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没有赢家的角力

  • 来源:电子竞技
  • 关键字:赢家,创作,歌颂
  • 发布时间:2022-07-14 12:00

  2021 年12 月4 日,ID 为“bella 小姐月光加冕”的 B 站UP 主发布了名为《孤泳者》的二次创作,并附上了介绍:“职业不是攀登高峰,赖得越久才越值得歌颂”。

  尽管创作者本人声明这段二次创作针对的是部分情绪激烈的Uzi 粉丝,但当《孤勇者》本身的热度未褪去,Uzi 复出再度站在舆论场的中心时,意有所指的歌词让Uzi 不可避免地被牵扯其中。

  在社区的玩梗浪潮里,《孤泳者》事件成了这段时间《英雄联盟》社区里的热点话题。

  在《英雄联盟》的社区里,围绕着一些有流量、有知名度的选手,不管是出于赞美或是质疑、讽刺,类似的二次创作并不罕见。

  比如,这名UP 主除了《孤泳者》之外,还有《冠军一道桥》等一系列类似的创作。而有的粉丝在看过了《孤泳者》之后,也调侃其不如《澡巾》、《澡手》等表达类似情绪的作品。

  就算在其它更成熟的体育赛事的内容生态里,这类内容也不少见,只不过,和后者真正的“聊博一笑”相比,前者也许确实带有娱乐之外的其它意味。

  在我看来,被包裹在对立情绪里的,其实是社区里一些粉丝有意或无意的反抗。他们在反抗什么?其实歌词的第一句已经很清楚了:神,是伪造的。

  在讨论今天的主题之前,有一点是需要明确的。在竞技体育赛事的讨论范畴里,对于选手或是比赛的讨论不管正面还是负面,都是正常的。

  去年,梅西拿了第七座金球奖就引发了所谓的“应该与否”的讨论,这恰恰是竞技体育的魅力。就像穆里尼奥说的:“任何人,都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教练或是球队经理,不管坐在长凳上,还是电视机前,任何人都可以指点江山。”

  回到今天的主题,从“神,是伪造的”的歌词出发,无外乎两点,Uzi 是否名副其实,以及“造神”。

  Uzi 是否名副其实目前仍未有确切答案,因为这涉及到选手评价体系的问题。

  不管是和NBA 由“RPM、BPM、WS”等数据构成的复杂体系横向对比,还是《孤泳者》引发的长久讨论,电竞或者说《英雄联盟》项目,尚且不具备一个能提供足够公信力和说服力的评价体系,于是,我们也无法客观地说“伪造”是否成立。

  但“造神”,却是可以讨论的。

  可能很多粉丝会觉得,某位选手成为明星是粉丝们自发选择的结果,这忽略了一个前提,那就是摆在粉丝面前的备选项。这背后,则是一直以来提到的电竞造星。

  事实上,不管是助推赛事发展,还是解决短期内的经营诉求,只要时机和条件合适,选手因为可以迅速汇聚起大量的流量,一直是颇有价值的资产。

  而当2016 年直播平台的介入间接推高了整个行业的成本时,惯性之下,无法节流,只能开源的联盟更加需要将一些选手推到舞台的最中央。

  将谁推到舞台的中央呢?其实在2017 年,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都符合的选手,真的不多,Uzi 就是其中之一。

  就像是知乎上一个回答提到的:“不管Uzi 愿不愿意,那只大手都将他推上了王座。”

  之前有一个做赛事的人告诉我,2016 年其实是观众群体变更的一个分界线,他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场馆后门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女粉丝堵选手了。

  实际上,跟随着2017 年、2018 年、2019 年,连续三年一波又一波的热度,大量新的粉丝开始涌入电竞社区,原本硬核的粉丝行为也开始多元化。

  这些新人遇到了站在流量顶峰的Uzi、厂长等人,并且在俱乐部、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被俘获。滚雪球之间,神就被造出来了。

  但问题就出在这儿,或者说,当下一切争论的源头就在这儿。

  神虽然被造出来了,能不能坐稳却成了问题。而且,这个事儿从来和冠军无关,比如马龙、艾弗森这些无冕之王,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神。

  想一想艾弗森拖着一身伤病将队伍一步一步拖进总决赛,想一想和约翰斯托克组成黑白双煞对抗乔丹的马龙。这些人都在赛场上充分展示自身的强悍,但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作为一个以运动为职业的人,如何一步一步地超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在他们成为神之前,在公共信息的传播里,他们都凭借着在场上和场下的表现,收获了所有人的认可,被视作一名“强悍的人”。有了这个基础,当聚光灯聚在其身上时,被一些粉丝视为“神”就是个理所当然的结果。

  如果觉得和这些过往的体育明星有距离,那么不妨想想李哥。

  李哥作为神,这个意象的背后,是96 年出生的他不停重复枯燥的训练;是他得知采访的消息后,快速奔向导播室的瞬间;这些细节共同在公共传播里描绘他作为人的部分,而这些恰好是Uzi 身上欠缺的。

  想想在公共信息里那些关于Uzi 的梗就会明白,也许是被迫的,但他展示出的,反而是逃避的一面,而不是迎着困难冲上去,哪怕流血也要克服的一面。

  这是他和神之间,最大的距离。

  难以服众之下,神、神的粉丝以及站在神对立面的粉丝,开始了长久的角力,也就有了《澡手》和《孤泳者》。

  可能很多粉丝没想那么多,就是喷或是调侃,但实际上,大家不满的是赛事主办方的造神和操控。

  说得直白点,即便Uzi 拿了S 赛的冠军,依然会有《孤泳者》的出现,区别在于形式、契机和着眼点。但如果他能展示更多在瑜伽垫上流汗,对抗疾病对身体侵蚀的一面, S 赛冠军可能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孤泳者》更像是过去一次次反抗的重现,只不过恰好赶上了Uzi 复出和双城的热度,以及更便捷的自媒体环境,所以成了热点事件。

  我不知道算不算过度猜测,但今年春节前最后一场比赛是BLG 对阵RNG,这本身就有足够的象征意味了。大家也可以看看,2022 年,是不是大部分的流量依然会围绕在神身上,而Uzi 能否补完身为一名“运动员”在面向公共的展示里欠缺的部分。

  但从目前的状况看,不管是神,还是支持神的那些粉丝,亦或是站在神对立面的那些粉丝,在这场角力里,没有胜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