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纺织 创领未来
- 来源:中国纺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纺织,中国,智能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8-14 15:41
近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纺织》杂志社与中国恒天集团共同主办的2021 中国纺织智创论坛在上海召开。
此次活动主题为“智造纺织 创领未来”。2021 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四五”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必将面临更为复杂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智造纺织 创领未来——2021 中国纺织智创(上海)论坛”集结行业协会领导、全球纺织产业链龙头企业负责人等领军人物,全面深入探讨中国纺织工业“十四五”时期发展的着力点、落脚点以及“智能制造”、 “绿色制造”在纺织工业中的创新、可持续发展。
活动当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原会长王天凯,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海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梁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副会长端小平,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陈新伟,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会长陈志华,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监事长朱北娜,中国棉纺织协会会长董奎勇,《中国纺织》杂志社社长徐红,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杰,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运行部运行处处长李伟,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颜甫全、原副总经理叶茂新,以及行业协会代表、企业代表、媒体代表共300 余人出席了会议。活动由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顾平主持。
“十四五”何去何从?纺织业发展路线明晰
“十四五”时期,中国纺织工业该如何主动作为,创新发展?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就 “‘十四五’中国纺织工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
他表示,“‘十四五’时期要让纺织产业基础高级化,实现产业链的现代化。首先,就是要发展新材料产业。在 ‘十四五’期间,针对尤其是以涤纶和锦纶为首的常规纤维要加快功能化、差别化的步伐;针对高性能纤维,要进一步进行优化提升。其次,要提高纺织、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的先进制品占比。”
高勇强调,在过去几年,纺织工业已经装备了超过1000 万锭棉纺智能化装备。如果在未来几年,能够将细络联合机利用起来,细纱机实现自动接头,那么,预计“十四五”期间,“黑灯工厂”目标基本可以实现。此外,化纤智能化生产示范线,尤其是化纤长丝生产线的技术水平基本上都是世界一流的;服装和家纺的智能生产线同样出乎意料表现出良好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质效。高勇说:“我们要把这些智能制造生产示范线进一步在行业内进行全面推广,同时还要考虑用信息手段对目前量大面广的存量设备进行提升。”
关于如何推动纺织产业链的现代化,高勇以“三个调整”进行了解读。一是让产业用纺织品规模在整个纺织工业中实现进一步扩大;二是除了卫生和抗疫用纺织品之外,其他不论是交通用、土工用以及国防领域的纺织品应用也要实现进一步提升;三是要继续推进区域结构调整。
新格局下有新作为恒天集团将全面推进行业数字化转型
论坛现场,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海涛以“新发展格局下恒天集团的现在与未来”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
他指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将为“十四五”时期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空间,也向纺织机械制造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海涛从三个层次解析了“十四五”时期纺机行业面临的趋势和挑战。“首先,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既是未来纺机设备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近年来纺机行业发展的最重要特征。其次,智能工厂模式有望成为纺织行业的重要实践,并为下一步基于人机一体化的纺织智能制造奠定基础。再有,‘十四五’时期,纺机头部企业需加大培育数字化服务能力,加强供应链数字化创新,实现从传统制造型企业向‘智造+ 服务’型企业的转型升级。”
关于在新发展格局下的恒天集团 “十四五”时期目标,刘海涛说,为满足全球纺织工业发展的要求,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智能化最优产品和服务,恒天集团将围绕纺织数字化、智能化、短流程及纤维素纤维制备,持续进行科技研发与产品提升,提高纺织机械和专用基础件的质量和可靠性,支持纺织产业由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向技术密集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全面推进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链长”辐射带动作用。
就“十四五”期间具体举措而言,刘海涛表示,恒天集团将从科技创新、市场拓展、数字化转型、打造纺织生态圈等方面发力,为规划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和支撑。“我们将发挥集团现代纺织贸易业务的供应链创新作用、新型纤维材料业务的示范作用、先进非织造材料业务的示范及拓展作用、集团金融投资业务的支撑作用,以保障‘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实现。”刘海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