知识点,并通过化学实验教学生活化的方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