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么美好,空气多么肮脏

  我的小时候,早上上学的时候,我的外婆总是叮嘱我说:“早上空气新鲜,多吸几口清醒脑袋,好好读书。”作为一个三好学生,我当然会听外婆的话。只是若干年后的今天,我才知道好好读书我做到了,清醒脑袋我却未必做得到。这是因为空气中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悬浮颗粒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悬浮颗粒泛指悬浮在气体当中的微细固体或液体。对于环境科学来说,悬浮粒子特指空气中那些微细污染物,它们是空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当中小于10微米直径的悬浮粒子,被定义为可吸入悬浮粒子,它们能够聚积在肺部,危害人类健康。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对人体危害最大,因为它可以直接进入肺泡。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为了准确测量PM2.5全球分布情况,专家将目光投向卫星。借助美国NASA的帮助,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哈里发克斯市达尔豪西大学的研究人员亚伦·范·唐克拉尔和兰德尔·马丁制作出了全球第一张长期2.5微米悬浮颗粒分布地图,我们才得以对全球空气污染情况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这张地图展示了2001至2006年全球平均PM2.5分布情况,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有关危害人体健康的颗粒物质分布情况。尽管与拥有完善的地面空气污染监测网络的发达国家相比,唐克拉尔和马丁新开发的融合技术未必会提供出更加精确的结果,但它却为目前为止仍未进行过空气污染水平评估的多数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首份PM2.5卫星评估结果。

  这份空气质量地图显示出,在从撒哈拉沙漠到东亚的大片地区,PM2.5值非常高。在发展中国家,烧煤的发电厂及工厂都缺乏过滤设施,源源不断地制造硫酸盐和烟尘颗粒。

  此外,机动车排气装置也释放了大量硝酸盐及其他颗粒。而且,农业燃烧及柴油机也会产生被科学家称为炭黑的黑色烟雾。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PM2.5小于10是安全的,而与全球人口密度图对比就会发现,世界上超过80%的人口正在呼吸严重污染的空气。之所以世卫组织会如此定义PM2.5,就在于这类颗粒可以轻松渗透人体免疫系统,深入人体肺部,有些超微颗粒甚至可以渗透进血液,从而引发包括哮喘、心血管疾病、支气管炎等各种疾病。据美国心脏协会估计,仅在美国,每年就有约6万人因PM2.5空气污染死亡。最可怕的是研究人员还尚未筛选出影响人类健康元凶的特定颗粒—PM2.5颗粒种类繁多混杂,而且它们之间还会发生反应产生新的混合颗粒,加大了研究的难度。

  看了这张图咱们顿时有种无力感,俯卧撑、打酱油、躲猫猫这些,咱们可以靠着放弃来避免。可如今看来,咱们已经弃无可弃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