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片市场低迷,中影开始布局新赛道

  • 来源:电影中国
  • 关键字:进口片市场,布局,新赛道
  • 发布时间:2022-01-15 14:08

  出品影片“刷屏”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中影产业链涉及影视制片制 作、电影发行营销、电影放映及影视服务等多领域。

  2016年春节档创下34亿票房的《美人鱼》,2017 年献礼建军90周年的《建军大业》,2018年创造了现 象级IP的《唐人街探案2》,于2019年开创国产硬核科 幻大片先河的《流浪地球》,2020年纷纷取得票房和 口碑双丰收的《我和我的家乡》《夺冠》《一点就到 家》……这些影迷们耳熟能详的大片均由中影主导或参与出品。2021年春节档上映的现象级爆款《你好, 李焕英》,这部荣升中国影史票房第二的影片也有中 影参投。

  2021年国庆档备受瞩目的《我和我的父辈》由中 影主控出品,该片接棒《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 家乡》,三者共同组成“国庆三部曲”。相比前两部作 品,“父辈”将视角聚焦在“小家”,带领观众共同追 忆时代变迁,讲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深切感情。

  不过影视制片作为中影的核心业务之一,财报表现 并不强势,据2021年半年报,该业务目前位列营收第四名。当然,影视创作是企业的核心,中影 在这一赛道的力度定会持续加强。目前, 公司主导或参与出品、正在开发中的项目 还有《流浪地球 2》《伟大的战争•抗美 援朝(上下部)》等。 当然,出品大片对于这家公司来说, 只能算是主业之一,中影在圈内最令人羡 慕的身份是发行“大佬”。

  进口片业务受阻

  中影的母公司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是 中国内地唯一拥有影片进口权的公司, 在这方面其不仅是“一家独大”,且是 “独家独大”。在引进片发行上独具优 势的中影,疫情的到来却打乱了该业务 正常的节奏。

  受疫情影响,大体量、大制作的进 口影片生产周期拉长,上映时间变动,影 迷们能明显感受到院线的外国片量变少。

  据艺恩数据,2020年进口分账片总票房为 18.68亿,仅为2019年同类票房额的十分之一;进口买 断影片数量为38部,较上年同期减少12部,仅贡献8.8 亿票房额,为2019年的五分之一。

  根据2020年和2019年年度报告显示, 2020年中 影发行进口片的全年票房仅17.38亿元,相比2019年 122.27亿元,下滑85.79%。今年态势有所缓和,但距 离此前业绩还有很远。

  转折路上

  疫情冲击着影视行业,也带着机遇而来。

  自去年引进业务遭遇逆势之时,中影就迅速调整布 局,影视服务业务异军突起,成为2020年中影营收的第 二大支柱,带来了意外的转折。

  今年,中影再次布局业务体系,将科技和创新从原有企业架构特别拆分出来,形成了创作、发行、放映、 科技、服务、创新六大板块业务架构。

  虽然2021年服务类营收尚落后于其他主业,不过 变更后的内容更加丰富,包括影视制作业务、票务平 台业务和融资租赁业务等,此前该业务为影视器材业 务等。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影旗下的中影基地在今 年共为332部影视作品提供了制作服务,包括电影《长 津湖》《1921》以及剧集《北辙南辕》《理想照耀中 国》等。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科技板块。近期,在北京国际 电影节中国电影高峰论坛上,中影副董事长、总经理傅 若清表示,在未来5年规划中,首次中影明确提出了电 影科技这个重要方向,以科技创新作为中影全产业链发 展的重要支撑。

  最直观的例子是,中影已进入布局高格式电影赛 道。今年6月,中影决定收购CINITY相关公司股权。

  CINITY是目前唯一支持4K/3D /120帧1250Mbps内容 解码播放的放映系统,为行业最高技术标准。截至今年 6 月,国内已正式运营的 CINITY 影厅共 52 个,已完 成安装待开业影厅 2 个。

  2016年敲钟上市的中影,在招股书中将自己定位 为具备全产业链的综合实力。如今,中影在不断完善和 拓展产业链条,为内容生产提供支撑。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进口片业务逐渐 回暖。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影发行进口片数量为 61部,相比去年同期的17部,增长了259%。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