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纺织业:大风起兮云飞扬
- 来源:中国纺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沛县,纺织业,发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8-22 11:18
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素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的美称。纺织业在沛县有着光荣的历史,经过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沛县纺纱总量具有一定规模,并被中国棉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粘胶纺织基地称号。
然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与其他集群一样,沛县受国际疫情影响,市场订单下滑、经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企业成本刚性上涨与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的矛盾突出,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同时传统产业接续发展动能不足,转型升级任重道远,沛县纺织企业运营压力持续增加,主要有存在两个瓶颈亟待突破:首先是产业链条短,结构性矛盾突出。沛县纺织企业主要生产本色粘胶纱线(除个别企业生产彩纱与氨纶混纺纱),缺少上游的原料和下游的织布、面料、服装等企业,纺织业“两头在外”(原材料采购和终端产品销售),原辅材料物流和供应链系统比较弱。其次是单体规模小,集群效应没有凸显。沛县纺织企业大都规模偏小,小企业数量众多,虽然环锭纺200多万锭,但平均到每个企业不到5万锭,大群体、小个体特征十分明显。
弯道超车 涅槃重生
面对发展存在的问题,沛县开发区管委会经过调查、细判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采取有力措施,高起点顶层设计,高精准弯道超车,沛县纺织行业涅槃重生。
沛县开发区管委会经过调研,统一认识,着重发挥产业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拓展,两个轮子一起转,所谓两个轮子,一个轮子是存量升级,另一个轮子则是增量发展。
淮海绿色纺织产业园是沛县重点项目之一,总投资超600亿元,东起城区边界西外环,向西规划接近闫集,总占地面积约21.3平方公里,分四期建设,其中一期用地面积218123.23平方米,建筑面260837.18平方米;二期占地1000 亩,规划建设纺纱区;三期占地1214亩,规划建设织布区;四期占地3000亩,规划建设无纺布区。
淮海绿色纺织产业园已经展露头角,但是未来还会更紧紧围绕“打造淮海经济区最具竞争力特色产业基地”为主线,通过建设一个核心(金荣泰“华丝”产品新核心)、打造一个载体(中国(淮海)绿色纺织产业园新载体)、办好一个论坛(一个国家级论坛)、引进一个链条(强链补链、以商引商、精准招商)的“四轮驱动”,打造世界级高端纺织新材料基地。园区将形成“一中心、多组团”的功能布局结构,在园区中部,利用西环路便捷的交通条件设置生产服务中心,具有生产研发、商务服务和居住配套等功能。园区包括纺纱区、织布区、无纺布区、无水印染区、服装家纺区、仓储交易区、纺织设备区七大板块。园区将采用国际最先进技术及标准,购置国际领先纺织设备,打造智能化生产基地,通过做强做大,一批规模龙头企业相继涌现,对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其中佳汉纺织、鹏森纺织、广朋纺织、温暖纺织、万锦纺织、鹏翔新材料、汉润纺织、国华纺织主营收入占全县纺织业的30%。这批龙头骨干企业的产能规模、产品品质等方面在国内乃至国际业界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话语权。
欲攻其玉必利其器
从制造到智造,绿色纺织离不开装备水平不断提高。面对沛县纺织存量调整,在总体规划中,如何积极引导纺织企业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不断提高装备水平?经过反复研究,要提高效能水平,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有句话说叫“欲攻其玉必利其器”,装备水平决定产品档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装备制造业的先进性。沛县定下的目标是全县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中80%的纺织装备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主要骨干企业的无梭织机比例都达到了95%以上,无结头纱接近100%,紧密纺推进率达到60%以上,化纤差别化率达到40%以上。彻底结束沛县只能纺低支棉纱的局面,要发展到环锭纺、气流纺并存,普梳、精梳相结合,普通纯棉纱、异形纱、竹节纱、涤纶线等多品种的新格局,纱线支数由32支到100支均可纺。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政府作为政策引导是前提。面对个别企业的观望,沛县完善政策配套。根据沛县《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文件,仅2017-2019年共为纺织企业兑现奖励资金251.4万元。
当中国淮海绿色纺织产业园的纺一路、纺二路、纺七路等宽阔的道路画上句号,一个崭新的纺织集团应运而生——江苏五誉兴纺织有限公司,这是一个典型的五户小巨人企业组合的联合舰队,凭沛县个体实力,要做到一次性大投入还有一定的差距,他们尝试着几家“三观” 相同,有强烈发展欲望的企业联手,采取共同投资、分灶吃饭的办法,政府给予帮助,鸟枪换大炮的模式实现装备的提档升级,在五家企业反复讨论后,开始快马扬鞭的沛县速度,从2020年破土,到今年6月,记者看到的是机器的轰鸣和安装设备的紧锣密豉,在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杨琦办公室,这位年富力强的策划者屈指算来,大约有一百万锭的涡流纺先进纺纱设备运转起来,全部引进国际先进水平装备。在生产现场,记者碰到沛县华奥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运平,提到入伙江苏五誉兴集团,他的脸上洋溢的笑容让人感觉到成功的喜悦。他说,干了三十多年的企业,总是长不大,在开发区管委会的支持下,凭借政策支持,一下觉得从猎枪到洋炮了。
一位女企业家章伟艳说,第一次用这么先进设备,万锭用工十几个人,解决了招工难题,年底还有设备陆续到厂,从她嘴里说出来的话,不难发现她的自信。而采访另一家企业家,他懊悔之情不言而喻,说五誉兴五家企业拾到宝贝了。由于本地5家龙头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的“五誉兴”具备先进的管理团队,拥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良好的销售渠道,在行业内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5亿元,新上500台涡流纺、50万锭紧密赛络纺及1000台喷气式织布机,配套建设标准厂房36万平方米、办公楼及交易中心14万平方米。有理由相信,不久之后,如日中天的“五誉兴”不仅将成为淮海绿色纺织产业园的亮点,也将成为中国棉纺织工业提档升级的典范。
谈到发展,沛县开发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胸有成竹,他表示,沛县将利用5 年的时间,组建沛县纺纱、织布、无纺布 3个产业集团,纺纱集团计划新上200万锭产能、产值超100亿元,织布集团计划新上5000台(套)设备、产值超100 亿元,无纺布集团新上50万吨、产值超 100亿元,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纺织产业园。到2025年底,纺织产业逐步实现集中入园,园区纺织产业应税销售收入占全县纺织业的80%以上。“五誉兴”集团的成功打造,为沛县纺织产业如何发展,提供新鲜的经验。“一花引来百花盛开”,沛县的未来可期。
谈及沛县发展纺织新材料产业的未来方向,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说,中国(淮海)绿色纺织产业园立足于纺织行业 “科技、时尚、绿色”的新定位,在一个园区内建立从莱赛尔新材料—纺纱—织造—印染—无纺布—服装—家纺—市场交易的门对门集成供应链,据了解,园区将采用国际最先进技术及标准,购置德国、法国、瑞士、日本等国际领先纺织设备,打造智能化生产基地。
